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卫琴
摘 要:问题意识,就是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能够针对问题提出质疑,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越过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對学生的学习和实践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意识
数学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勇于质疑,敢于提问,只有在提出质疑的基础上,才能根据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数学概念上的缺失,熟悉某些特殊问题的解法,逐渐养成问题意识,通过问题意识促进自身数学能力的不断提高。
一、改善课堂环境,促使学生敢问
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不敢提问,这是由于课堂环境不够和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安全感”造成的,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和互动受到不良课堂环境的影响和干扰,导致学生对教师“敬而生畏”。在教学过程中,即使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或者对教师的某种解题方法有疑问时,也不能及时大胆地表达出来。这种情况下,课堂环境又进一步恶化。恶性循环之下,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沉默,更加不敢提问题。所以,课堂环境的改善,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石。
例如,在学习《克和千克》时,教师首先要创建一个和谐轻松的课堂环境,然后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步引导学生提问。比如,教师首先大致讲述克和千克的概念以及它们的换算关系,接着可以带一个电子秤到教室,然后给全班学生称体重,让学生自己记录电子秤上显示的自己的重量。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学生感受到课堂氛围的轻松,拘束感就会逐渐消失,和教师的亲近感会增大。称体重的活动结束之后,让学生报出自己的体重,教师将其记录在黑板上,教师在记录时故意将“千克”换成“公斤”,这时,就有学生问教师:“老师,为什么我们称体重显示的是千克,您写的是公斤啊?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这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扩展知识:“你问得非常好!同学们,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不是经常听到‘公斤、斤这样的词?其实,‘一斤就等于五百克哦,它们都是计量单位,那现在你们知道一公斤等于多少克吗?”学生窃窃私语,开始计算起来,过了一会就有同学算出一公斤等于一千克。教师对于刚刚提出问题的学生进行重点表扬,以此鼓励其他学生向他学习。
良好的课堂环境,使学生更加放松,思维更加敏捷,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善于发现不足之处。并且这些问题的提出,能够帮助学生探索更多未知领域,增加学生的知识,扩展知识面,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二、创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多问
情境设问,就是在教学中创建情境,通过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提问。情境设问的方式,能够将学生带入贴近他们生活的情境中去,让学生应用自己的数学知识和逻辑思维,对存在的问题做出思考,通过类比、简化等方法得出答案。情境设问能够加强学生提问的能力,弱化诸多不利因素,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在学习完加减和乘除之后,笔者没有直接进入下阶段的学习,而是以情境设问的方式,开展了加减乘除的复习,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将书本中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师:你们周末时,会跟妈妈一起去超市吗?
生:会!
师:那你们在陪妈妈去超市时,有没有发现哪些数学现象呢?
生1:妈妈给我买了三斤苹果,每斤6块钱,一共花了多少钱?
师:非常好!你的回答非常准确!我们一起为他鼓掌!
生2:老师,我也想到了,我家距离超市大约有2千米,妈妈每次大约走二十五分钟,这样,她的步行速度是多少?
生3:老师,我也想到了,妈妈给我100元,我买零食花去20元,买玩具花去30元,爸爸又偷偷塞给我50元,我一共还有多少钱?
师:同学们,你们的问题都非常好,将数学知识和生活结合了起来,那么,老师为你们出一道题,检验一下你们好不好?
接着笔者为学生出了一道题:星期天,你和妈妈去超市,离家之前,爸爸给了你50元零花钱,到达超市后,妈妈又给你70元,你买了2斤5元一斤的水果和1斤7元一斤的瓜子,那么你还剩多少钱?学生根据刚刚其他学生的问题引导,思考之后,得出了结果。
情境设问的方式,将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日常生活联结起来,让他们发现的问题更多。教师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发掘问题,并将其糅合简化成为数学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实现从问题到已知的转化,实现情境设问的最终目的:解决问题。
三、加强实践指导,促使学生善问
小学生的思维毕竟还不完善,思考问题的方式比较简单,因此会出现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的情况,导致提问形同虚设,不能够达到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培养问题意识的效果。实践中设问的方式,能够通过真实的实践场景,让学生直观地发现问题,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应该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在实践中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思考,促进学生提问水平的提高。
例如,在学生学习完“测量”相关知识时,教科书中涉及的都是比较简单的测量方法,但在实践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很多非常规的测量方法,学生在课本学习时,很难发现这些问题,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这些问题。所以,笔者组织学生来到操场上,问道:“同学们,你们学会测量了吗?”学生回答:“学会了。”笔者笑着说:“那老师考考你们,你们看看操场上的东西,比如篮球架、旗杆、跑道,它们都怎么测量呢?”学生被问住了,一时无法回答。这时候笔者循循善诱:“实物测量时,教科书中所教授的测量方法有局限性,你们可以开动脑筋仔细思考。”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开始发挥自己的想象,有学生设想:对于旗杆,虽然它很高,但是升国旗的时候整根绳子的长度是不是就恰好是旗杆的高度呢?对于篮球架,可不可以寻找一根比较长的竹竿,在竹竿上绑上绳子,用来测量篮球架的高度呢?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采取实践检验的方法去验证,在学生自己动手验证之后,得出问题的答案。
学生常常出现“没有疑问”的现象,是由于受到课堂和教科书的限制。实践中设问的方法,能够让学生根据实际的状况去思考,针对事物的特殊性设问。学生在实践过程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发现问题,提出的问题质量也会更高。
四、开展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自问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对数学知识提问,更重要的是对自身的“问”,即:对自己的反思。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强。学生对于自身的认可均来自于教师的评价,教师成为学生发现自身问题唯一的途径,这种单一的方式,导致学生缺乏对自身的主动认识。因此在评价体制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问”,让学生对自身的数学能力也有问题意识。
例如,在学习完“乘法口诀”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以“自问”为题的自我评价活动。首先,教师将学生组织起来,围坐一圈,然后问:“你们对乘法口诀熟悉吗?”学生很自信地回答:“当然熟悉了!”教师问:“真的吗?那我这里有两份口述的题,你们分别回答检验一下。”接着教师开始出题,刚开始都是正简单的“3×3,4×6,7×8”,学生明显答得比较快;随后教师开始出形如“9×8,7×3,5×4”的题目,学生回答正确的概率明显下降。这时,教师让学生每人准备一张纸,在纸上对自己乘法口诀的掌握情况打分,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回答不对哪些问题。有些学生写道:在学习时,心态不够端正;有学生写:只将乘法口诀表背诵了下来,但没有完全理解。整个以“自问”为主题的自我评价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学生“自问”,不仅仅是帮助他们巩固数学知识,增强数学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无论身处任何环境,都要心怀疑问,对自己要做到“多问、常问”,对自己做到全方位的监督,促使问题意识发挥更广泛的作用。
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期间需要教师的指导,自身的努力。心怀疑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激励他们建立创新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绝佳土壤,本文从敢问、多问、善问、自问四个方面,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希望能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开辟一条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