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故事广播在全媒体时代的变革与突围

2017-07-21 22:00赵玉珍
采写编 2017年3期
关键词:广播剧评书电台

赵玉珍

“新闻学的本质是故事”,这一新闻理念现在正得到包括广播在内的众多媒体同行的认同。来自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组织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当今年轻人的兴趣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电视普及、网络无处不在的情况下,受众更希望媒体能把他们带到故事中去。“讲故事”的写作手法让媒体中有具体的人、具体的情节,形象而不抽象,听众容易接受,更容易被打动。

随着媒体数量和形式的更加多样,受众对媒体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广播电台趋于专业化。故事广播目前已成为广播电台中独树一帜的专业电台,如何讲故事、讲好故事,是对故事广播提出的专业要求。当然,它也是吸引受众非常有效的方式之一。

一、故事广播的诞生和发展

我国最早的故事广播是廊坊电台长书频道,正式成立于2002年5月1日,主要播放各类评书故事。2005年3月27日,一个另类的故事广播——合肥故事广播正式开播,除了引人入胜的惊险、武侠、悬疑、爱情、惊竦等各类故事连播节目以外,还有多档故事综艺节目,“故事”作为节目的主线,当时在收听市场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作为中国西部首家故事广播——陕西故事广播以“故事立台”,以“讲述古今传奇、演绎精彩人生”为基本特色,向广大听众奉献一道丰盛的“故事盛宴”。随着专业化频率的不断发展,故事广播已成为广播频率专业化当中的一个重要形式,故事广播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在中华大地上,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拥有30多家。

二、目前故事广播的运作方式

目前,全国“故事广播”呈现三足鼎立的运作模式。

1. 有传统有实力的电台:以自办节目为主,有资源生产力的,如中央台、北京台、天津台、上海台、黑龙江台、鞍山台等等。

2.有能力有创新力的电台:以主办活动为主,自办、购买节目兼顾的,如合肥台、北京系列台(交通、文艺、新闻、故事)等。

3.有经营盘活力的电台:以自己特色购买节目,編排受众喜爱的节目,如广东台、廊坊台、抚顺台等,全国大部分是这样的情况。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电视剧跟着《小说连播》走,如《新星》《夜幕下的哈尔滨》《寻找回来的世界》《上海的早晨》《凯旋在子夜》《穆斯林的葬礼》《平凡的世界》《北京人在纽约》等等;到了九十年代,广播电视并驾齐驱,各领风骚。到了现在,《小说连播》却追随着电视剧走,如《贞观长歌》《新结婚时代》《闯关东》《北风那个吹》等等。

有一个北方的“故事广播”廊坊台,属于有经营头脑,根据自己地域特点来盘活评书节目的电台。廊坊电台是早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开播之前就以“评书广播”出现的故事电台,他们的节目常常被北京的出租车司机们锁定。节目设置的框架很简单便利:就是半小时评书,半小时医疗广告,很有规律,好搜寻。司机们可以根据需求,把中央台、北京台、廊坊台故事吸引力的程度来编排锁定自己一天想要听的节目。

可以说,只有几人办起的廊坊“评书广播”是全国大多数电台可以借鉴的一种运作模式,因为他们同样创造了社会经济双效益,他们的运作模式就是盘活、购买、编排听众喜爱的节目。

合肥电台最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专利权”意识, 2004年底他们向中央台文艺之声取经后,就向国家广电总局正式注册了“合肥故事广播”,被国家广播电视电影总局贺词中视为中国第一家“故事广播台”。

