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好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油城学校位于800多米高的太行山上,目前只有一个老师和一名学生,被称为“最孤独的学校”。该教师从1982年起就在此任教,见证了生源日渐流失,唯一的学生徐佳淇今年上小学四年级,因家境贫困,无力离开村子到外面上学。(5月16日 中国新闻网)
一所学校,一个老师,一名学生,这样的学校在现实中绝非个案。2012年起,国家严令禁止盲目撤并乡村学校及教学点,严格规范学校撤并程序和行为,大量乡村学校得以保留,其中就包括这种极小规模的学校。此类学校的存在,让乡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公共教育服务,切实保障了教育公平,满足了乡村孩子入学的需要。
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逐渐向城镇集中,城乡教育一体化已是大势所趋。大量小规模学校在保障教育公平、满足少部分孩子入学机会平等的同时,也造成了较大的教育资源浪费。一所学校虽然只有一名学生,但教育投入不能消减,必要的教育教学设施需要配备,办公经费需要落实,教师工资需要保障,这样的教育成本确实不容小觑。
有人说,为了保障教育公平,再大的投入也值得。这样说当然没有错,但我们还应该看到“最孤独学校”的另一面。事实上,这种缺乏合作、竞争、陪伴的教育方式,并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不是理想的教育方式。试想,在这个“诺大”的校园里,一个孤零零的学生,面对一位孤零零的老师,她如何享受童年的快乐,获得幸福的教育体验?
据报道,过去一年来,新闻中提到的学校原来还有七八名学生,后来陆续转学,只剩下徐佳淇,这让她时常觉得孤单。徐佳淇父母离异,平时跟着爷爷生活,家境较为贫困,到镇上读书每月要400元开支,爷爷拿不出,徐佳淇只能暂时留在村子里的学校。由此可见,这名学生是渴望离开这所学校的,虽然国家为其投入了大量的教育资源,保障了她的入学机会,但是供给与需求并不对等,学生依然感到孤独。
既然如此,这样的学校还有存在的必要吗?能否换一种方式,以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更有利于教育的发展呢?例如,将这名家庭贫困的学生转移到镇上的学校就读,免除(补助)相应的费用,包括住宿费、生活费、家校往来的交通费等。如此,教育投入应该比“一个人的学校”要少得多,更避免了“最孤独学校”所导致的让人心酸的“教育孤独”。
事實上,国家对于乡村学校建设,已有明确的政策导向,《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各地要加快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的进度,在交通便利、公共服务成型的农村地区合理布局义务教育学校,同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因撤并学校造成学生就学困难的,当地政府应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予以妥善解决。
由上可见,“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多种方式解决”,才是发展乡村教育的科学思路。对“最孤独学校”实施整体迁移,通过减免和补助学生的相关费用,妥善处理小规模学校学生上学的实际问题,并不是剥夺学生就近入学的权利,而是切实保障了他们能享受公平、优质教育的务实之举。这样做,不仅优化了学校的布局,提高了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而且对于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乡村教育整体水平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责编 欧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