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琳
摘 要:按照“自主、合作、快乐、高效”的教学理念,打造“高效课堂、快乐语文”,让学生收获知识的同时收获快乐。自主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合作是最有效的手段,而快乐是最大的亮点,高效则是所想要达到的最终教学目的。
关键词:合作; 快乐;兴趣;比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4-010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4.067
语文课最贴近生活,语文课堂也是最具有活力与灵性的课堂,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堂。语文课堂应该充满快乐,要让学生在快乐和笑声中收获知识。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怎样才能做到快乐地教与学呢?
一、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兴趣
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乐学”的欲望。通过具有新颖、好奇、趣味性、挑战性的导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教学《去年的树》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问学生:“你们都有朋友吗?你们认为怎样做才能称得上是好朋友?”这一话题能够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他们纷纷举手回答“我有好多朋友,有……”“我认为好朋友间要守信用”“我认为好朋友有困难要互相帮助”等。接下来,教师可以对学生说:“不只人类之间存在友情,就是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也有友情,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对好朋友,他们之间有一段凄美的故事。”学生们听到这,都会特别感兴趣,特别急切地想要知道到底是一段怎样感人的友情。
另外,在教学关于动物的《口语交际》时,可以先给学生一组谜语,根据特点猜动物名称。有的是学生熟悉的,有的比较陌生,学生或托腮苦想或积极举手抢答,这样积极互动的场景和热烈愉快的教学氛围就形成了。接下来可以再让学生根据动物特点及生活习性介绍喜欢的小动物,介绍自己与小动物之间有趣的事,整堂课都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下来。
二、设计环环紧扣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语文课堂上,怎么问,问什么,关系到整堂课的成败。所以,巧妙地提问是语文学习的关键。教师要根据自己对教材的钻研理解,结合本班学生水平设计几个带有挑战性的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知识比拼,调动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及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抢着学”。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时,从感受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为切入点,感悟人物的品质,可以提出三个问题“从哪些语句能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从哪些语句中能感受到儿子的了不起?”“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学生们通过小组交流深刻地感受到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方法的作用。深深地体会到了父爱的伟大,及父子的了不起。由文中父爱的伟大,引申到让学生谈谈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爱,话题一出,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生病时爸爸妈妈怎样照顾自己,每天妈妈很早起床给我们做饭……那骄傲的神情、激动的表达,让人久久难忘。
三、角色表演,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根据课文的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通过表演,让学生受到形象化的感染,既能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又符合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另外,角色扮演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能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非常容易地把学生带到文中,理解文中的主要内容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角色扮演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为学生要参加表演,就必须主动去读书,理解主要内容。另外,角色扮演能吸引没有参加表演的学生的好奇心,也会在快乐的氛围中熟练地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教学《南辕北辙》这则寓言故事的时候,“小演员”们把车上朋友的固执、季梁的诚恳表现得淋漓尽致,就连表演马的同学也异常投入。学生在捧腹大笑的同时,深深地明白了一个哲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准目标,认准方向,才能发挥有利的条件,如果方向错了,有利的条件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四、巧用比赛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
比赛法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取得很好的效果。可以作为比赛的内容有很多,如:规定时间比书写、比朗读、比讲故事、比小组合作、比背诵、比讲故事、比给课文配图画、比续编故事……这样做,既让学生体验了参与的紧张快乐,又会对所学内容记忆深刻。有竞争就要有奖励,这样才能让学生始终保持积极性。可以针对本班情况,组织学习小组打分,个人累计笑脸,集满二十张笑脸和达到一定分数,可以跟教师换礼物,一支铅笔,一个笔记本,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东西,却能成为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另外,教师还要把每月的优胜小组、优胜个人的照片贴在光荣榜上,以此激励学生为了自己和团队而摩拳擦掌奋力比拼。
五、赞扬赏识,赢得学生的信赖
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学生都喜欢被表扬。作为教师,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表扬。时刻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帮助学生找到自信,肯定自己。有时候赞赏是简单的,但也是无价的,教师的一句鼓励、一个会心的微笑,同学们的一阵掌声,一件微不足道的小奖品,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之源。教师的一句“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的想象力真丰富!”甚至轻轻地拍一下学生的肩膀,或是轻轻地摸摸学生的头,对学生都是莫大的鼓励。所以从教师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不要吝啬自己的赞赏,只有赞赏才能带来成功的喜悦,只有赞赏才能带来活跃的课堂,只有赞赏才能带来学习乐趣。
六、以趣结尾,引起学生共鸣
一堂能给学生带来快乐的语文课,一定要有一个好的结尾,它应该是整堂课的一个高度概括,要起到画龙点睛及升华作用。如,在讲《可贵的沉默》这篇文章時,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父母生活中是怎样爱自己的,自己打算怎样回报父母。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我晚上要给妈妈洗洗脚。”“我要给爸爸沏一杯茶。”“我要给爸爸妈妈写一张卡片,悄悄地放在他们的口袋里,告诉他们,我爱他。”这样,学生在感受爱的同时,也学会了回报爱。
总之,要想拥有一个快乐高效的语文课堂,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外,还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共同参与感受竞争的激烈,享受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贾迪.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J].文理导航旬刊,2014(3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