三、故事广播发展中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同质化现象凸显,缺乏优秀的节目来源。随着全国第一家故事广播电台——合肥故事广播的建立并取得巨大成功,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纷纷效仿。在短短的4年时间里,以故事广播为定位的电台频率就增加到了30多个,包括相当数量的省级电台都参与其中。然而,在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开设新频率后,很多电台频率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优秀的广播剧越来越难找了。故事广播相当于电视台的影视频道,一部好的电视剧可以对一个电视频道的收视率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样,对于故事广播来说也是一样。在故事广播中,节目主持人的作用被大幅度削弱,广播剧的选材和演绎者的水平直接决定了频率收听率的高低。可是,名家演绎的经典小说、评书数量毕竟有限。而且,不同于普通频率的小说连播节目每天只需要准备半小时到一小时的节目。故事广播每天每一套广播剧的节目时间一般都在2个小时左右甚至更长,而且每天必须准备2—3套不同题材的广播剧。因此,故事广播对广播剧目的消耗速度是惊人的。普通频率需要2—3个月才能播完的广播剧,对故事广播来说也许半个月就放完了。此外,由于广播具有本地化收听的特征,听众在收听广播剧的时候也会更加倾向于收听本地名家的本地方言演绎,导致故事广播的选材范围更为狭窄。很多故事广播在开播一两年后就会尴尬地发现,节目消耗的速度远远高于节目制作的速度,只能选择重播。这样,频率的影响力一落千丈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二)和听众缺乏互动交流,忠诚度低。传统意义上的小说连载、评书等节目的主要播出模式都是采取“我播你听”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听众都是被动接受节目的信息,使得听众的参与感大幅降低,从而大大降低了听众对节目或者频率的忠诚度。即使精彩的故事引起了听众的共鸣,但苦于无法及时交流,听众不能畅快淋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心情,节目收听效果自然受到影响。长此以往,受众对节目的认可度和忠诚度必然下降。前面说过,故事广播的收听率很大程度取决于播出的广播剧的题材与演绎者。主持人的作用在故事广播中被降到了最低。听众跟电台主持人之间的沟通更是近乎于零。在强调广播主持人与听众互动的今天,弱化主持人的作用无疑是把听众往竞争对手那里赶。而且,就像电视连续剧,每一套广播剧的受众不一样,即使同一个听众群体,对广播剧题材的爱好也不一样,也许某个故事的广播剧的听众群体,在换一个故事后就会分道扬镳。因此,每次新旧广播剧的更替,都会对故事广播的听众群体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受众定位较窄,不利于频率的广告拓展。由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对于高端的听众群体来说,所承受的工作压力更大、业余时间则是更少、娱乐方式也更为多样化,能长时间收听广播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因此,让这类人群每天连续花一小时到两小时去听一套广播剧,而且还必须每天收听,明显是不现实的。能有这种空闲时间的听众群体只能是个体户、离退休人员、家庭主妇等空闲时间比较多的中低端人群。在实际调研中,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故事广播大部分听众群体属于以25岁以上人群为主,其中50—69岁年龄段的中老年听众对故事广播的偏好程度最高。

四、拓展思路,拓宽视野,让故事广播讲好故事

(一)和戏曲娱乐广播相结合,走综艺频率的路线。我们知道,传统的广播剧播出模式是“我播你听”,节目和听众的互动基本没有。这种模式弱化了主持人的作用,大大降低了新旧广播剧交替时听众的忠诚度。但如果要改变这种模式,又会改变广播剧的固有特征,导致节目变质。戏曲类节目和娱乐类节目则不一样,主持人在这些节目中,可以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而且听众的参与程度也相对较高。但娱乐节目和戏曲类节目在争取听众连续收听的效果上要弱于广播剧。此外,戏曲娱乐类频率的听众群体和故事广播的听众群体也比较接近。前文说过,故事广播的主要收听群体是50—69岁的中老年人,他们对戏曲的爱好明显高于40岁以下的年轻人,而且,这部分听众的参与度,由于他们对戏曲的爱好而非常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故事广播和听众互动性较差的不足。所以,这几种类型节目的综合播出刚好可以做到互为补充,达到听众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而广播剧播出次数的减少,也有利于舒缓故事广播对广播剧的需求压力,使频率有精力去创作或者寻找更优秀的节目。而数据也显示,走综合路线的故事广播的受众群体要比走纯故事路线的故事广播更为宽广。

