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香群
【内容摘要】积极教学法在现代课堂教学中起到积极作用,使学生主动、自发的学习,让学习简单有效,让课堂充满乐趣。积极教育法一般使用有效提问、借助工具、小组讨论等方法。本文对积极教育法在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进行探讨,如何使课堂变得积极有效。
【关键词】有效提问 小组讨论 积极教育法
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和深化,积极教学法的理念提出,为中学教育教学工作创造出新型的发展路线,同时也对教师教学方法提出新的标准。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使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填鸭式”、“讲授式”以及“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改变为以学生为主的积极教学法。积极教学法强调教学课堂上学生起主导作用,学生是课堂的主题,而教师只是起辅助,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本文主要针对积极教学法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运用进行研究。
一、有效提问,提高学生的认真度
有效提问就是教师针对某一问题,提出问题后,给出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再点名请学生起來回答问题,最后进行反馈。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有效提问的人数需要覆盖面广,分布均匀。对于某些难以回答的问题,教师需要进行引导式提问。学生为了避免回答不了问题的尴尬,从而会认真听课。
例如在《文字处理》的教学课堂上,教师首先演示如何在Word的中插入艺术字,其次让学生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接着进行讲解。继而让学生在操作题中练习艺术字的插入并告知其要上台演示,给出做题时间5分钟,最后让学生上台演示讲解,上台演示过程中,学生对插入艺术字的掌握情况就可以反映出他们的学习情况。在本次教学课堂上,教师布置作业后告诉学生会让他们上台演示会给学生一定的心理压力,从而促使他们好好做题。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上台演示,可以正确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如果演示不出来会,教师需要引导他,或者请其他同学上台讲解。在本次教学课堂上,教师讲解后提问,让所有同学都有时间操作,并不知道教师会请谁起来回答问题,这样使学生提高听课的认真程度并积极的进行操作。
二、借助工具,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随着社会的改革与发展,课堂教学已经开始的利用各种教学工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各种各样的教学工具使我们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思维都得到了改革和创新,让我们的课堂不在乏味,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我们的课堂。我们借助的教学工具主要有A4纸、电子白板、展示板等。
传统教学的教学工具以前只有课本,后来增加了黑板。而现在的教学工具多种多样,我们要利用这些教学工具,提高我们的课堂质量,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让讲解的知识点变得直观、简单易懂。比如在《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在电子白板上利用思维导图讲解信息的主要特征(载体依附性、共享性、时效性、价值性以及可伪性),接下来让每个小组在A4纸上写下这些主要特征的几个生活例子,然后拿出来分享并且让其他组的同学进行评价。课堂结尾进行检测时,让学生关闭课本和笔记并在展示板上写出信息的主要特征,教师观察他们的展示板便可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如果有学生写不出来,检测完后教师应该让其做笔记。本次教学课堂上使用电子白板,使信息的主要特征变得清晰、直观。在A4纸上写出例子,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信息的主要特征。关闭课本和笔记,在展示板上进行书写,便于有效检测每个同学对信息的主要特征的识记。借助教学工具,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
三、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小组讨论是积极教学法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让课堂更加的简单有效。小组讨论主要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
例如在《多媒体作品展示》操作题的教学课堂,就主要利用小组讨论来完成,而不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教师把操作题发给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让每个小组操作并进行讨论。讨论过程中,教师在教室走动辅导不会的学生,并让学生没有机会做与课堂无关的事,这样保证了课堂的有序性。讨论完成后,教师请各个小组上台讲解,其他没有上台讲解的小组负责检查讲解小组的操作是否正确,这样会加深同学的理解和识记。讨论时,会做的同学教不懂的同学操作,增加了会做同学的记忆力和理解,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会的同学基于上台操作的尴尬,积极问其他同学,最后弄懂了这个知识点。有研究表明,在所有的教学方法中,知识点的存留时间在交其他同学做题时,存留时间最长。
结语
总而言之,现在的教学不再以教师讲解为主,而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主。课堂教学应该从“注入式”转变为“启发试”,学生的学应该从“被动式”转变“积极式”。现代课题教学应该采用以学生为主的积极教学法,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而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类学科,使用积极教学法,学生们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月华. 灵活应用电子白板功能,有效辅助语文教学课堂[J]. 中学课程辅导,2017(4):60.
[2] 周凤芸. 情景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课程辅导,2017(4):44.
(作者单位: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