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方法

2017-07-26 19:35李雪琼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不足课堂提问原则

李雪琼

[摘 要]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提问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发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初中生数学学习时的积极主动性很多时候被教师的有效课堂提问所左右. 本文结合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不足、遵循原则以及提问策略的优化进行具体探讨.

[关键词] 课堂提问;不足;原则;有效性;方法

课堂提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地位,科学有效的提问对学生与教师的交往、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均有积极的意义. 因此,教师要对课堂提问环节深入展开研究与探讨,使得教师课堂提问的时机、内容以及提问反馈等都能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产生积极的影响.

课堂提问环节在现今初中数学

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 教师准备的问题量过大

课堂提问环节很重要的是广大教师的共识,但课堂教学中是否提问以及提问多少却被很多教师作为衡量新课标理念的重要标准. 沉闷消极的课堂氛围或许是消失了,但“满堂问”的极端做法却往往令学生应接不暇. 而且,如此多的问题往往都是教师没有精心筛选、设计过的,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也因此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这样的做法自然是片面的,也是盲目的.

2. 教师提问的覆盖面较窄

很多教师上课提问时往往会看重主动举手发言的学生,善于表达与交流的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自然会得到更多的机会,不善表达与交流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却往往更加被动,思维被中断的学生也往往就在这部分学生当中.

3. 教师不能为学生的问题思考留足空间

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往往使得教师在提问以后迫切希望得到学生的响应. 面对学生考虑问题时无知、无解的局面,教师往往会失去应有的耐心和引导,会急切地对问题进行细化分解,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被任意缩小,提问本身所具有的意义也就荡然无存了.

4. 处理学生答问时的反馈不够科学

学生面对教师的提问,给出的答案很多时候不一定是问题的标准答案,很多教师面对这样的答案,会比较直接地给予否定,但却忽略了学生错误答案的根源所在,不能引導学生对自身产生的错误进行分析与交流. 面对学生正确的回答,教师也会肯定与鼓励,但很多时候对学生的正确回答做不到知识点的准确评析与合理引申.

实施课堂提问应该遵循的原则

1. 实施课堂提问时须遵循提问全面性原则

所有学生在接受知识教育上都是平等的,所以,教师的提问也必须面对所有的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在提问中进行积极思索和探讨,那些一味对优等生提问的行为绝对是不可取的.

2. 实施课堂提问时须遵循问题的趣味性原则

初中生在学习时往往会表现得更有好奇心和好胜心,因此,教师应设置一些有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学生面对新颖、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时,思索、探究和交流将会更加积极. 以下面一题为例,问题的提出便会令学生觉得有趣:已知一只蚂蚁在一个圆柱体下底面的点A处,点B是与点A相对应的上底面的一点,该点上有蚂蚁喜欢的食物,请设计出一条最短的路线令蚂蚁走的路程最短. 枯燥的数学题变成了有意思的趣味题,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也就更强,课堂教学的效果自然也就更好了.

3. 实施课堂提问时须遵循适时性原则

教师的提问不是没有目的地任意提问,教师不仅要设计好对学习目的有促进作用的内容,还应该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提出问题,使得学生在知识领悟的关键点处得到有效激发、突破与验证. 比如,在已经得出勾股定理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设置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与练习:直角三角形的第三条边能在已知两边的情况下求出吗(c是斜边)?(1)a=3,b=4,c=?(2)a=6,b=8,c=?(3)a=5,c=13,b=?(4)b=40,c=41,a=?

