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金涛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大班额”“小班额”教学模式的研究,基于教学实践,对教学实验的过程和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形成将“大班”转化为“小班”的提升教学效率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数学;教学模式;班级规模
“大班小班化”教学模式的提出
“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课程改革的一个方面是要提高课堂效率,这就要求我们对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影响比较广泛的有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顾泠沅的“青浦实验”、 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教学”、 任勇的“中学数学学习指导”、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美国Jonathan Bergmann和Aaron Sams的“翻转课堂”等. 最初在对一些数学教学实验案例进行了解的时候,发现很多实验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教师从旁引导、辅助,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比如,广受推崇的杜郎口中学课堂“10+35”自主学习模式中的“10+35”指的就是学生在充分预习的情况下,课堂45分钟的时间分配是教师指导不超过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不低于35分钟. 10分钟对比35分钟,学生的自主学习得到了充分体现.
部分地区、学校进行的这些教学实验的确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并且在一定范围内也获得了成功. 但是,结合实验学校的实际情况,这些教学模式并不适合直接进行推广(本文所指的实验学校是一所成绩较低、纪律较差的普通中学),如果真的让实验学校的学生一节课讨论35分钟,那这个课到最后肯定就成“聊天课”了,更别说布置的课前预习任务学生能否完成了. 虽然不能“生搬硬套”,但是结合实验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分组的做法还是可以采用的,而通过分组,可以将“大班”化为“小班”. 于是,笔者在前人研究和教学实验的基础上,提出数学课堂“大班小班化”的教学模式.
“大班小班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及操作步骤
1. “大班小班化”释义
其实,“大班”和“小班”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界定,一般认为“小班”指的是学生人数不超过30的班级. 作为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班化”教学是有一定优势的,但是现在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暂时还不能够施行小班制. 在实验学校现有的班級建制中,45人左右的班级比较普遍,当然也有一些50人以上甚至60人的班级. 而班级人数越多,学生的情况就越复杂,在日常教学中,任课教师需要考虑的因素就越多.
“大班小班化”指的是在“大班”的建制内,通过分层进行分组,实现“小班化”,在不改变现有班级规模、师资配给的情况下,发挥“小班”的教学优势,提高教学效率.
“大班小班化”并不是第一次被提出来,相关的研究早就存在,但是之前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从学生、班级的管理这个角度作为切入点,在数学课堂中进行“小班化”尝试,本文可能是第一次.
2. “大班小班化”理论指导
皮亚杰认为,认知的过程是“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是知识体系的建构过程.
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尽相同,所以不能认为相同的引导对于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而且在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有不同层次的要求,这其实就是“因材施教”,在具体的教学中就是“分层教学”,相关的理论依据不再赘述.
3. “大班小班化”实施步骤及要点
(1)第一步:摸底分层
这里的摸底包括对学生数学学业水平和学习态度的了解,知识基础并不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唯一因素,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确定学生的层次.
(2)第二步:确定分组
分层之后,优(A)、良(B)、中(C)、差(D)几个学生群就出现了,如果只是按照分层的结果简单分组,会出现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 笔者的分类方法是将实验班级当中几个学习不错又比较活跃的同学分到各个组,带领、监督组内其他同学.
(3)第三步:实施教学
数学课一般分为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其中习题课和复习课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所以下面就新授课的教学方法进行说明.
我国目前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引导—发现”“活动—参与”“情境—问题”“讨论—交流”“自学—辅导”“讲解—传授”等,而新授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对新知识做出的定义和通过研究、推导得出的定理、定律等,新授课的目的是掌握新的知识点,所以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①对于定义,重点是理解,要用“讲解传授”和“情境问题”法. 此时的讲课流程可以是这样的:首先,尽量依据学生生活实际和专业背景创设情境,或者重现定义产生的过程以帮助A级生完成对定义的理解;然后,提出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分组交流以判断对错,对A级生明确提出辅导同组其他同学的要求,这个过程是A级生巩固新知的过程,也是其他学生完成概念建构的过程;接下来的例题教学和课堂练习环节按部就班地进行,只是在课堂练习的时候,注意按照题目难度依次选取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最后,课堂小结由随机点到的一名同学进行总结,成绩计入这一小组的考核当中,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
②对于定理、公式等内容,重点是应用,一般会采取“活动参与”“引导发现”等方法. 比如对三角函数中两角和差公式、二倍角公式的教学,可以在第一次课的时候先把两角和(差)公式的推导过程进行讲解,到二倍角公式的时候,因为推导过程比较简单,所以可以让A级生自行推导,而对于一些“学困生”,则不要求掌握公式的推导过程,会用就可以了. 此外,在练习应用的过程中,A级生还有指导、监督其他组员的责任.
(4)第四步:评测反馈
对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客观的,所以第四步包含了作业、测试和上课时的课堂表现. 测验反映的是阶段学习成果,作业反映的是平时的学习状态,课堂表现则直接反映学生的即时学习态度.
(5)第五步:反思改进
教学反思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环,从教学实践中得来的经验十分珍贵,无论是不是一节成功的课,从头回顾一遍,总是有收获的,而反思得来的经验、教训,反过来也可以促进教学理论的完善、教学水平的提高.
取得的效果
经过教学实验,试验班级中涌现出十多位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和课后任务的同学,平时的作业、测试的成绩也反映出大部分学生的态度是端正的.
其实,没有哪一种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是放之四海皆宜的,在教学中最忌讳“拿来主义”,任何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应用举例
笔者以在其中一个试验班级上课为例,说明“大班小班化”教学模式的一个过程.
(1)首先,对该班的学情进行分析:该班共有学生45名,其中学得比较好的挑出8位,作为分组后各组中的A级生,比较愿意学的能选出15个,不太愿意学但是不扰乱课堂纪律的有17个,剩下的5个是上课喜欢讲话、接嘴的,把这三类学生分别定义为B级生、C级生、D级生.
(2)接下来,按照教室的座位排列把班级分成5个“小班”:教室两边分别成一组,中间一共六排,每两排成一组,分组之后形成的班级学生格局如表1.
这样,每个“小班”8~10人不等,其中的A级生起到辅助教学、指导监督学生的作用,B级生能够自觉完成上课布置的任务,有一部分还能主动提出问题,C级生能在教师和A级生的督促下参与到课程学习中,D级生相互被隔开,在周围学生影响下能够完成课堂任务.
(3)分组之后,是实际教学阶段. 由于每节课都有不同,每位教师的风格也不同,本文就不再进行叙述了.
总结
本文是笔者对2015~2016年在实验学校做的一次教学实验心得的总结. 在这次教学实验中,作者将大班额的班级“化整为组”,分组进行“小班化教学”,并通过长期对比,探索该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教师的个人风格、学生的个性发展,决定了教育教学没有完全的“拿来主义”. 本文只是对自己教学经验的一点总结,觉得有需要的可以“拿去”,觉得用不着的也可以不必再做这样的实验,以节省时间、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