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

2017-07-21 19:09李秀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13期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实践高中数学

李秀

【摘要】學生的身心发展差异是客观存在,因此,对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自然也存在着差异.“一刀切”的教学并不符合当下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次教学”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本文阐述了“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与实施策略,从“分层次教学”的启示等方面阐述“分层次教学”教学法的概况.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实践

一、“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

“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适合学生的教学.因为学生的差异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所以教学也要分层次进行,以最大限度地开发与利用学生的差异,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分层次教学强调的是教师的“教”一定要去适应学生的学,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在学力和能力上的差异,在教学目标、内容、方式和评价上都要有所区别,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分层次教学将个体的认识差异与人的认知规律相结合,将学生的认识活动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制订相应的教学任务,进行因材施教、层层递进、面向全体、兼顾两头的教学方式,以达到逐渐缩小学生差距,达到提高整体素质的目的.这与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到的素质教育理念是不谋而合的.

二、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无论实施何种方式的教学,师生关系永远是先决条件.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基础.在分层次教学中,分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既不能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优越感或自卑感,又不能使学生在人格上产生疑问,因此,分层前的思想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基于对学生心理特点的把握,晓之以理:分层次教学的目的不是将人分成三六九等,而是为了通过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每个人提高成绩,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达到质量的整体优化.使学生从心理上真正接受与平衡后,良好的学习氛围自然就形成了.

(二)分层的过程要合情合理

分层的过程要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学习态度等综合指标进行分层.对分层后学生可能达到的水平有一个预估,再结合教材和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按照教学大纲所规定目标分为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将学生按照一定的比例,比如,2∶5∶3或者是3∶4∶3来划分为A、B、C三层,然后采用分层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为了保证比例的划分是合情合理的,对学生的分层一定要贯彻尊重学生这个原则.首先,教师要给学生讲好分层的目的与意义,师生之间进行商量,在认识上达成统一;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实事求是地评估自己,从而做出理性的选择;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首选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尽量尊重,实在有必要再做出调整,最后是公布分层结果.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贯彻分层原则

学生的层次划分好后,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依据教学大纲和历年考题,将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制订出合理的层次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关于教学目标的制订也是要分层次的,由浅到深依次是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简单综合应用和复杂综合应用.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的要求当然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学习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时,要求A组学生牢记公式,能直接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三角函数问题;B组学生要理解公式的推导,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比较综合的三角函数问题;而C组学生要会推导公式,可以灵活运用公式解决较复杂的三角函数问题.

(四)课前预习层次化

高中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相对较高,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这样的特点给学生明确的方法指导,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数学知识的预习.比如,高一预习的要求是让A层学生主动复习已学,新知识可以基本看懂,并尝试完成相应的练习题,不懂的内容要带着疑问听课;高二学生则要初步理解和掌握预习的内容,会参照定理、公式、例题的推演自行论证,并完成相应的练习题;高三时,学生必须能深刻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定理、公式可以主动推导,例题可以先行解答,能独立完成相应的习题,力求从理论和方法上消化预习内容,并能自觉帮助其他同学.

(五)课堂教学层次化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双边活动的积极程度是分层教学的关键,课堂教学要在保证教学目标完成的基础上使全体学生学有所获.在安排课时的时候,要以B层学生为基准,才能做到兼顾A、C两层,要注意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比例,不至于过于失衡.一些高深的难题,可以课下讲给C层的学生听,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向还是要遵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升的规律,目标要切实,层次落差不能过大.做到A层“吃得了”,B层“吃得好”,C层“吃得饱”.

(六)阶段考核层次化

一个阶段的知识学完后,可以安排一次考核,内容以教材习题为主,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考核,根据A、B、C三层学生的实际水平,拟出三层试卷,制订三层要求.就是在统考中,也可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如上次考50分的,这次考60分就算达标了.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检验,也可以帮助做下一次分层的依据,如果考核结果的变动比较大时,就可以再进行新一轮的分层,这样一来,学习好的会不断努力,学习差的也会奋起直追.全体学生就都有了前进的动力,潜能的挖掘和班级的优化就得以实现了.

【参考文献】

[1]叶永强.新课程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0):116-117.

[2]陆海琴.关于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理念的探讨[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2(04):16.

[3]邹小云.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深入思考与实践[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2):220.

猜你喜欢
分层次教学实践高中数学
实施分层次教学,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浅谈分层次教学在技师学院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生物分层次教学案例
提高线性代数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