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预习提问架构语文课堂

2017-07-29 02:16蒋忠平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凡卡泰山文本

蒋忠平

引子一:

陈隆升教授在全国作了一次大型的学情调查:认为自己在语文课堂上收获较大的学生仅占21%;78.3%的学生认为教师时常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让自己学习已经懂了的内容;53%的学生认为在课堂上自己的疑难问题不能或很少能得到解决;79.5%的学生认为课堂上时常存在“你懂了的内容老师反复讲,你不懂的内容老师偏偏不讲”的现象……

这些数据与回答告诉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界定、教学策略的选择,需要在“学情视角”下展开。认识学生,把握学情,是教学取得实效的可靠保证。把握学情,就得把握学生这一个个独立的“人”,在了解学生在各方面的“个别差异”之外,更不可忽略“这一个”学生独一无二的地位及尊严。

引子二:

有这样一项统计,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全国各省市诞生了3000多名高考状元,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位状元成长为卓越型杰出人才。其实,不是这些状元没有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传递式课堂教学没有给予他们创新思维的“种子”,反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发展、闲置了学生的多元思维,从而浪费了学生的智力资源,扼制了学生潜能的开发,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成了简单的机械劳动。因此,中国教科院韩立福博士提出,要变知识学习为问题导学。

那么,在纷繁复杂的日常教学过程中,作为我们一线教师,如何尽可能全面地把握这一个个独特的人的学习、心理状态,怎样变知识学习为问题导学,进而促进其有效地学习呢?近两年来,笔者借助预习提问,得以触摸到一个个具体的“人”,具体的“个体”,得以从关注“教”到关注“学”,设计出了真正关注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学案”——借助预习提问,对目标确定、策略选择、教学反馈等层面作出尽可能最合宜的选择。

一、目标层面:基于预习提问找准教学点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对“学习起点”的有效把握应体现为“教材内容”与“学生经验”的高度契合。分析学生的预习提问,去探寻学生的学习起点(实际发展水平),从而找寻到那些略高于他们学习起点、符合他们最近发展区(潜在发展水平)的内容,即一个个具体的教学点。

1.“学”的空白点

对于某些学习内容,因为生活经验的不足和知识积累的限制,学生会处于完全不懂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感知上的空白。这些空白点能够很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预习提问中。找到这些空白点,就是找到了学生经验积累、思维拓展的教学点。

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识字5》汇集了许多“团结力量大”的谚语。在预习提问中,全班46人,有20多人对“人心齐,泰山移”中的“泰山”非常感兴趣:“泰山在哪?”“人心齐真的能移动泰山吗?”从这些问题可以探知,孩子们对泰山的认识仅是一座山,而对于“泰山”在文化意义上的认知则是完全空白的。这就是学生“学”的空白点。对此,我这样说:

“泰山安则四海安。”历代统治者都把国泰民安作为治理国家的最高目标,因此,许多皇帝都会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

“登泰山如登天。”“山莫大于泰山。”在咱们中国的文化中,泰山的地位是极高的。

杜甫曾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名句,来表达诗人自信自强的坚定意志。

因此,“人心齐,泰山移”,这是来源于泰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来源于泰山在中国文化中不可替代的地位。这一句话,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只要大家团结合作,万众一心,再难的事都能克服的道理。

在教学中,再让学生感知泰山这样一个“文化意义”上的身份时,学生对于泰山的理解已经不再是一座山,而是一个文化符号,“人心齐,泰山移”这句耳熟能详的谚语也会在孩子心中丰盈起来,立体起来。

2.“学”的薄弱点

分析学生的预习提问,要找寻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这些似懂非懂的问题,从学生角度看,是完全懂了的。但就是这些学生“朦朦胧胧”自以为已经理解的知识,事实上理解是有偏差甚至是错误的。紧扣这些问题就可确定教学点。

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小柳树和小枣树》一文,学生集中提问道:“小柳树为什么要骂小枣树?”“为什么小柳树嘲笑小枣树?”分析这两个问题,我们会发现,部分孩子把“嘲笑”等同于“骂”;孩子们只看到了“嘲笑”,却没有看到小柳树更多的是在“炫耀”自己。 这篇课文的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将小柳树的美展现在大家面前,通过与小枣树的描写对比,让人们感受到小柳树在与小枣树的对话中的得意劲,有嘲笑,更有炫耀。因此,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就可定为“通过画一画、说一说,在对比阅读中感受小柳树的美与小枣树的难看,并体会对比写法的妙处。在读一读中体会小柳树得意的炫耀和对小枣树的嘲笑,并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美丽固然值得欣赏,但绝不能成为炫耀自己与嘲笑别人的资本”。

