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内涵与现实考量

2017-07-27 20:57耿百峰
商情 2017年21期
关键词:理论内涵

【摘要】社会主义本质是一个理论内涵极其丰富,内在关系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近年来我国已越过基尼系数0.4的警戒线,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这种状况使得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更受到现实考验。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扶贫开发,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目标的重要路径选择,更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更高领悟和理论升华。

【关键词】社会主义本质 理论内涵 现实考量 五大发展理念扶贫开发

中国社会调查所的一项调查称,贫富差距问题是民众最为关心的社会问题。通常人们习惯于用基尼系数来衡量贫富差距状况,近年来我国已越过基尼系数0.4的警戒线,2016年我国的基尼系数是0.473 ,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这种状况使得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更受到现实的严峻考验。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进行更深入的理论探讨和现实考量,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根本理论支撑。

一、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内涵及其内在关系

2 0 世纪 9 0 年代初,邓小平在著名的南巡谈话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简短的五句话从核心、途径和目标三个不同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三个不同层次的内容,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新的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拓展和提高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境界和水平。

(一)回应迫切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凸显效率的重要性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2](293)邓小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论述,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放在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位置,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开了理论先河。过去由于总是脱离开生产力去抽象地认识社会主义,导致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原则性、根本性问题长期不完全清楚。邓小平将生产力提高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和核心位置,不仅是对历史的经验教训的充分吸取,更是积极回应了我国需要迫切发展生产力的要求,纠正了我们以前单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认识社会主义,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倾向,尤其是明确了解放生产力的重要性及其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特殊地位。

社会主义不能没有发达的劳动生产率。邓小平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首先强调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修正了过去我们不讲效率的错误认识和做法,凸显了效率的重要性,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提供了根本前提。正如,邓小平所言,我们将用也能用大量的事实来证明,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方面,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否则,再吹牛也没有用。目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國社会的主要矛盾,应对和解决这一矛盾,没有生产效率肯定不行,因此唯有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舍此别无他途。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形势,习近平继续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原则,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极大地拓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涵。

(二)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马克思揭露:“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资本主义社会实行的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必然造成作为被剥削者的工人与其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关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论断,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当前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导致剥削现象依然存在,贫富分化仍有发展的可能性。这似乎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相悖,实则不然。我国还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目的是为了促进生产力更快的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不能没有公平正义。邓小平从生产关系角度,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指明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这一实现途径是对公平正义原则的体现和追求。在生产关系中,社会分配关涉社会公正,而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又关涉社会分配。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处于主体地位对于维护社会公正起着决定性作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大胆改革我国的传统经济体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从经济制度方面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做了充分地安排。也就是说,为了最终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目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剥削现象存在,允许富裕程度有一定的差别,富裕顺序有先有后,这完全是由我国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结构所决定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只要我们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就能够从制度上确保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实现,使生产力的发展不偏离社会主义方向,最终使生产发展成果属于广大人民。

(三)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实现效率与公平的二维融合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邓小平把共同富裕放在社会主义本质最终目标的位置,是对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原理的重大发展。什么是共同富裕?邓小平阐述的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认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又说:“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二是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邓小平在1986年就说过:“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三是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邓小平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实际出发,提出了一个“通过先富带动后富”的步骤:“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理论的生命力在于随着实践不断地丰富与发展。习近平关于“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等一系列论述,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对共同富裕的进一步深刻阐释。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一把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尺子。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实现公平与效率有机结合,二者的结合点就是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共同富裕既是目标,也是出发点和归宿,是对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优化,以及实现效率与兼顾公平的二维融合,在理解和透视社会主义本质内涵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共同富裕既反对平均主义,又反对两极分化,是平衡效率与公平前提下的一种包容性发展,既兼顾了公平又注重了效率,将公平与效率有机统一,凸显了社会主义与以往所有剥削制度,特别是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区别,是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只有五句话,却使用了五个动词“解放”、“发展”、“消灭”、“消除”、“达到”,阐释了社会主义本质的三个不同层次的内容,这三个层次的内容体现了三对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是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二是体现了途径与目标的辩证统一;三是体现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这三对关系表明,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目标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动态的过程,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这一理论,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它的精神实质,并将其贯彻到底。

