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浮力》教学设计

2017-07-21 20:41郭玲
中学物理·初中 2017年7期
关键词:压强压力浮力

郭玲

摘要:教学设计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运用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中心、以过程为主线的教学策略,采用分析比较、逆向思维、扩展用途、联想等多种创造技法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现了回归物理教育本质的教学思想.

关键词:创造技法;浮力;压力;压强

1内容与学情分析

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浮起的物体受到浮力并结合前几节所学知識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来展开的.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浮力的研究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体现在它的实用性,由于浮力知识在工业、农业、国防等各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如船舶工业、农业上的盐水选种,气象上的探空气球、军事上的潜水艇等等.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教材,也是初中生走向社会的必备知识,因此把这块内容放在初中,并要求一次性过关,高中教学中不再重复.鉴于以前的教材把浮力安排在初二学习,不适合初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易造成初二学生的两极分化的事实,现行教材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大面积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的需要考虑,把浮力的内容放到初三教材中,具体安排为:先通过实验方法得出阿基米德原理,再运用演绎方法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和物体的浮沉条件,最后介绍浮沉条件的应用使所学知识具体化,这种处理方式比较符合初中学生的认识规律.

11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浮力应用的例子认识浮力的存在.

(2)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

(3)经历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12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①通过大量经验事实,认识浮力的存在.

②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 得出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2)教学难点:运用实验和分析的方法得出浮力的产生的原因.

2评价设计

(1)通过学生体验并借助多媒体课件从生活中熟悉的浮力应用的实例认识浮力的存在,检测目标1的达成;

(2)通过分析浮力实例中物体上下表面所受压力不同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检测目标2的达成;

(3)通过学生实验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过程,检测目标3的达成.

3教具

演示:铁块、弹簧测力计、水槽、烧杯、乒乓球、饮料瓶、水桶、大量筒、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分组:烧杯、水、浓盐水、细线、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上标有等距离的格)、空饮料瓶、水桶、金属块(体积相同的铝块和铜块)、橡皮泥等.

4教学过程

41创设情境,认识浮力的存在

生活应用:

乒乓球放在大量筒中,手伸不进去,如何轻松拿出来.

生:向量筒里倒水的办法.

在问题中,运用了转换法和头脑风暴这两种创造技法,通常首先想到的是用手去拿,但拿不到.学生类似的生活经历很多,会积极的去想通过水把球浮上来.同时也用到头脑风暴技法打破常规鼓励学生自由畅想,表扬肯定学生的想法,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同学们看到随着向烧杯中倒水乒乓浮上来了,什么力让乒乓球浮上来了?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应用了浮力.

展示图片:木筏、帆船、轮船、航空母舰、热气球等图片.(思考生活、生产中浮力的实例)

感受浮力:

利用实验桌上的物品,放入水中,感受浮力.(思考这些物体在水中都受到了浮力吗?)

师生交流并分析:下沉的物体是否受浮力?

组织学生实验:铁块在水中也受浮力

在问题中运用了设问法和移植法两种技法,通常学生感觉漂浮于水面的物体受到了水的浮力,但是沉底的物体就感觉没有受到浮力.通过设问技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积极的通过弹簧测力计拉着铁块在水中浸入的过程(如图1、2、3所示),浸没后,移植到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感受浮力的存在.锻炼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探究能力.

总结: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浮的力叫浮力.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利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F浮=G-F

演示实验:

观察液体对物体各个面的压力,(如图4、5所示)装置在液体中受到液体压力而引起的形变相同吗?

总结: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F浮=F向上-F向下

42科学探究影响浮力的因素

感受实验:

(1)把空矿泉水瓶缓缓按入水中越深,手的感觉有什么变化?

(2)把鸡蛋放入水中,然后向水慢慢中加盐,观察鸡蛋有什么变化?

总结:饮料瓶进入水中越深,浮力越大;鸡蛋在水中下沉,加盐后鸡蛋浮起来了.

思考浮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猜想:液体密度、进入液体体积、物体密度、物体形状等.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渗透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如:研究液体密度对浮力的影响时,将同一块金属块分别放到水中浸没和盐水中浸没,比较受到浮力的大小;

研究进入液体体积対浮力的影响时,将圆柱体(上标有等距离的格)用弹簧测力计拉着进入一格、2格、3格时比较受到浮力的大小;

研究物体密度対浮力的影响时,将体积形状相同的铜块和铝块分别放到水中,比较所受浮力的大小;

研究物体形状対浮力的影响时,将同一块橡皮泥捏成不同的形状分别放入水中,比较所受浮力的大小等.

学生实验:

(1)指导学生分工协作

(2)针对学生在不同的问题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

(3)指导学生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

汇报交流,得出研究结论:

在同种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与物体的形状无关,与物体的密度无关.

通过学生感受把鸡蛋放入水中,然后慢慢向水中加盐,观察鸡蛋有什么变化?用比较法认识液体密度对浮力的影响;将圆柱体(上标有等距离的格)用弹簧测力计拉着进入一格、2格、3格时比较受到浮力的大小,比较法感受浸入液体中体积对浮力的影响;将体积形状相同的铜块和铝块分别放到水中,比较所受浮力的大小,比较法感受物体体积对浮力的影响;将同一块橡皮泥捏成不同的形状分别放入水中,比较所受浮力的大小,比较法感受物体形状对浮力的影响等.同时通过希望点列举法:确定实验——列举希望点——制定实施细则.进行实验与收集处理数据.

43达标练习

(1)浸没在湖水中的物体,随着浸没深度的增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压强增大

B.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增大

C.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增大

D.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

答案:ABD

(2)质量相同的铁球和铝球,分别挂在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上,将两球同时浸没在水中.若挂铁球的示数变为F1,挂铝球的示数变为F2,则

A.F1>F2B.F1=F2

C.F1

答案:A

(3)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浮在液体表面上的物体才受到浮力

B 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施加竖直向上浮力

C 只要下沉的物体就不会受到浮力

D 浮力的方向不一定都是向上的

答案:B

(4)绳子的下端系着一个铁块,当铁块浸没在水中后剪断绳子,铁块下沉的过程中它受到的浮力将( ).

A 逐渐变大B 逐渐变小

C 保持不变D 变为零

答案:C

45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浮力的概念,并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了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结束语:大家在生活中是怎样具体应用浮力的呢?下节课再详细研究.

【板书】

浮力

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浮的力叫浮力.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影响浮力的因素

5教学设计思想

(1)教学设计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运用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中心、以过程为主线的教学策略,采用分析比较、逆向思维、扩展用途、联想等多种创造技法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现了回归物理教育本质的教学思想.

(2)教学设计遵循人类探究规律的过程,从学生初步感知浮力的存在到严密的实验探究浮力的影响因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层层递进,活泼而严谨.

(3)教学设计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关注了物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4)教学活动过程与即时评价有机整合,体现了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是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设计.

参考文献:

[1]段继扬.创造性教学通论[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10.

[2]王振宇.創新思维与发明技法[M].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8,1.

猜你喜欢
压强压力浮力
使两个均匀柱状体对地压强相等的方法探讨
浅谈对教师幸福感的认识
对液体压强三种容器问题的浅析
护理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物理知识
“压强”教学的四个优化
第十章浮力
探秘浮力
神奇的浮力
压强概念教学案例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