3.“学”的泛化点

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称赞》一文,许多学生关注到了“迎”——为什么小獾见小刺猬来了,高兴地迎上去?在这个问题中,学生真正的关注点在“迎”。在二年级学生的世界里,“迎”是与客人画上等号的。若是我们去阅读学生的日记,所有用上“迎”的地方,都是客人来了或远在他乡的亲人回来了。在这里,学生对“迎”字的理解是泛化的。经过分析预习,我们的教学点便可定位为“在学习品味‘迎中懂得迎的涵义,知道小獾迎上去是因為对小刺猬即时的表扬让他找回信心心存感激,并能让‘迎与生活接轨,活学活用”。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对“迎”字意思的理解,对小獾“迎”的背后的心理研究,孩子们顺利地将“迎”与生活接轨:“妹妹来我家做客,我快乐地迎上前去。”“小明帮助过我,一见他过来,我就快乐地迎了上去。”……在之后的说话与日记中,经常可以听到或看到他们快快乐乐地用“迎”,“迎”字已深入了学生的心中。

4.“学”的定式点

分析学生的预习提问,我们可以感知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往往会影响学生的思维,将他们带入新的疑惑之中。帮助学生打破这些思维定式的过程,也是深入理解文本、拓展思维的过程。

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凡卡》一课,在预习作业中,许多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爷爷要把凡卡送去当学徒?”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学生提这个问题?那是因为在预习了这篇课文之后,他们深切地感受到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学生在自学这篇课文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生活经验——长辈对孩子呵护都来不及,哪里舍得让孩子去受苦呢?这是文本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冲突的地方,也是学生读完课文后最困惑的地方。抓住这样的思维定式点来确定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更能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去思考。

5.“学”的探求点

(1)对文本语言的探求。

除了对文本内容的关注外,学生都有天生对语言表达的敏感。这与前面讲的内容上的空白点不同,它更多体现的是学生对文本表达的主动探索。

如《千年梦圆在今朝》一课,在文本表达方面,学生提了以下这几个问题:“课文讲的是千年梦圆在今朝,为什么要讲到‘嫦娥奔月‘鲲鹏展翅?”“中国明代官员万户的例子可不可以省略呢?”“为什么不写怎么努力造人造卫星?”“题目可不可以换一个?”紧扣这些提问,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不仅会让学生既知表达,又知如何表达,更能促进他们与平时的写作接轨,在表达实践中自觉主动地运用。

(2)对情感价值观的探求。

“以人为本”是课改的灵魂。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聽说读写的技能与帮助学生建构精神世界,这两者缺一不可,相互依存。

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很难触摸到学生真正的价值取向。预习提问能打开这样一扇窗,学生会问许多跟他们的价值取向不一致的问题,比如他们经常会问这样做值不值的问题。在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时,有学生问:李大钊明知危险重重,家人朋友也不断劝说,可是他依然不离开北京,这样做值不值?学习《千年梦圆在今朝》时,学生会问:为了成功研制“神舟五号”,有的年轻人为此付出了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刻便猝然长逝,值吗?学习《伯牙绝弦》时,学生也会问:钟子期走了,伯牙把珍贵的古琴摔了,值得吗?

我们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但并不是说,我们可以任由学生的思想自由发展,也不能完全依赖文本对孩子的浸染与情感熏陶。借助预习提问,把脉学生的价值取向,对他们进行价值观引领,共同探索人生意义是必须的,也是很有意义的。

二、实施层面:基于预习提问确定教学策略

借助预习提问,我们可以依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找寻到合宜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推进教学。

1.借文本内容与生活经验之间的落差推进教学

在对学生预习提问的分析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学的“定式点”“薄弱点”“泛化点”都来源于文本内容与学生经验之间的落差。在教学中,借助这些落差推进教学,不仅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他们探究的欲望,还能很好地突破教学难点。

如前面讲的《凡卡》一课,笔者就是借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落差来推进教学。在教学中,笔者紧紧抓住学生的疑惑点“为什么爷爷要把凡卡送去当学徒”切入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再次深入文本,细细与文本对话。通过阅读,学生发现:凡卡与爷爷相依为命,爷爷作为一个守夜人,自己的温饱都不能解决,在乡下很难找到活儿。可见,并非爷爷狠心,将唯一的亲人送到大城市当学徒实属无奈之举,至少到城里就多一点“指望”。那么,凡卡到城里来,爷孙俩到底有什么指望?通过将“指望”与现实进行对比,感受凡卡的悲惨命运。然后,再深入推一层,抛出“爷爷知道凡卡到城里当学徒可能要面对这样的生活吗?”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学生认为,爷爷心里肯定有这方面的担心,但是待在乡下实在也没有什么指望,还不如出去试一试。这样一思考,有的学生便说:不论他们怎么尝试,结果都是死路一条。凡卡的信爷爷是一定收不到的,即使收到,爷爷也还是无能为力,凡卡那美好的梦终究也只会是一个泡影。最后,再将学生的思考深入一层——作者契诃夫写的仅仅是凡卡一个人吗?如此就完成了由“一人”写“一群”的写作艺术的认识。作者契诃夫借凡卡的悲惨命运反映的是当时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穷苦人民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这样层层推进教学,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在与文本的一次次深入对话中,理解了文本内涵。

此外,借助预习提问,我们还可借助文本传递的价值观与学生价值观之间的落差推进教学,这样做,不仅更易理解文章主旨,更能影响学生的心灵。每一次基于提问、基于文本的探讨都在孩子们的精神成长史上画上亮丽的一笔。