二、贫富差距扩大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现实考验

改革开放3 0多年来,我国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但是,自从20世纪末以来,贫富差距却在不断地扩大,而城乡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基本上能够反映我国贫富差距的主要矛盾。最近10年来,我国城乡基尼系数一直处在 0. 4 的警戒线以上。贫富差距的扩大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形成严峻考验。

(一)贫富差距扩大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马克思曾比喻:“当一座房屋与周围的房屋都一样大小时候,不管房子如何小,它能满足社会对住房的一切要求。一旦这座小房子附近耸立起一座宫殿形成对比,这座小房子就缩成茅舍般。此时居住者不能讲究,只能满足最低要求,不管小房子的规模随着社会的进步发生怎样的变化,只要宫殿同速度改善,那小房子的居住者越发的不适应,越发的不满意,我们的需要和享受是由社会产生的,我们在衡量需要和享受时也是以社会为尺度,而不是以满足他们的物品为尺度的。因为我们的需要和享受具有社会性质,所以他们是相对的。马克思的这个比喻很形象地揭示了人的心理感受的相对性。众多周知,适度的贫富差距能够激发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但是一旦贫富差距超过了一定限度之后,特别是,如果这种差距程度还在持续地不断扩大化,就很容易使低收入群体产生强烈的不公平感。一项跨国实证研究证明,不公平程度会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社会的公平程度越高,社会成员的付出与所得就会越趋向于一致,也就越能调动社会成员的劳动主动性和积极性。“公平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提高‘效率的,公平成了效率的根本保证。”反之,社会不公平程度越高,就越会使人情绪低落沮丧,并严重挫伤人的热情,使人丧失对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甚至会抑制人的劳动能力,降低生产效率,并进一步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贫富差距的扩大化会使社会消费出现断层,影响产业结构的良性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优化。贫富差距的扩大会使消费市场出现两个极端,一方面,少数富人手里掌握着大量社会财富,具有强大的购买力,他们在满足了基本消费需求之后,对奢侈品、高档消费品表现出一种过度的炫耀性的消费,造成基于这种病态消费基础上的扩大再生产,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低收入群体占有较少的社会财富,虽然他们人数众多,具有较高的消费需求,但是由于手中掌握的钱少,根本就形不成强大的购买力,使得有效消费需求严重不足。这两个极端情况的存在,不仅会严重影响消费需求结构的良性发展,也会影响经济结构的优化,必然阻碍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贫富差距扩大严重影响社会公正与和谐

公正,即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条件。什么是贫富差距?通俗地说,贫富差距就是贫富不均、收入不公平,那么,贫富差距扩大就是收入不公平程度扩大,显然这有悖于社会公平正义原则。一个社会若公平正义不足,就有可能引发不满和冲突,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而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什么事也干不成,何谈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目标。邓小平曾警告,如果出现两极分化,随之,许许多多的矛盾就会被激化,就可能出乱子。

很多研究都可以证明,贫富差距扩大与社会稳定之间具有很高的相关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稳定。虽然不能说贫富差距扩大是导致社会不稳定的直接原因,但它会引发社会矛盾,激化社会中某些不稳定的因素, 从而危及社会稳定与和谐。贫富差距过大,会使社会不可避免地分化为高收入和低收入两个群体,由于两个群体拥有的财富状况差距太大,很容易导致两者之间出现隔阂甚至摩擦, 尤其是面对个别非法暴富的人挥金如土、挥霍无度时,很容易使低收入群體心理失衡,产生不满,甚至产生仇富心理,导致两个不同群体之间出现对立,随之很多社会矛盾就可能尖锐起来,并且低收入群体很有可能把这种不满转化为对现行政策的不满,对执政党和政府的不满,对整个社会的不满, 一旦这种不满超过了人的心理所能承受的限度,就可能引发破坏社会秩序的报复社会行为,甚至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最终破坏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贫富差距扩大有悖于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