(二)充分发挥故事广播在弘扬文化方面的作用。曾有专家说,故事广播在电台的各个频率中是最有文化的频率,也最能在文化的普及方面做出贡献。各种文学典籍、名著以及现当代文学,都可以通过故事广播以评书、相聲、小品、戏曲等各种方式加以弘扬。比如:新疆电台故事广播从2007年开播以来,就通过单田芳的评书、《好书抢先听》、《水磨书场》、《文化中国》等各类书场,让听众通过生动的故事内容,了解了不少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广播是想象的艺术,讲故事应该是广播的强项,广播没有画面,更容易使听众展开丰富的想象。相对于其他媒体,伴随性是广播的最大优势,因此,只要节目的内容能够符合高端听众的品位以及收听习惯,故事广播在高端人群中开拓市场也并不是一件难事。当然,相对于走综合路线的故事广播,走纯故事路线的故事广播对节目质量与节目编排有更高的要求。但是一旦成功,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也是巨大的,因为这种成功是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

(三)尝试跨媒体发展,使节目资源利用最大化。目前,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兴起,广播的资源已经不局限于那一台小小的收音机了。网络广播的出现,使广播的覆盖不再局限于发射塔的发射范围,而是延伸到了全国,甚至国外。理论上,只要网络覆盖到的地方,都可能存在广播听众。此外,网络上无穷无尽的资源,也为故事广播提供了大量的节目素材。大量的网络文学、笑话以及音频视频,都可以为故事广播的节目创作所利用。除了广播以外,电视上也有大量的节目资源可以供故事广播利用,比如央视的《百家讲坛》、全纪实频道的《文化中国》等节目都很适合在广播里播出,目前,新疆电台故事广播就在播出《文化中国》。对故事广播而言,内容是节目的灵魂,创新是节目发展的原动力。在这个基础上,全国各地的故事广播可以建立同盟,把各自的节目资源整合起来,建立节目仓库,充分共享。

新疆电台故事广播,目前已经和全国的各故事广播联动,建立了部分节目共享库,各个台都有自制的小说,一般都以剧目交换的形式播出各自的原创剧目,不但节约了经费,又在资源上进行了充分共享,避免节目播出一次,永久入库的尴尬现象。而其中最优秀的节目,还可以出光碟,出书刊,办故事会、故事杂志,把故事送上网、手机终端、电话平台等,从而扩大资源覆盖面,提高资源利用率。

(四)突出地方特色,拓展故事广播产业链。每个地方都有地域特色,尤其是新疆地区,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地域特色,它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听众一般对离自己比较近的事情感兴趣。故事广播有很多优秀播音员、主持人资源,对自己身边的作品有生动的理解,讲的又是百姓身边的故事,自然对听众的吸引力比较大。另外,我们提到了弘扬文化的职责,在自制小说的播出过程中,对本地区、本民族文化不但是一种宣传、更是一种解读和引领。同时还会吸引一部分高端听众参与其中。对故事广播在更广阔领域的探索,开出一条通道。

新疆电台故事广播自制的小说《白豆白麦》《金隅》等在本台播出的收听率有大幅度上涨,在中国广播小说研究会的评奖中均获全国小说类一等奖,可谓名利双收。

只要你的心里时刻充满了对故事的好奇和探索,纵然目前在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下,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处境比较尴尬和艰难,但广播所具有的伴随性和与人产生的心灵共鸣,是其它媒体所不能取代的,因此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只要故事广播全方位深度挖掘其精髓——故事,让它以独特的感染力把故事讲到听众“爱不释耳”的程度,故事广播依然能在众多媒体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作者系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故事广播综合部主任)

猜你喜欢
广播剧评书电台
鼹鼠电台
耳朵里的声音大戏:新中国广播剧风雨历程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成果推介·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广播剧音乐研究成果简介
中国曲协评书艺术委员会在渝举办系列活动
2018中国广播剧年会在辽宁丹东召开
To Be Continued
网络评书,能否让评书重新繁荣
旧时王谢堂前燕,于今将往何处飞?
台湾地下电台为何屡禁不绝
荔枝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