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秀梅
摘要:豫剧由其发源地河南传入新疆兵团,经过多年与当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已经成为兵团人的一种文化符号,成为团场人文化认同的标志之一。本文基于实地调查,从文化移入、文化认同的角度,论述了豫剧在兵团的主要移入过程,及这一文化符号在团场人心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文化认同 豫剧 传播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2-0153-02
“文化认同”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家埃里克松(Eriksson)提出,后来这一理论被学界广泛应用于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政治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文化认同是建立在共同的价值观念之上,以文化为核心凝聚力整合和影响着多元文化中的不同群体,成为不同群体逐渐趋于相同的一种类型即共同文化群体。美国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曾经这样阐释:人类的行为千姿百态,其多样性可能是无穷的。但是一个部族,一种文化在无穷的可能性里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些,而这种选择有自身的价值取向。各文化群体选择的行为方式包括生死观、婚姻观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交往中的各种规约、风俗和礼仪等。这些取向经过历史的筛选、整合和抽象,逐步形成了和谐而稳定的文化关系与结构,即文化模式,简言之即文化群体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的共性[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一个由全国各地移民移居其中的多元文化汇聚的大熔炉。兵团成立初期,各地移民文化个性突出而独立,但经过多年的交流与融合,经由兵团人筛选和积淀下来的趋于一致的共通文化日益突显,其中豫剧就是在兵团人文化认同下确立和传播的共性文化之一。
一、移民背景下新疆兵团豫剧的移入
据记载,豫剧早在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就传入新疆。由当时统治新疆的盛世才的五弟盛世骥从中原带来一个戏剧班,演出形式有梆子、曲子、坠子等[2]。后来,又有一名叫胡贤的艺人把中州艺术(河南梆子、曲子、坠子、民歌小调等)带进了西北边陲。呼图壁、芳草湖、玛纳斯、安集海等地都有胡贤的足迹。当时他为群众表演过《断桥》《柜中缘》等。还有许多不同形式的河南小调以及民间杂耍、大鼓等。
1954年3月,常香玉率豫剧团对人民解放军部队进行慰问演出,扩大了豫剧的影响力,同年4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由此开始,大量的转业军人,包括河南省在内的各省支边青年,知识分子陆续加入兵团的建设。1956年是河南人大规模支边新疆的开端,在这一移民背景下,豫剧随之大量移入兵团,并以其优美的唱腔博得了众多兵团人的喜爱,使其由此在团场生根发芽。从五十年代末起,各团场陆续成立豫剧团体,直至“文革”前,先后建立了专业及业余豫剧团三十余个,演出活动频繁。当时,兵团人生活条件差,劳动强度大,文化生活极为贫乏,在这种情况下,豫剧作为团场极少的文艺形式之一,受到众多来自祖国各地兵团人的喜爱。在其后六十年的发展中,豫剧作为团场最受欢迎的戏曲剧种,始终深入兵团人的生活,可以说它在兵团人文化生活中的作用是明显的,并逐渐成为兵团人认同的团场文化形式之一。
二、豫剧在兵团文化中的作用
(一)宣传教育作用
豫剧作为兵团文化生活中颇受欢迎的文艺形式,其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力量是无形而巨大的。在兵团这样一个半军半农的集体里,豫剧一直都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反映兵团现实生产生活,教育团场人的重要阵地。它用艺术的形式来宣传党的大政方针,教育人民,使人们在娱乐之中领会党的政策纲领,在欢声笑语里受到教育。六十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专业及业余豫剧团编创了许多直接以教育为目的的剧目和唱段。“文革”期间,正当全国上下要求背诵《毛主席语录》的时候,农八师一三四团将《毛主席语录》谱成豫东调来演唱,唱腔活泼欢快,使人们在心情愉悦的气氛中既得到娱乐,也轻松记住毛主席语录的内容。古装戏一直是豫剧团演出的重中之重,在豫剧发展史中,留下了许多令人百唱不厌的经典传统剧目和唱段,通过上演古装戏来宣传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兵团演出的重要内容,石河子市豫剧团上演的古装戏《程婴救孤》《打金枝》即是此類剧目。另有反映兵团人生活的现代戏《邻里情》《古玛河》等。石河子市老年协会所属业余豫剧团演唱的戏歌《歌唱伟大的中国共产党》、121团的《五好连队》《夸团场》,134团的《互助成风》《毛主席语录》,142团的《142团就是俺的家》《誓做军垦接班人》等,这些紧贴团场人生活的戏歌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它们健康向上的内容是兵团人乐观精神的体现。
(二)娱乐和精神寄托
辽远的西域,戈壁黄沙一望无际,自古就有“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凄凉。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茫茫戈壁几乎割断了新疆和内地的联系。尤其是建国之初,交通不便,信息不灵,远在边疆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人们娱乐方式少得可怜。各地的兵团人便组织起来表演自己家乡的文艺。豫剧正是适应了兵团人的这一需求,除了演出传统剧目外,他们还自编了一些带有团场特色、与兵团人生活更为贴近的剧目,为广大职工贫乏的业余生活增添了无限的乐趣。
五六十年代的新疆兵团,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精神世界亦是匮乏。兵团人都是远离家乡,久别亲人,面对着千里黄沙,挥洒着自己的汗水。其怀乡之苦,思亲之痛可想而知。而唯一能够宣泄他们这种思乡之情的方式就是表演和观看家乡的文艺节目。豫剧也就成了广大团场人寄托思乡之情的主要方式。兵团人对豫剧的热爱和渴望还表现在对演员的热情款待中,据演员徐学良回忆,有一次他们去伊犁演出,那儿有一个河南庄,见到剧团的到来,村里的人们就像迎接过去的老八路、老红军一样热情。村里人都很厚道,请演员去家里吃饭,走时端来苹果、红薯、蒜苔、糖蒜等,往演员手里塞、车里放。有一个叫姜中州的河南人,还自己掏钱包了一场戏。有的老人还念念不忘让演员给自己的小孩开花脸,他们再给演员封个红包,这是河南的老风俗,据说小孩长大能够成人成才。唱腔优美,家乡韵味浓厚的豫剧自然带给河南籍人们精神上莫大的安慰,使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能够安心工作,创造着新疆美好的未来。
(三)文化传播作用
豫剧不但给兵团人带来了欢声笑语,同时也带来了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优美的旋律,诉说着河南的兴盛与沧桑;浓浓乡音,表达了河南人的纯朴与善良。每一幕都是一幅美丽的历史画卷,每一场都是一次道德的审判。豫剧以其优美的唱腔、惩恶扬善的道德观,不仅让河南人无比的享受,还深得许多非河南籍的喜兵团人的喜爱。同时,河南文化还与新疆本土文化相结合,写出了一些新剧目如《古玛河》《邻里情》,让新疆少数民族也对豫剧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三、结语
在新疆兵团,豫剧之所以能够长演不衰,自有其优势所在,首先河南人人口多,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其次,其自身优势突显,豫剧语言朴实、易学易懂,表演形式多样、表现手段丰富。另外,伴奏乐器及豫剧唱腔优美动听,既没有河北梆子的粗犷,也不及越剧的柔美,它的中和之美,代表着中国多数人的审美情趣,所以争得了团场人的认同和喜爱。豫剧不仅是一种文化移入方式,亦是汲取其他文化形式的载体。豫剧由其发源地河南传入新疆兵团,经过多年与当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已经成为兵团人的一种文化符号,成为团场人文化认同的标志之一。
参考文献:
[1][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王炜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78.
[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史志编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大事记[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3]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