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班级管理中的“严”与“宽”

2017-07-29 16:34林庆娥
文教资料 2017年14期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

林庆娥

(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福建 泉州 362000)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倡导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间以平等方式进行教与学的活动。在班级管理中采用“严”还是“宽”的管理方式,成为当下困扰教师的一个难题。本文从“严”与“宽”的辩证角度去分析,提出现代素质教育提倡“宽严相济,刚柔并进”的教育模式,从而为一线教师班级管理提供借鉴与思考。

关键词: 班级管理 严格 宽松 班主任工作

对于班级管理,“教之而严,严而有度;教之而宽,宽而不疏”是众多教育者认同的班级管理方式,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师生间平等相处的要求。然而,如何准确把握“宽”与“严”之间的度,成为当下新课改过程中困扰众多班主任的一个难题。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更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独立意识的培养。作为中学班级管理者的教师,怎么做才能让班级“宽松而有秩序”,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有纪律、敢担当、肯负责的人,感受到如父亲般严格、又如母亲般宽容的氛围,是众多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1.班级管理“严”与“宽”之间的逻辑辩证关系

班级管理中的“严”,主要是实施强制性的惩戒教育;而“宽”则是实施相对宽容氛围的教育形式。班级管理上的“严”与“宽”这一对最基本的关系,演绎出一系列班级管理的逻辑辩证关系。

1.1班级管理规范制度“严”与“宽”的逻辑辩证关系。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都对中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做出明确的操作性规定与要求,由此衍生出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严”与“宽”管理规范制度[1]。这里的“严”主要是为保证某一些硬性规定能够顺利实施而采取的强制手段,主要面向班级中最主要的问题所在;而“宽”则是诸如学生要保持卫生、保持学习主动性等需要学生努力遵守和自觉维护的规范制度,主要是解决班级中非根本性、有助于班级健康氛围建设的问题。班级管理上的“严”与“宽”所对应的哲学层面上的问题则是矛盾的分解和具体化,这要求班主任能够明确班级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明确主要矛盾支配次要矛盾、次要矛盾居于整个发展过程中的从属地位,同时清晰判断发展过程中矛盾主从关系的变化。实际上,在班主任班级管理目标中所要实现的主要目标与次要目标关系中蕴含的主从矛盾之间关系,就是班级管理上“严”与“宽”的根本原因。班主任在处理这一逻辑辩证关系时要多提出具体规范制度措施,根据实际班级情况借鉴已有管理经验,避免出现所管理规范制度与本班级实际情况之间的脱节,从而难以把握主从矛盾之间关系,影响其在处理班级中“严”与“宽”的管理。

1.2班级管理手段“严”与“宽”的逻辑辩证关系。

班级管理手段上的“严”与“宽”在外在管理行为上体现的区别是:在“严”的班级管理手段中,班主任通常采用奖惩制度作为管理的外在显性行为规范,尤其是惩罚式教育的实行,通过一定的惩罚制度和惩罚行为约束班级学生的日常行为,并推行管理手段的原则性和公平性;与此相对的“宽”班级管理手段中,班主任通常采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非制度化方式,激发学生情感态度上的认同和归属,以浓厚的情感化方式取代原来原则性的惩罚措施,让学生在爱护和关心中找到班级中的情感认同感,自觉维护所在班集体的利益。这一管理手段辩证关系在实际应用中易形成两个极端错误发展误区:一是过于制度化的强制管理手段让学生遵守规章制度时,缺乏必要的情感沟通,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格;二是过于相信用爱心和关护感化学生品格,在日常学生管理制度中过于重视情感教育,没有处理好关爱和溺爱的程度,许多“严师”,尤其是女性班主任在治班管理上的失败就体现在这一点上,导致整体班级管理上的“宽”体现在班级氛围上的“松”和班级成员学习上的“懈怠”。

1.3班级管理方式“严”与“宽”的逻辑辩证关系。

班级管理方式的主体是班主任,学生作为被管理的对象,师生间是一种管理与被管理、教育与被教育、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2]。严格的班级管理方式能以强制约束力将学生行为纳入正常轨道,这一过程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被动的行为和思想改造过程,是教师通过削弱个体的主体意识而实现的,體现在当下的班级管理之中便是教师按照既定的培养目标方案,发挥其在班集体管理中的主导权利,有意识地监督和调控学生的日常行为,从而让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符合培养要求。相对宽松的班级管理方式,在当下班级管理之中主要是由学生自治或者学生班委的自我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教师严格的调控“指挥棒”,转而让学生在自我培养、自我管理、自我反思的环境中成长,能削弱外界强制性因素对学生成长的影响,还给学生一个相对独立、自由和开放的管理空间。但如果在“严”与“宽”程度上不能恰当把握,就会让班级呈现出“事务主义”和“懒散主义”两种作风,要么班主任完全承担班级管理的所有工作,全天候处理学生的各种事物;要么班主任将权利完全下放给学生,让学生在缺乏指向的情况下逐渐走向“宽松”与“混沌”。

