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的南京美丽乡村建设探析

2017-07-21 02:34:33江歆悦
上海农村经济 2017年7期
关键词:示范村供给美丽

■江歆悦 张 荣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的南京美丽乡村建设探析

■江歆悦 张 荣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启动了“三农”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为农业农村转型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也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新的动能。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推进的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要从提高美丽乡村供给质量出发,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有效供给,用改革的办法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更好地满足各方主体由“量”的需求向“质”的需求转变,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逐步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本文立足南京实际,将美丽乡村建设置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进行思考,总结已经取得的经验和成效、剖析仍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进一步打造南京特色的“强富美高”美丽乡村提出对策建议。

一、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特点及取得的成效

自2013年以来,南京市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全区域、全要素、全过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都市美丽乡村、农民幸福家园,美丽乡村已成为南京精美的城市名片和彰显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品牌。

(一)注重统筹规划建设,全域连片分类打造

党的十八大后,率先提出打造“美丽中国示范城市”,成立了市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确立了空间优化形态美、村社宜居生态美、绿色发展生产美、创业富民生活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五美”建设标准,并出台了《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纲要》、《南京市“十三五”时期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文件。在整合省市各类资金的基础上,逐年加大财政扶持力度,2016年市本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达到3.2亿元,为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组织、制度、政策、资金等全方位保障。在此前提下,分示范村、特色村、宜居村三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注重“三生”统筹,着力打造精品;特色村重在培育特色产业,彰显特色文化,打造特色风貌;宜居村重在提升人居环境和公共设施配套完善。坚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区域、全要素、全过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市已建成市级以上示范村及特色村203个、宜居村100个,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区1800多平方公里。

(二)注重村庄环境整治,着力改善人居环境

将环境整治与生态创建有机结合,广泛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着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气净的魅力乡村。依托山形水势,保护田园风光,维护村庄肌理,避免大拆大建,重点对村庄人居环境进行宜居化、生态化、景观化改造提升,突出特色村口、便民活动场所、污水处理设施、垃圾收运体系、村规民约等“五个一”工程建设,加快实施村庄道路、污水设施、杆线下地、游客接待中心、公共厕所、停车场、公交站点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对农家门户庭院、外墙立面进行特色风貌改造,更加突出江南风情和农村气息。农村环境得到彻底改变,示范村林木覆盖率达到50%,处处白墙黛瓦、碧水蓝天、鸟语花香,显现出整洁的村容村貌、优美的田园风光。江宁黄龙岘、六合长江渔村等10个示范村获得中国最具魅力休闲乡村称号,江宁大塘金、高淳国际慢城获得中国最美田园称号,江宁周村、溧水傅家边等4个示范村获得中国最美村镇称号。

(三)注重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农村新型业态

做好美丽乡村+特色产业文章,推动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有效地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和效益提升。一是农业功能得到拓展。农村原有单一的农业种植业结构开始逐步向综合性业态转变,种植业、农产品深加工、休闲游乐、现代“互联网+”等产业项目互为资源、功能互补。傅家边山凹村、涧东村与周边草莓产业互促共融,采完草莓之后品尝农家乐,顺便带走一些农副产品馈赠亲友,带动了周边5000亩草莓基地及青梅、梨、草鸡蛋等农产品销售,常常供不应求。二是休闲旅游蓬勃兴起。完善农庄、农园的休闲旅游功能,举办各具特色的节庆活动,浦口雨发、六合巴布洛、江宁大生农业科技文化园、高淳武家嘴农业生态科技园等一批园区已成为三产融合的典范,南京农业嘉年华、高淳国际慢城金花旅游节、江宁横溪西瓜节等成为远近闻名的休闲农业品牌。三是农家乐产业发展迅速。建成姚徐老街、大山村、大泉人家等市级农家乐专业村38个,餐位超过4万个,农家乐经营户户均年收入超25万元。横溪街道石塘社区前后石塘共有180户人家,已开农家乐113家,节假日游客爆满,带动了蔬菜、食材、餐具、包装等相关配套的发展。四是新型业态初具特色。积极培育美丽乡村+家庭农场+健康怡养+休闲度假等新型业态,鼓励利用闲置宅院发展乡村民宿,溧水石山下发展乡居酒店,江宁汤家家开发温泉乡宿,乡伴苏家打造乡村文旅等等。目前全市已发展精品民宿200余家,床位超过3000个。

