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作华
物理课堂提问是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还可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通过提问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那么,在实际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该如何来充分利用课堂提问技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应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几个关键。
一、课堂提问要有明确针对性
课堂提问的设计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准备,千万不要在课堂上信口开河、随意提问、离题千里,这样就会产生不良后果,很难达到预期目的。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主要问题都必须是在课前精心设计好的。首先,课堂提问必须围绕教材中心,紧扣教学目标。教师要善于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归纳、筛选,寻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一问为什么,求一求所以然;其次,要针对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困难,利用学生易混、易错的问题设置问题,进行提问,通过对例题的剖析,达到解惑的目的,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有一种思路清晰,解题驾轻就熟的感觉。
二、课堂提问要有灵活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要灵活应变。一方面体现在讲、练、做、改诸环节中,另一方面體现在学生精神涣散时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善于灵活地穿插运用转入、点题、沉默、提示、重述、评论、强化、延伸、更正、追问、扩展等手段,而且要在提问中能敏锐地捕捉和及时纠正学生答案中的不正确、不确切的缺陷。生成资源是一种课堂即时产生,教师预想之外、动态产生、转瞬即逝的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生成资源可分为两种:正面资源和负面资源。由于课堂生成资源是即兴的、灵动的,来自于学习者自身的,因此这种资源能否被充分加以关注并合理利用,将赋予自主探究新的内涵,活化了物理课堂,学生会享受物理的无限乐趣。
三、提问要促进思维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开放性问题,能促进学生全面地观察物理现象、深入地思考问题,并用独特的思考方法去探索、发现、归纳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例如:在教学“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内容时,在课堂上,老师拿出一根铁丝,告诉同学们:“这根铁丝现在的温度较低,我现在要让它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同学们能告诉我该怎么做吗?”学生会回答用火烤,老师继续问:“只有这一种办法吗?”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探究,最后得出如下结论:①放在火上烤;②放在太阳下晒;③放在热水中泡;④反复弯折;⑤用锤子煅打。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一起分类、归纳、总结最后得出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给出这样的问题后,学生就会放开思维的去发挥想象力,会有意外的效果。之所以课堂教学中,在培养学生求同思维的同时,不可忽视他们的求异思维能力的开发,因为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源泉,而开放性问题是培养求异思维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所以除了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等问题培养学生全方位、多层次探索问题的能力之外,还应设计一些开放题,发展求异思维,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打下基础。
四、问题要有渐进性
提出问题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点到面,由面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教师提出问题,要问在点子上,切中要领,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现象认识的提升。特别是在物理概念及规律的教学中,做到剥丝抽茧,层层深入。
例如:学生对“内能”的概念很难理解,对“热量”和“内能”的区别认识不清。我在课堂教学时,设计以下问题:
第一层次:①机械能中运动物体的动能及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②分子是否也具有动能和势能?③分子的动能大小与什么有关?分子的势能大小与什么有关?
第二层次:①物质的内能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②热量传递的方向性如何?③热量在传递过程中,能量如何增减?
第三层次:①决定传递热量大小的因素有哪些?②质量和温度相同的物质内能相同吗?
学生经过思考并回答问题,对内能和热量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最后,我用形象化的例子替学生解惑:我口袋里装了一口袋糖果,我从中抓了一把给你。看,我口袋里的糖果少了,你口袋里的糖果多了。我口袋里的糖果,相当于我所具有的“内能”,给出的糖果相当于“热量”,结果是我的“内能”减少了,而你的“内能”增加了,所以说,传递的“热量”只是我的“内能”的一部分。“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变化量。
五、问题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每一个问题的提出,老师先不急于公布答案,而是巧妙地激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探讨,学生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会认真思考、寻找相关的知识,积极参与。这样,不仅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而且每个同学都不知不觉融入对问题的讨论中,克服畏惧心理,克服了以往懒散的学习心态,改变了从众心理,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分组实验中,在学生用平行光源粗测凸透镜焦距后,马上对学生提出如下的问题:①除课文所述的这种方法外是否还有什么方法测焦距?它们的优缺点是什么?②凸透镜成像时如果移走光屏,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物体的像吗?③如果用手指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还能成像吗?所成的像有何变化?问题提出后,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大胆实验。学生基本上都能用现有器材设计实验,通过实验后基本上都能正确回答上述的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的能力,又可以加深对知识理解,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甚至作出新的发现,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总之,课堂提问具有很大的艺术性,有艺术的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和必要环节,准确把握合适的提问时机,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以问题作为出发点,把握准确的提问时机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使学生产生迫切的学习心理,教师及时为学生布设解决疑难的阶梯,从而造成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王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