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他千百度

2017-07-24 13:52朱伯荣
美文 2017年14期
关键词:仄仄平仄王国维

朱伯荣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述了治学的三种境界,原话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本文试图追根溯源,就王国维《人间词话》引用的上述诗句的出处做一番研读,帮助同学们理解、记诵,以便在实践中更加灵活地运用。

蝶恋花 〔北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导读·

这首词,学者刘学锴认为“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见《唐宋词鉴赏辞典》413页),也有论者认为是作者晏殊对心目中那位女子的苦恋,甚至有人考证出晏殊思念的女子名叫张采萍,牵线人就是欧阳修。众说纷纭,姑且不去管他。赏读全词,领会其抒发出人间至情即可。其真意十分虚涵博大,故王国维用其过片“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来形容读书治学志存高远的第一境界,达到明确方向、找对路径、大处着眼、整体把握之目的。

·分析·

上片前一长短句:“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先集中描写傍晚情景,一个时间点上的意象写得密密匝匝,简直“难以透缝”。通过景物描写抒深情。先写栏杆外的菊花笼罩忧愁的烟雾,兰花沾满晨雾似哭泣;再写窗帘帐幕也透着丝丝寒气;后写燕子也禁不住这清冷而双双飞去。按照屋外植物、屋内饰物、空间飞燕的顺序来写,有条不紊。“燕子双飞去”,反衬人孤独。

上片联句:“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接着描述整个夜晚的情况,出句指出月光不识离别情,对句描写月光到晓照朱门,笔法似乎又“疏可跑马”。

上片时间推移作线索,借景抒情情抑郁!植物饰物飞动物,显见匠心与思路。

过片(下片开头)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上片末句“晓”字引出下片首句“昨夜”,本句“西风”照应上片第二句之“轻寒”。下片第二句“独”字反衬上片第三句之“双飞”,第二句“高楼”引出“望尽天涯路”。“碧树”比喻有情人,“西风”吹袭倍感伤。“尽”字无穷意味,引出下面苦情。

下片联句:“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这是对全词小结。因为“望尽天涯路”,所以要写诗寄情书;又因“望尽天涯路”,不知道收信人的地址在何处,真是离情别绪万般苦!

·小结·

知人论世,便于正确把握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晏殊的时代,词作以抒写男女情爱与离恨为主,本词主要写相思之苦,可谓写想念恋人的代表作。词中景物全都寄托了抒情主人公的痛彻肺腑之情。上片写夜晚情景,通过写景抒情,下片叙述“早上”的动作与感想,以抒情为主。上片由景物到饰物、动物,再由下而上写到月光。下片叙述“上楼”“望路”“欲寄(玉函)”,再抓住时间线索与情感脉络,就能较快地背出全词。

蝶恋花 柳永〔北宋〕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导读·

这首词原意是抒发作者对恋人爱得艰辛和无悔。若把“伊”字理解为所追求的理想和畢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王国维用本词下片的联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腰带宽也无怨无悔。这是王国维借这个联句来对治学态度、治学手段的准确表述。

·分析·

上片长短句:“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开篇就写白天的事情(与晏殊的《蝶恋花》显然不同)。“伫倚危楼”四字简练叙事,加上“风细细”淡淡描写,下文即转入描写或议论来抒情。“危楼”引出“望极”,“望极”引出“天际”,也似“望尽天涯路”!“春愁”点明题意,春天来了,草木萌发,一些男女也心情勃发,多情而不能自制者更是难以收拾。此“愁”字可谓词眼,全篇思想情感尽在“愁”字中。

上片联句:“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从上文白天的“倚”“望”“愁”“生”,“东游西荡”,一直到傍晚,正是作者当年生活的写照。出句描写“夕阳无限好”,对句议论“谁会凭阑意”。“草色”照应“春愁”,“烟光残照”照应“黯黯”,又引出“无言”,“凭阑意”照应“春愁”。

整片词写了从早到晚的事情,全是铺垫,堆砌无尽愁思。

过片:“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食色,性也。”人以食为天。“拈花惹草”了一整天,可能腹中有意气,牧童遥指杏花村。长句写狂想,短句抒胸臆。“醉”“歌”仍难排遣心中无限苦闷。从“拟”到“还无味”,为何如此失意?下文揭开谜底。

下片联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用了两个七言句,郑重道出心意。况且出句“不悔”再蓄势,对句揭示原来是为了“伊”!篇末点题,卒章显志。

过片之后拓展新意,抒情达到高潮后戛然而止。

·小结·

本词写漂泊异乡的抒情主人公对心仪女子的渴望,可谓写追求恋人的代表作。全篇也以时间为线索,可以视为描写了一天中从早到晚的事情。全词扣住词眼“愁”字,上片写白天登楼想念,下片写傍晚苦中求乐,层层蓄势,构思精巧。上片抓住危楼望天际、草色无言意,下片抓住醉歌还无味,衣宽终为伊,就能较易记诵。

当然要化腐朽为神奇,读出并进入王国维生发出的做学问的第二境界,刻苦用功,以苦为乐,乐此不疲。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南宋〕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导读·

辛弃疾的词作同学们已经读过不少,也了解到他的生平。为了挽救国家于危亡之际,他竭尽忠诚,一片冰心在玉壶。“少年不识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所以在本词中假借一位抒情主人公寻找自己的心上人,来表达自己对救国救民之策的追寻。

而王国维引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三句作为读书治学的最高境界,意在说明做学问、成大事业者,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才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分析·

上片两长两短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开篇点明题目,描写元夕狂欢景象。“风”字引出“吹落”与“香满路”(现代汽车行业给宝马车命名者应该读过本词)。

上片三短句:“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两个四言句结构相同,“凤箫”修饰“声”,“玉壶”修饰“光”;“动”“转”两动词分别作谓语;随后一个五言句,主谓短语“鱼龙舞”前面加了时间状语“一夜”,语言形式错落有致,内容写出一片繁华情景。

上片六句写正月十五的晚上,满城灯火,人们尽情狂欢的景象。

过片联句:“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出句连写三首饰,(此种遣词造句法)也是古诗寻常见;对句单写女子的气味声息,用了借代手法更加引人入胜。

下片一长三短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长句点明“寻他主旨”,“寻”字应为全词之眼。“千百”夸张感动人心。随即两个四言句,词意跌宕起伏,末尾五言句,水到渠成,令人兴奋。

下片六句转为写人,将作品的深刻立意表达得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小结·

诗詞无达诂。像辛弃疾的这篇杰作尤其难以讲析得符合作者原意。每位读者在知人论世的前提下,可以有自己独特的理解。然而,基本的思想内容还是可以作一些初步的梳理。

如前所述,作者大概是因为自己的抗敌方略未被统治者采纳,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胸中苦难难以言说,故用“乐景写哀”,假托在元夕之夜寻求心仪的“他”(“她”)。根据作者的生平与思想,本词中的这个“他”(“她”)尽可以理解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

本词取材为元夕夜晚的事情,可谓托人言志。上片描写风吹香满路,箫声壶光鱼龙舞。下片记叙倩女笑语去,寻他回首阑珊处。抓住内容与思路的特点,就能避免与其他类似的词混淆,也比较容易背诵。

猜你喜欢
仄仄平仄王国维
王国维:不能接受他们的欢迎
学诗4
偶感
学诗
王国维??《人间词话》??李敬伟书
春天的马蹄声
深研句式 探寻诗律
“逾”与“愈”不同
律诗平仄格式的构成与推导
王国维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