共同富裕并不单单是一种未来时,它更是一种进行时。共同富裕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整个实践中,都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整个发展历程中不断累积的动态过程,是一种正在实现的现实运动过程,体现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每一分努力中,可以说,在每一分的努力中都包含有共同富裕的因素。虽然说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也不是同样富裕,事实上,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一直都会有收入差距的存在,当初,邓小平设计的共同富裕的实现步骤中就包含着差距,即,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但是这个先富带后富的过程不能太长,这种富裕的差距也不能太大,无论太长还是太大,都是对社会主义的价值判断标准和根本原则的背离。

对于什么时机考虑实行共同富裕问题,邓小平也曾设想,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然而,20世纪末以来,中国的基尼系数一直高居于 0.45 以上,自 1982 年到 2015 年,34 年间城乡可支配收入差距绝对值由 230 元增长到 19773 元,城镇居民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倍数,最初是 1.85 倍,一直增长到 3倍左右,并连续十几年保持 3 倍以上高位(近几年开始下降,2014年是2.75倍,2015年是2.73倍),这显然有悖于共同富裕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并必然影响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进程,我们对此应该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早在1993年,邓小平就很有预见性地说:“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因此,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习近平则强调,“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三、扶贫开发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目标的路径选择

我们正处在还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会遇到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矛盾,需要我们立足于客观实际,不断地深化和拓展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同时不断地探索将这一理论转化为现实的路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疑是“十三五”时期的主旋律,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是农村贫困人口。扶贫开发无疑是补齐短板,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目标的重要路径选择。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唯有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扶贫开发,打赢脱贫攻坚战,才能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

(一)创新发展是扶贫开发的动力

扶贫开发是一种重要的发展方式,目前,创新不足不仅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是制约扶贫开发顺利进行的基本因素。“十三五”时期的扶贫开发唯有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的理念,把创新摆在扶贫开发重中之重的位置,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不同时期,会面临不同的扶贫形势与任务,以及不同的扶贫开发难点与重点,随之,扶贫开发的思路与措施也必然有所不同。2011年以后,我国扶贫开发的形势与任务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扶贫开发的主要任务转变为加快脱贫致富、缩小发展差距以及提高发展能力;另一方面,贫困人口点状分布、扶贫措施、扶贫资源传递不精准、扶贫开发效率低,以及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日益紧迫等情况,都对创新扶贫开发的理念与措施提出了迫切要求。

2013年11月,习近平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要“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是应对扶贫开发新形势与新任务的一种创新发展理念与措施。要想进一步提升扶贫开发效率,提高扶贫开发的针对性,真正做到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必须创新扶贫开发路径,瞄准贫困群体,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搞“一副药包治百病”的“万能模式”。习近平强调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各地都要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他强调要对症下药,区别不同情况,坚持因人因地、因贫困原因、因贫困类型施策,切实解决好“谁来扶”、“扶持谁”、“怎么扶”等问题。精准扶贫思想的提出,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历史与现实,遵循我国扶贫开发的发展规律而做出的科学决策,是指导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方针,为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

(二)协调发展是扶贫开发的根本

协调发展不仅是扶贫开发的根本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全面小康,难点在于“全面”,而要全面,就必须协调发展。目前,不协调仍然是我国发展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也是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又一块短板。要实现“十三五”时期乃至未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把扶贫开发这块“短板” 补齐。目前我国还有贫困县83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2.8万个,这是扶贫开发、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唯有强化整体性,坚持协调发展,才能带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一起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目前,与城市相比,我国广大农村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教育、医疗等方面仍有很大差距。可以说,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严重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此,在我国扶贫开发进程中,要进一步统筹城乡建设和发展规划,进一步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坚持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要从财政资金上给予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更多的支持;要打破行政上的分割局面,强化扶贫开发工作的跨区域整合力度,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跨行政区域的治理与合作,以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跨区域衔接;要注重将已有的扶贫开发手段与其他改革政策进行协调,以及减少政策之间的摩擦,强化各类政策的配合,实现政策合力的目的,提高区域整体脱贫水平,扩大治贫规模。

