关于“法治社会”内涵

2017-07-29 18:01崔常松
魅力中国 2017年8期
关键词:法治社会法治中国法治建设

崔常松

摘要:法治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理政方式,同时更是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和重要成果。中国实行的法治社会在建设上尊重古老的文化传统和现阶段的基本现实国情以及中国国民的诉求;并且遵循法治的普遍社会要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明确中国建设要以法治为目标,而且清晰的理清了未来中国依法而治的整体布局的路径方式。法治事关国家事关个人,是社会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法治中国”就是以法治来建设中国的现在并且以此来使中国进入到一个人人乐见的崭新的中国,不同的风貌。

关键词:法治中国;依法而治;法治建设

1法治中国的必然性

法治社会要求国家有法可依,公民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依法维权。国家治理的最终目标以及最后结果都将是法治,法治是一个既强力又亲民的治国理政之道,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我们所有人来共同建设我们所有人自己的未来。“进行了漫长的时间来发现不足并进行研究和修改,使我国的法治制度更加的健全,使其实施对人民更加的有意义。人与法的不可分割法治中国”要求以党为领导者,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并且要努力使两者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因此,法治社会要求不论是公民还是国家,都必须接受法律的统治。由此法律就必须是全国人民自身意志的约束,人民接受法律就等同于接受自己。如此大范围实施的法律必须具有可以永久实行的合理性、正当性,所以通过人民自身的意志制定为法律,就更加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由衷的去认同并遵守,并成为人民群众自身行为的行为准则。依法治理不仅需要以法确立公民的权利,也需要法律能够对所有人的权利包括国家的权力进行约束。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来法治的社会是为了人民的生活,为了全国人民所构成的社会,这种社会既需要以权利为保障大众的切身利益,也需要以权力为规范制约大众的行为。我国为了实现法治,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至党的十八大, “法治中国”在确立了法律以后就必須要依守,全体人民群众既是法律的权力享受者也是法律的约束者,法律是每个人的防线也是每个人的行为底线,没有人可以越过法律享受特权。法律要求公平正义,党为此必须要让每个人感受到法律与公平的不可分割,由此才会使广大人民群众相信法律。

2法治的公正

而要做到公平不仅要求法律的公正性也要求其公平出现在大众视野内,所以就必须公开透明,让人民群众自己感受到法律的可靠性并使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产生依赖感、信服感甚至于产生敬畏感。依赖感在于希望人民群众在遇到不法行为的侵害时能够信赖党、信赖法律,相信法律能够给自己以公道。信服感在于法律能以其公正严明所作出的各种判决使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而敬畏感,每个人都应该对法律存有敬畏,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行为准则,是我们每个人的道德准绳,这种敬畏发自心底,提醒每个人的行为都不能够超越法律,否则便要依法进行强制性裁决。

3法治建设需要全面实施

法治的中国要求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并执行法律条款上的每一条规定,让健全的法律程序来规范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法律更加细致的规范了关于法的各种形式,宪法和法律共同构成了法治社会的法。以宪法为最高领袖法国人民的行为,并且使这种行为规范具有自觉遵守的普遍性,且必须具有严格来遵守法律的法律意识。

3.1法治的全面建设

法治化需要逐步性实现更需要完全的覆盖性实现,在国家政权的运行上需要国家与政府严格的遵守法律,在权利的运作上也需要法律的严格约束,由此将法治化在整个社会体系的运转中完全而明晰的体现出来,将法治社会的法治性遍布到每一个有人存在的地方,将一个真实的法治社会呈现在所有人的面前。

3.2法律的地位

所有的权力都将由法律所给予,而所有的法律都将是全体人民群众内心意识的体现,并且都经过了漫长的时光里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的监督研究修改才执行的。由此产生的法律能使人民由衷的产生信服性,这也就注定了法律将具有无可比拟的严格性与凌驾性。

4结语

“法治中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的一分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党作为法治的领导者,对于法治的实行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就更加需要党以身作则,严格遵循法治,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政策,这关乎到广大人民群众在这个社会中生活的切身利益,并为广大人民群众做示范,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人民也将在党的带领下身体力行的执行法律各项规定,在法治化的的社会中,人民的安居乐业、幸福安康将不再是梦想,而是现实。所有人的努力去进行法制建设,将会实现法治社会的美好蓝图,这是一项宏伟的工程,我们将要一步步的实现这种壮观,因为由人民构成的终将由人民去改变去创造辉煌。

参考文献

[1]庞正,杨建.法治社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意义[J].《金陵法律评论》 .2015(2):39-43

[2]张文显.法治的文化内涵——法治中国的文化建构[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4):5-24

猜你喜欢
法治社会法治中国法治建设
法制节目的发展策略探讨
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考
律师在社会治理中的“当为”与“不为”
论高校法学院系与新农村在法治建设中的耦合互动
法治中国视野下检察机关
以“五个常态化”为核心的供电所法治建设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习近平法治思想对党法治建设的新贡献
依法治国进程中农村成人法制教育体系研究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