(四)注重文化挖掘传承,坚持留住乡愁记忆

突出传统文化挖掘,开展乡村特色资源普查,加大乡土文化和建筑遗存的发掘、整理和保护,塑造富有浓郁地方特色、具有广泛群众基础、深受农民喜爱的文化品牌,大部分示范村都拥有自己特定的文化符号和标识。江宁区杨柳村恢复了明清建筑九十九间半的格局,浦口候冲村利用知青文化唤起了人们的记忆,高淳漆桥古村落的仁义思维和家国情怀,被央视《记住乡愁》第三季重点推介。突出农耕文化延续,高淳的“跳五猖”、浦口的“手狮舞”、江宁的“梅龙鼓韵”等乡土文化重新焕发活力,民俗馆中的旧犁耙、老纺车让大人小孩流连忘返。大力弘扬现代文化,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开展“道德讲堂”、“美丽家庭”创建、文明户评比和“美在乡村”原创作品汇演等活动,精心建设一批村史馆,让农村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二、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近年来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由于美丽乡村建设包含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完善、城乡资源共享、现代管理理念介入等核心内容,涉及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供给侧”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和实效。对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和各方主体的多样化需求,南京市的美丽乡村建设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质量供给有待提升,示范引领亟需突出

南京是典型的大城市大农村格局,市民对美丽乡村的需求旺盛,诉求更高。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南京市美丽乡村涌现出江宁“金花”系列、浦口“珍珠”系列、六合“茉莉”系列、栖霞“水韵”系列等一大批精品乡村,供给数量稳中有升,但像南宁“美丽南方”、无锡“田园东方”、南昌绿谷那样规模较大、内容丰富、项目较多的美丽乡村景区还很欠缺。现有美丽乡村总体供给质量不够高,建设重点不突出,示范村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缺乏吸引消费的美丽乡村“拳头”产品,有的村庄游客一走而过,存在少数村庄非节假日人气不足、节假日又接待能力不够的现象,美丽乡村建设亟需提档升级。

二是经营模式仍显单一,产业供给尚需强化

目前南京的部分美丽乡村仅局限于“卖风景”“栽盆景”上,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度不高,美丽乡村经营模式比较单一;部分美丽乡村虽有产业承载,但产业供给结构单调,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较大,普遍缺乏个性独具的特色产业支撑。“美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产品供给大多是初级产品,精特优的品牌农副产品供给不足;乡村休闲旅游服务供给品质不高,缺乏必要的组织策划和宣传引导;乡村新型业态发展滞缓,普遍仅停留在简单的吃住游,深层次、高效益、多样化的新业态亟待挖掘拓展。

三是乡土魅力彰显不够,文化供给仍需发掘

部分创建村存在景观城市化现象,缺乏浓厚的传统乡土文化和质朴的乡村生活风貌;一些人造景观盲目效仿,区域特点不明显,主题不鲜明,丧失了农村原有的质朴美、个性美;民居改造出新简单相似,缺乏本土特色设计,造成百村一面、千房一貌。此外,部分创建村只重视基础设施、景观环境的打造,忽视了村庄文化的整理挖掘和构想,导致村庄没有“灵魂”、景点缺失“故事”,大部分美丽乡村都缺乏旧地重游及相互推介的吸引力。

四是过分依赖行政推进,投入机制还需创新

除溧水石山下等少数村由民资占大头兴建外,其他创建村都是由各级政府合力筹资打造,民营资本缺失投资介入的空间和动力,难以形成供求自我平衡的良性循环投资机制。加上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原有基础好、实力强的村庄已基本打造完成,今后美丽乡村创建更多的面临村级经济弱、创建难度大、资金需求多等困难,更需进一步创新投入供给结构,加快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民资为主体的投入机制。

五是环境卫生问题反弹,长效管护更需加强

部分示范村基础设施出现重建轻管、权责模糊、管理主体缺位、破损失管失修等突出问题,在绿化、美化、亮化、污水处理、垃圾处置等方面缺乏长效管护,杂草返生、河塘返污、垃圾散落、绿地占用、污水漫溢等环卫问题回潮,环境供给质量大打折扣。有的地方虽然创建点整洁干净,但非创建区仍然存在脏乱差现象,村庄长效管护机制亟待健全完善,农民群众的主体意识、整体素质需要提高加强。

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推进南京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运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维建设美丽乡村,就是要围绕“强富美高”新南京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规律、满足需求的生态和谐理念,更大范围整合资源要素,更大力度支持农村发展,实现城乡一体、资源共享、服务均等的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平衡,进而促进美丽乡村“天蓝、地绿、人和”与“富裕、美丽、幸福”的高度统一,加快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美丽乡村升级版。