2.在文本比较中推进教学

与数学课程一样,发展思维是我们语文课程非常重要的一个目标。在同篇课文的提问中,学生对同一问题关注之后,其提问方式是有差异的。分析与比较学生的差异,展开学习,不仅有利于推进教学,更有利于找准思维训练点。

例如《称赞》一文,学生纷纷提问:“小刺猬为什么说小獾的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为什么小刺猬说小獾的板凳做得好呢?”两个问题似乎差不多。但其实提问水平差一个层次。借着这两个问题的差异,在课堂上,笔者便让学生先来比较这两个问题哪个提得更恰当。学生借助课文的再次学习,对以下两个句子进行比较:“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真好!”

学生发现,虽然只差了几个字,但是意思却是千差万别的。小獾学做木工,已经做了三个板凳。如果是说板凳做得好,那么就说明三个板凳都挺好,说明小獾做木工水平高。如果是说做得一个比一个好,那说明小獾是在用心学做木工,而且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经过咀嚼,学生体会到了文字的奥妙,也明白了提问也有学问,需要用心读课文。这其实便是一个训练学生语文思维的过程。

3.在探究文本表达中推进

教学

如在教学《千年梦圆在今朝》一课中,可以从学生的预习提问中发现,他们完全读懂了文章的内容。他们真正的困惑在于既然是梦圆,只写“梦圆”也就是第三部分就行了,为何还要写前面两部分。像这样学生的求知点在表达的课堂上,我们便可以在带领学生探究文本的写法中推进教学。这堂课,我就围绕文本表达深入教学课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发现,作者这样安排材料,既契合了题目“千年”,也体现出中华民族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勇于挑战、追求梦想的精神。最后,我们共同形成了这样的板书(如下图)。

这一堂课,学生不仅了解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从中体会了中国航天人所表现的科学精神,还领悟了文章谋篇布局的奥秘:(1)文章安排的三个部分间均有过渡句,通过阅读文章的开头、结尾与几个过渡句,学生发现,开头、结尾以及过渡句好比一条线,串起了一颗颗珍珠(例子),两者相辅相成,由此领悟到文章写好首尾与过渡句的妙處所在。(2)文章安排详略结合,即使是详写的部分,若有好几个内容,也要作详略处理。(3)文章的内容要围绕一个中心集中用力,这就是为什么文章不详写“怎么努力造人造卫星”的原因。(4)取题有讲究,因为题目是文章的文眼。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笔者布置了写某个过程的提纲,要求仿照课文的谋篇布局。从上交的作业看,学生做到了学以致用。

从本质上讲,内容与表达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借表达推进教学,是一条崭新的思路,甚至比寻常思路更能使学生获益。就如此篇教学,依托表达展开教学,不仅学习了课文内容,关注了文本表达,而且更易使学生进行表达上的迁移。

三、评估层面:基于提问反馈改进教学

课堂在解密预习提问的前提下展开,最后,也应在学生自己的预习提问反馈中推进。在课文学习结束时,教师可提问:自己在预习中的疑惑解决了吗?经过学习,你还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这一过程是提供给学生一个学习自评、自省的机会,这个过程,也是让学生进行学习梳理的过程。

如教学《坐井观天》,在结束环节有学生提问:“小鸟跟青蛙进行了争辩,可是没有结果,小鸟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小鸟的回答好不好?”

瞧,孩子的提问已经跳出了文本,走进了一个新的思路。课堂的最后也因这个问题展开了新的讨论:“我觉得挺好的。我们都知道青蛙见识短浅。可是,小鸟与青蛙争论,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对的,谁也说服不了谁,那不如干脆让青蛙自己出来看一看。”“是的,再争论下去已经没有什么意思了。不如让青蛙自己出来看看,证据就在眼前。”……

学生站在青蛙的角度想一想,青蛙的话没有错;站在小鸟的角度想一想,小鸟的话也没错。那么哪里错了?是眼光的问题,是眼界的问题。

《坐井观天》最后的交流,已经跳出了寓意,走向了交流。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深入,更是对人与人之间交流技巧的一种探讨,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态过程中发展了语言和自身。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所在,在学生‘理解不到和‘揣摩不出的地方给予指导。”怎样把握“理解不到”与“揣摩不出”?怎么给予指导?这是值得细细推敲的问题。借助预习提问,架构语文课堂,得以保证我们的课堂始终围绕着学生“理解不到”与“揣摩不出”而展开。但并不是简单地回答儿童的问题,而是透过这一个个问题,探知到一个个具体的学习的“个体”,并据此设计学案,给予最贴近他们的指导,促进他们在学习中真正“跳一跳摘到果子”,不仅在语言上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更在思维上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

(作者单位:浙江嵊州市城南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

猜你喜欢
凡卡泰山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凡卡》续写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克隆快乐
美国民众雪中送别“泰山”
丰富情感,打造朗读底座
泰山天下雄
集中扫描动词,想象透视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