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培养新时期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价值观

2017-07-23 10:53王烨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2期
关键词:职业价值观护理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石家庄 050017)

摘 要: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态度在护理工作中起决定性和导向性作用。本文通过如何以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引导、培育新时期护士职业价值观,帮助在校护生形成坚定的医德信念和明确的价值取向, 对于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满足社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促进学生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在职业发展中实现个人有效成长。

关键词:护理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

医学快速发展,医疗环境日渐更新,人们对健康需求不断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所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人群健康问题,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要从心理、社会性及环境等更多方面评估病人,为其创造良好的治疗、心理、社会环境,以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治疗和康复的最大效能。目前我国临床护士普遍存在职业价值观矛盾的现状。一方面社会需求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另一方面我国护理队伍呈现缺编现状,人力资源配置欠完善,大多护士超负荷工作, 与其它职业相比职业倦怠现象较为普遍。这样不但对护理质量的安全造成隐患,还导致护理队伍不稳定,人力资源流失又进一步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1]

通过研究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塑造和培育新时期护士职业价值观,对于帮助在校护理专业学生形成坚定医德信念和明确的价值取向, 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满足社会对优质护理服务需求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帮助护生提高职业觉悟,促进学生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在以后的职业发展中实现个人有效成长。[2]

一、新时期下护理专业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育内容

护理的职业价值观是被护理专业人员所公认的、通过训练学习而内化形成的行为准则。它指导专业人员的决策和行为、是护理实践的基础,引导护理人员与病人、同事、其他专业人员和公众之间互动的过程是护理人员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基石。护士积极的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是其整体素质的核心,在护理工作中起到决定性和导向性作用。[3]

大学生是重要的社会群体,是构筑未来社会的最核心力量,护理专业大学生是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护生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个人的未来命运。因此对护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显得分外重要。在校护理专业大学生正处于职业探索的开始阶段,尝试了解自我,并作出初期的职业决策。其认知能力、情感和人格的发展也都日趋完善,开始形成稳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这个关键时期应当在灌输医学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同时,也要结合学科发展和时下的新元素对护理专业的大学生价值观进行更进一步的培养强化。[4]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当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向和培育目标。2013年11月,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分别从指导思想、国民教育、实践促成、宣传组织、实践活动、组织领导等六个方面对怎样具体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详尽描述,丰富了当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内容。

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护理专业大学生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加上社会转型,教育体制与理念变化和独生子女自身个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护理专业学生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容易表现出或多或少的偏激行为。职业目标模糊,责任感缺失,职业转换易冲动和情绪化,这些又加剧了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心理和职业叛逆行为。从本质上来讲,是由于社会主流文化正确引导的缺失,使得青年的职业价值观游离于社会主流价值观之外。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护理专业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建设和培育指引了方向,为护理专业学生在职业决策过程中正确处理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关系提供了方法和强大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意识引导下,护理专业学生可以清醒地认识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结合,自我发展必须顺应社会发展趋势,自我独立必须获得有效的社会支撑。

三、以社会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为准则,预测和把握就业行为内外因素的关系

在全球化变革和社会快速变迁的背景下,护士的职业发展更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有调查显示,超过半数比例的护理专业学生在毕业3年内会更换工作,工作变动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工资待遇低,工作压力大,人际环境复杂等外部环境因素。护理专业学生的价值观决定了其今后职业发展的决策,把护理视为一门科学,认为护理是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事业的高尚职业者,其价值观高,相应的工作积极性就大。相反,则价值观低,工作就消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新时期党在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上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总结概括,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过长期的实践磨合逐渐形成的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行为规范。通过加强对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学习和践行,把热爱祖国,敬业奉献,坚守诚信和友善待人内化为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并以此为指导积极转变就业观念,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通过提高自身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做出合理的职业选择。

护理专业学生是未来的医疗护理服务提供者,其核心价值观的构成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人格,品质,修养,学术水平和护理技能,也将直接影响中国护理行业整体水平和质量,关系到国内卫生事业的发展。在当代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下,如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将是高等学院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中国青年报,2014-05-05(1)

[2]葛晨虹.当代青年价值观透视五大特征凸显自我[N].人民日报,2014-05-11(5)

[3]韦平伟.浅谈新时期青年就业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04

[4]刘蔚.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医学伦理教育.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8-11-30(6)

作者简介

王烨,女,1982年生人,河北医科大学,讲师。

猜你喜欢
职业价值观护理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从会计教育层次和职业价值观探索中职会计教育新思路
中专幼师职业价值观调查及职业认同感培养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高职生自我价值感、职业价值观与应对方式影响的研究
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探析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