(一)突出重点,彰显美丽乡村建设特色

美丽乡村建设如果广泛覆盖、平均用力,很难塑造美丽乡村亮点精品、很难形成南京区域特色。建议突出建设重点,牵住美丽乡村建设的“牛鼻子”,按照《南京市“十三五”时期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在实现覆盖50%以上规划布点村的基础上,整合各方资源要素,调整美丽乡村供给结构,因地制宜打造重点示范村宜居、宜业、宜游、宜文、宜养等特色功能,全方位、综合性、高质量塑造几个特色鲜明、亮点突出、极具影响力的重点示范村。借鉴无锡田园东方模式,整合若干规划布点村,结合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重点打造一批集田园社区、休闲旅游、现代农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加强重点区块、示范区带和示范村的建设,串点成线、以点扩面,不断放大品牌效应,着力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辐射面和影响力。

(二)融合产业,强化美丽乡村建设支撑

立足需求,创新供给,把产业作为美丽乡村的发展支撑,注重三次产业与美丽乡村建设的高度融合,切实增强美丽乡村的吸引力。拓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功能,推动美丽乡村示范村、农业生态园区、生态景观等有机融合,发展美丽乡村+特色产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休闲旅游等新型业态,形成多业态融合发展的乡村产业新格局。引导发展具有本地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培育打造美丽乡村“一村一业”“一村一品”。充分利用农村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乡村文化,运用信息化服务平台,将传统农耕逐步提升到创意农业、农业观光、农事体验、养生养老、特色农庄、乡情民宿等,着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建设一批风景依托型、产业带动型、生态度假型、文化体验型的美丽乡村示范村,实现由单一的乡村观光向乡村观光、休闲度假、会议聚会、健康养老等多功能并重转变。

(三)整塑文化,增添美丽乡村建设魅力

文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软实力和精气神,美丽乡村建设融入生动的文化元素就等于赋予了活的灵魂,具有其他要素供给无法取代的作用。一是要挖掘历史文化。对村庄的历史文化遗存进行详尽普查,制定明确的保护计划;对具有乡土风貌特征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开发,尽可能放大地域文化符号,赋予村庄鲜明的历史文化特色。二是要传承传统文化。除继续传承农耕文化外,要加强整理非物质文化,鼓励健康的民间典型风俗、节事活动等,对传统民间艺人和乡村能工巧匠进行有效保护,传承发展其特殊技艺。三是要弘扬现代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融入现代农业、科普教育、“互联网+”等现代文化元素,引领美丽乡村新时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正能量,树立美丽乡村新风尚。建议在今后的示范村建设审核中,要将是否具有文化元素作为考评指标重点考量,极力打造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当代田园乡村。

(四)聚集人气,增强美丽乡村建设活力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创建“美丽”,更要经营“美丽”。要以人为本,将美丽乡村打造成市民休闲旅游、农民增收致富的精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力求消费者“玩得好,留得住,肯消费,能回头”。一要加强宣传推介。发挥主流媒体的宣传作用,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介进行宣传,扩大全市美丽乡村的知晓度,渲染美丽乡村的可游性。二要强化旅游服务。按照美丽乡村的季节性、功能性、区域性特点,打造包装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并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制定出不同的旅游攻略,为市民组团游、自驾游提供必要参考。鼓励有条件的美丽乡村成立旅游服务公司,主动引导对接游客的服务需求。三要深挖消费潜力。美丽乡村建设要根据潜在的消费群体合理布点、重点打造,依托南京周边大学城、工业园区、新市镇人口聚集,在完善功能、强化服务、彰显特色的基础上,尽可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消费观光。

(五)创新机制,凝聚美丽乡村建设合力

美丽乡村建设要坚持党政主导、部门协作、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努力形成美丽乡村建设强大合力。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各级各部门要强化责任,加强资金监管,形成管理规范、运转有序的资金投入管理保障机制;加强项目监管,建立项目建设全程督查机制;强化督查考核,健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目标专项督查考评体系。二是坚持多元投入。建立完善“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有效调动市场和社会力量投入,鼓励各地拿出一部分市场前景好、盈利空间大、参与度强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采取PPP等方式支持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建设。三是加强长效管护。发挥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长效管理机制,加大为民服务经费的补贴力度,加强村庄道路、绿化亮化、污水处理、垃圾处置、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等设施配套和环境卫生整治,让农民群众共享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增加幸福感。四是注重群众参与。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村规民约等自制制度,保障农民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培育引导农民形成良好的素质,激发农民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管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者单位: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南京市统筹城乡发展研究所)

猜你喜欢
示范村供给美丽
打造高品质流翔高钙对比示范村
今日农业(2021年4期)2021-06-09 07:00:00
贵州将建10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1-03 11:39:20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群众(2016年10期)2016-10-14 10:49:58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当代经济(2016年26期)2016-06-15 20:27:17
薄山村:“问题村”蜕变为“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