4. 实施课堂提问时须遵循生活化原则

将枯燥的数学问题引进生活元素能让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产生跃跃欲试的勇气,因此,教师应根据需要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最终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使得问题顺利解决.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的具体方法

1. 注重提问内容的斟酌和巧妙设计

初中数学新旧知识的衔接与连贯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教师在对课堂提问的内容进行设计时,要将知识的延伸与拓展一起考虑进去,教师所提的问题要能凸显新旧知识的连接并具有启发性目的. 那些“会了吗”“听懂了吗”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能引起学生的深层思考. 对于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这些问题的提出是不可取的. 那些能够紧密联系教材并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具体问题才是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索的源头. 比如,学生了解正多边形的所有外角和为360°,但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与应用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进行如下问题设计:(1)正几边形的每个外角都是36°?(2)请尝试用量角器将圆分成n(n≥3)等分,并将各等分点依次连接成n边形,请问该n边形是该圆的内接正n边形吗?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在实践操作与探索中倍增.

2. 增强趣味性与引导性问题的巧妙设置

优等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自然备受教师瞩目,但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全体学生均能在学习中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因此,教师应加倍呵护、关爱后进生,尽量缩短优等生与“学困生”之间的水平差距,减少两极分化现象的发生,适时提出趣味性与引导性并存的问题,触动学生的思想火花与认知冲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索和探讨,并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比如,教学“完全平方公式”这一内容时,因为它在因式分解以及一元二次方程求解中会经常用到,所以,这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引入新课时,教师首先可以请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进行如下算式的计算:

(x+3)2=( )?摇?摇 (x-3)2=( )

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合作,各小组独立观察、分析与归纳算式左右两边的规律,并请各小组发表本组的讨论结果,最后跟教师一起总结两数和的平方等于两数平方的和加两数乘积的两倍这一结论,用字母表示为(a+b)2=a2+b2+2ab;而两数差的平方等于两数平方的和减去两数乘积的两倍,用字母表示为(a-b)2=a2+b2-2ab.

3. 顺应初中生个性发展的规律与需要进行提问设置

数学学习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这一理念是新课程标准一再强调的,因此,教师要把握初中生的身心特征与个性发展规律,尽量创设能够激发、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发展自身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4. 教师应注重提问结果的预设环节,使学生答案得到妥善处理

学生回答出的内容很多时候也许不是教师所能预料的,尽管如此,教师在备课时还是应该注重提问结果的预设,这样,在面对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时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分析与引导,这样的随机应变处理方式离不开教师事先对提问结果进行预设,以及学生对问题引导的生成. 面对学生错误或者不确定的答案,教师尤其要注重答案的漏洞与错误或者欠缺点,将这一问题具体并准确地落实好,使学生在这个分析、辩证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教師要有这样的意识:意外答案是学生学习的生成性资源,只有将学习中的问题暴露出来,教师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 一些有经验的数学教师甚至常常会有意设计能够暴露学生学习短板的问题,让学生在矛盾认知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因此,教师在设计每个问题时,不妨经常反问自己:学生面对我的提问有可能出现哪些答案呢?各个错误答案的问题关键点究竟在哪儿?用哪些手段与方法可以纠正学生的这些错误答案并使其不重复犯错呢?教师在课前备课时能尽量周到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预测,那处理学生问题也就游刃有余了.

5. 巧妙设计问题难易的坡度

课堂提问自然离不开教学重点这一主题,所有的问题铺设必须围绕这个主题进行展开,形成一个有层次、有节奏并前后衔接的问题体系,引领学生逐级攀登,领略数学学习中问题解决的乐趣.

比如,教学“无理数”这一概念时,可设置如下问题:

已知一正方形的面积是2,其边长为a.

(1)a为多少?

(2)a左、右两边的整数分别是多少?

(3)a究竟为一点几?

(4)a的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分别为多少?继续往下算,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边长a会不会存在一个数值,正好该数值的平方等于2?

教学的思维顺序以及学生的认知顺序在这样由易到难的问题设计中一览无余,经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探索,a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即无理数这一结论学生也能顺利掌握.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但初中数学的课堂提问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的学问艺术,教师应努力做课堂提问的智者,不断研究、反思课堂提问的诸多环节,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与价值.

猜你喜欢
不足课堂提问原则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关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