2.“宽严相济,刚柔并进”的班级管理模式

在认识到班级管理“严”与“宽”的逻辑辩证关系后,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宽严相济,刚柔并进”的班级管理模式:

2.1以身作则,适时采用强化惩罚措施,形成严格班级氛围。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榜样示范作用是巨大的,他是班级的管理者,也是学生内心深处的尺度和标杆,因而要为学生树立“守纪律,负责任”的形象,有助于让学生“信其道”、“亲其师”,这也是班集体实行严格管理的根基所在[3]。具体来看,班级管理上要做到以“严”管理学生,一方面,班主任要适时采用强化惩罚措施,正所谓“不依规矩,不能成方圆”,班主任要结合教育局、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学生早操、教室卫生、课堂纪律和学习成绩、参与集体活动积极性等多个方面制定明确的班规班纪,让学生能够明确清楚“因为何种事件而受到惩罚”、“某种事情将会收到何种程度的惩罚”。另一方面,班主任要严肃处理违纪学生,为明确班级制度的有效组织性和纪律性,班主任必须及时、严肃处理违纪学生,在处理过程中班主任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一错误背后所蕴藏的主客观因素,给予学生后期继续成长的空间,最终以强制教育和惩戒教育形成严格班级氛围。

2.2注重心理疏导,应用宽松育人方式,以情营造民主宽容氛围。

刚柔并进的班级管理模式注重班主任对学生管理上的心理疏导,倘若在班级管理中一味地实行以“严”管理,就会让学生心理上处于紧张惶恐气氛之中,尤其对于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中学生,他们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明显提升,过于严格的班级氛围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在班级管理活动中产生排斥行为。此时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能以情感教育辅以制度化管理,用情感缩短班级管理中的师生距离,学生自然更愿意主动亲近教师、维护班集体利益。对于班主任而言,则应该利用中学生当下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状况,应用宽松的育人方式,形成民主的班级氛围。此外,对于班级中的集体事宜应发动集体的力量进行集体管理,例如卫生委员每日协助监督班级卫生情况,学习委员辅助监督每日课堂纪律情况……通过耐心、理智教育,宽松民主的氛围,用真情获得学生之间的情感认同,取得事半功倍班级管理的效果。

2.3宽严相济、刚柔并进,恰当科学地宽严结合,建设现代化班级模式。

宽严相济、刚柔并进,宽与严二者恰当有机地组合使用,是现代化班级管理模式的内在要求所在。这一班级管理模式首先体现在班主任要平等、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班主任对于班级的每一件事件,尤其是涉及相关同学的事情惩处上一定要有凭有据,只有这样事情的处理方案才会成为“有源之水”、“有木之林”。其次,班級管理中严与宽都要建立在民主、信任的基础之上,班主任要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心理,要给予学生犯错后改过自新的机会,每一个人犯错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学生非原则性错误,班主任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春风化雨般的温暖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公平、公正的班级制度,努力在未来的班级活动中维护自身形象和班集体荣誉。最后,班主任要具有“海乃百川,有容乃大”的心理,班级管理的任何模式制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对于班级的管理更不能墨守成规,要不断学习、借鉴优秀的管理经验,包容和理解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犯下的错误,以科学、客观的方式处理班级事情,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信服和认同。在学生问题的处理上,班主任应发挥辩证思维优势,对于一而再、再而三犯同一个错误的学生,要以批评、处罚的严格方式进行,而相对较弱的问题则以情感疏导为主,从而让整个班级的管理处于合适的“度”之中。

3.结语

班级管理中的“严”与“宽”,作为班级管理活动中的最基本关系,渗透在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方面。笔者从管理规章制度、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三个方面进行逻辑辩证分析后,结合自身的教学管理经验,提出“宽严相济,刚柔并进”的班级管理模式,从而为相关一线教师的工作开展提供借鉴与思考。

参考文献:

[1]莫晓妹.中学教育管理中的“严”与“宽”[J].基础教育研究,2015(7):29-30.

[2]战晓红.管理班级中的“严”“宽”相济[J].现代教育,2013(10):84.

[3]王兆仙.浅谈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严与宽[J].山东教育教育,2001(3):109-110.

猜你喜欢
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
班主任工作要在“三细”上做大文章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爱在字里行间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