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钦 蔡思隽 编辑/王莉
从财务报表看不良资产
文/汪钦 蔡思隽 编辑/王莉
目前,银行业净利润增长乏力,这与不良资产逐步释放与拨备计提力度大幅增加有关。
2017年是商业银行本轮不良资产周期的第七个年头。从目前已发布的11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包括5家国有大行和6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年报来看,不良指标趋稳迹象明显,资产质量先行指标稳中向好,拨备计提保持平稳,且国有大行的表现优于全国性股份制银行。
本轮不良周期以2011年温州中小企业流动性风险爆发为标志,打破了自上一轮银行改革重组后不良率长期保持低位的态势。此后,不良形势由点向面扩散:2012—2013年,不良风险暴露由温州逐步蔓延至浙江、长三角、东部沿海地区;2014年以后,不良资产遍地开花,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蔓延。在资产价格持续上升的背景下,实体经济利润远低于房产等固定资产收益增长的速度;过度信贷则使企业获得的借款多于主业发展所需。资金流向房地产、矿产等投机性领域,导致信贷的短贷长用,暗藏流动性风险。由于实体经济不景气且分业监管尺度不一,金融领域近几年以金融脱媒、金融创新等名义借道同业资管计划、保险资管计划和发债,投资房地产、基建等银行信贷资金限制性领域的情况较为突出,脱实向虚及监管套利问题有所抬头,银行业资产质量呈逐步下迁趋势。
令人欣慰的是,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银行业整体的资产质量开始呈现企稳改善的迹象。从上市的12家全国性银行(包括国有大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大部分银行的不良率、不良生成率、关注类贷款占比、逾期率、逾期90天/不良等指标的增幅,都较2015年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甚至有些银行的上述指标已经出现逆转。其中国有大行的资产质量企稳趋势要好于全国性股份制银行。
表1 2015—2016年部分银行关注类贷款占比
表2 2015—2016年部分银行逾期率
从不良率和不良生成率指标来看,国有大行已经出现好转,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则还处在暴露和消化阶段,但是增速放缓。关注率和逾期率作为资产质量的先行指标,已经出现明显好转,对2017年的资产质量有较好的指向作用(见表1、表2)。一般来说,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应该列入不良贷款,未到90天但定性风险特征已经符合不良的,也应列入不良贷款。因此,正常来说该指标应该小于100%,且指标越低,说明不良贷款的认定标准越趋于谨慎和严格。
本轮不良周期伴随着银行自身在资产结构上的调整与优化。从年报可以看出,银行一方面通过拓展经营模式提升非息收入;另一方面,通过完善贷款结构,降低能源、矿产等高风险行业的授信比例,提高消费信贷、按揭贷款等低风险贷款的比重。目前,银行业净利润增长乏力,是不良资产逐步释放和暴露、拨备计提力度大幅增加的反映。前期的结构调整和风险暴露,优化了银行业的经营模式,提升了银行业在金融体系中的竞争力,也让银行业在未来的竞争中能够轻装上阵。
展望一:多渠道盘活信贷资产,加快不良资产处置
首先,商业银行将进一步加大传统方式下的资产清收处置力度。一是掌握不良贷款企业及企业主的资金及资产情况,依法起诉,冻结账户资金、处置拍卖抵/质押物,追索担保人还款连带责任;二是支持企业通过收购、兼并、重组等方式,落实第三方归还不良贷款;三是运用资产保全政策,消化不良,如减免表外利息、呆账核销等。
其次,采取市场化盘活化解不良的创新方式。从监管动向来看,银监会2016年82号文着重限制了商业银行通过收益权转让方式将不良资产出表,之前形成的AMC代持模式、银银互持模式和收益转让模式等一些通过通道间接实现不良资产出表的业务,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与此同时,监管鼓励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拓宽不良处置渠道,主要包括:扩充资产管理公司、扩围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加快债转股政策的落地。预计不良资产的处置将因此进一步加快。
监管放宽了对资产管理公司的准入要求。随着省级资产管理公司的扩张以及部分银行系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不良处置将更加趋向市场化,银行将有更多的议价空间。与此同时,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扩围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以便让更多的银行参与其中,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发行效率,甚至有望获得更高的转让价格。目前,不良ABS时隔8年再次启动,2016年发行总额达156亿元人民币。另外,债转股的工作也按照市场化和法制化的原则稳步推进,监管允许银行成立子公司参与其中。目前,多家金融机构与大型企业合作的债转股基金已纷纷落地。尽管债转股可能不会大规模应用于不良贷款,但是其在防止关注类贷款迁移为不良贷款方面应该大有可为。
展望二:资产规模增速放缓,加剧不同类型银行的分化
近期,金融监管工作的重点是去杠杆、抑泡沫、防风险,而监管套利则是滋生风险的重要因素。相信2017年监管部门针对监管套利的监管工作将会进一步深入开展。
宏观监管方面,央行已经形成了“货币政策+宏观审慎”双支柱的金融调控政策框架,MPA成为央行实施双支柱的重要部分。其作为防控金融风险、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被赋予重要地位。当前央行进一步升级了相应的奖惩措施,包括差别化的存款保险费率、金融市场准入资格、金融工具的定向投放等。今后,MPA对银行的约束将会继续强化。在影响效应上,一方面,表外理财规模增速将率先被挤压,部分融资需求回归表内;另一方面,银行自身资产规模增速也会放缓,并且不同类型银行的分化会加大。
微观监管方面,银监会已在严查监管套利行为,并在排查摸底、掌握数据的基础上,开始逐步清理、整顿银行通过监管套利,突破资本、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监管红线,变相加杠杆、加久期、降信用的行为。但从金融稳定角度看,“一刀切”式的全部叫停会对经济运行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预计最后采取的清理路径会较为稳妥,实施新老划断:主要是杜绝新的监管套利行为;现有的监管套利存量资产,则在到期后逐步收回,或以合乎监管的方式叙做,按照脱虚向实的原则,投向国家政策支持的领域或产业。此次监管的重拳出击,预计对持有同业类资产比重较大的全国股份制银行影响会较大,可能会加速银行应收账款类投资科目的萎缩;但对国有大行的影响,会小于全国性股份制银行。
作者单位:广发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