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史观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2017-07-27 09:51熊阳光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应用策略

熊阳光

[摘 要]历史观是历史的核心内容,是从不同角度看待历史得出的不同观点。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渗透多元史观,通过介入社会史观、全球史观、革命史观等,为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内涵创造条件,从而全面提升历史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多元史观;高中历史;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9007501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元史观,让学生对历史事件有一个多元感知,不仅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还能够促使学生在多种历史观的指引下,从不同维度对历史知识进行感知,进而形成完善的历史认知体系。多元史观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没有固定不变的策略,笔者提出以下几点仅供参考。

一、介入社会史观,触动学生的生活直感

高中生接触到的历史文本,不仅呈现了人类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同时还反映了与人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生命活动的记录。教师在进行课堂讲授时,要注意对历史教材中的社会因素进行深入挖掘,唤起学生的兴趣,触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生活与历史对接,更容易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引起学生的思维共鸣。

如在教学《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时,教师以电影《高考1977》的片段导入新课,让学生直观感受高考,明白高考对当时的人们带来更多的是希望、出路。教育从原始时期就存在,教育对个人、民族乃至人类都产生了重大作用。在此课的学习中,文本内容固然重要,但教师更有责任让学生理顺中国社会教育的变迁,让学生体会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教师呈现相关阅读材料:隋唐的科举制、明代的八股文、近代洋务运动中的新式学堂。接着设计问题:通过阅读资料,总结出中国教育发展的历程。由于问题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学生探究欲望强烈,感受到自己的生活也是历史的一部分,历史也是研究小人物、小事件的历史。

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从微观层面认识历史,感受到社会生活与历史发展的契合。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运用社会史观体验历史的美。

二、介入全球史观,激活学生的整体意识

《全球通史》是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著作,它给以后历史研究注入了新的研究方向,运用全球观点去解析历史,把一个国家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从整个世界的角度去探讨。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接受这种新的观念,不再单纯讲解知识,利用全球史观,激活学生的整体意识,让学生学会从历史的整体和统一性出发,思考历史,感悟历史的味道。

如在教学《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时,教师展示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让学生明确俄国十月革命前,社会矛盾尖锐,这加快了革命的到来。在讲述十月革命的影响时,教师运用一个短视频展示十月革命对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影响,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正是十月革命才给中国送来了新思路,帮助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找到救国的可靠方式,积极考量自己国家面临的危机。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为其他有相似经历的国家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理论指导。

教师在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内容进行讲解时,从多角度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系统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学生整体意识被激发出来,开始主动思考、探究歷史事件在整个人类发展史及世界上的影响,自然感觉历史的鲜明而深刻。

三、介入革命史观,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历史发展的本质是运动变化,尤其对于中国历史来说,革命性更明显。教师为了让学生正确地看待历史,在相关历史内容的解析时应从革命史观出发,更好地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学生在课堂中接触到的史学观点越多,对历史的认知就会越深刻,能够多角度解读历史问题,正确判断真、善、美,辩证思维不断得到系统构建。

如教学《太平天国运动》,在初中时期,学生已经学过相关内容,但太平天国运动远离学生生活,学生遗忘率高。在高中阶段,教师可介入革命史观,让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论,站在革命史观的角度看待太平天国运动。教师利用文物或照片,让学生形成直观感性认识,并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经过、结果。学生明确,太平天国运动不同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它是农民阶级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双重作用下发生的。因此,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它的进步意义明显,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最后失败。

革命史观是史学界的传统观点,但对高中生来说,运用这种观点能更透彻地认识历史革命、运动。运用革命史观,学生才能辩证看待历史事件,不绝对肯定或否定历史现象,这也是学生学习历史必不可少的观点。

多元史观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是历史课堂的巨大进步,因为这些多元观点丰富了学生的历史认知,学生能够更有效地辨识历史知识,认识历史发展的多元性。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应用策略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其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探析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