(三)绿色发展是扶贫开发的基础

贫困地区往往位于生态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因此,贫困问题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是生态问题。在空间分布上,我国贫困地区与生态恶劣地区高度重合,截至2014年,我国仍有86.4%的农村贫困人口生产生活在自然灾害频发,生态条件较为恶劣的中西部地区。由于一味地追求经济增长,或者急于摆脱贫困,这些地区往往容易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开发不当、保护不够,陷入越扶越贫的恶性循环,甚至造成生态型贫困。

扶贫开发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绿色发展是一种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形态,是扶贫开发的基础工程,“是对发展本质、规律和趋势的理性把握,注重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可持续发展新形态。”习近平强调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的“两座山”的思想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阐释,我们只有坚持将扶贫开发置于绿色发展战略中,将生态保护纳入扶贫开发中,始终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才能走出一条消除贫困、保护生态、优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

(四)开放发展是扶贫开发的关键

开放发展解决的是扶贫开发的内外联动问题,是增强扶贫开发能力的关键条件。习近平早在主政宁德时就说过:开放政策与扶贫开发是彼此融合、互相促进的。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 我国的扶贫开发一直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但是,扶贫开发绝不只是党和政府的事,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众人拾柴火焰高,未来亟需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建立一个大扶贫格局,形成强大的脱贫攻坚合力。因此,应该在坚持和贯彻《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提出的“三位一体”的扶贫格局,即在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的基础上,积极宣传,广泛发动全社会力量共同扶贫,改变过去的“政府热,社会冷”的扶贫局面,并相应地建立起通过政府、社会和市场等不同渠道参与扶贫的途径。

消除贫困,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不能仅仅依赖于某个国家的单一行动, 而是要依赖于全球性的国际合作行动。全球性的国际合作行动是对国家单一行动的有力补充, 它不仅有助于缩小富国与穷国之间的差距,还可以加快减贫进程,提高减贫水平,增强减贫能力,扩大减贫规模。2015 年 9月,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通过了新的减贫计划《2015年后发展议程》,提出要在未来15年内,将收入每天不到1.25美元的人数降为零,彻底消除极端贫困。这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消除绝对贫困的伟大壮举,将在2030年时实现。我国的减贫事业是全球减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20年,我国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离不开国际社会的大力援助。因此,习近平强调必须以开放理念引领扶贫开发,“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减贫交流合作关系,是消除贫困的重要保障。”

(五)共享发展是扶贫开发的目的

共享发展不仅是扶贫开发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扶贫开发的目的就是要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共享发展是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发展,解决的是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体现了与共同富裕价值目标的统一。共享发展明确了为谁发展,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体现,也是对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充分体现,更是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扶贫开发应始终以消除贫困为根本任务,以实现共享发展为根本目的和方向。

共享发展是全体共享,也是共享全部。要让人人享有,当然包括贫困人口在内的所有人享有,不是少部分或一部分人享有;是全体人民共同享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所有方面的成果,不是少部分或其中某一部分成果。共享还应该是共建共享,即共同参与整个发展过程,共享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所有有价值的东西,这些价值物包括人的能力的锻炼、提升与发展;体验发展过程中的成就感、幸福感、获得感;对于发展意义的认识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总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不仅深化和拓展了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进一步提升了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目标实现路径的认同。“十三五”期间乃至未来的中国,应进一步强化五大發展理念,并以此引领扶贫开发,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 2020 年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百年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习近平.始终坚持和充分发挥党的独特优势[J].求是,2012,(15).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6.

[6]张雷声.从效率与公平统一的视角理解社会主义本质[J].学术界,2005,(4).

[7]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8]习近平.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农村贫困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N].人民日报,2015-6-20.

[9]洪向华,杨发庭.绿色发展理念的哲学意蕴[N].光明日报,2016-12-3.

[10]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11]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

[12]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5-10-17.

[1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耿百峰(1969——),女, 山东即墨人,法学博士,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教授。

猜你喜欢
理论内涵
情境教学法在教育管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王国维“古雅说”的理论内涵
论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与路径
运用体验经济理论 促进大众创业大众体验消费
浅析体验经济的发展及其在服务业领域的相关应用
高校思政工作中的“以文化人”
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论英国熔权型议会财政权的理论内涵与运作机制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内涵及实践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