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华
【摘要】本文分析了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现状和不足,从学生就业和培养人才的角度出发, 探讨了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 构建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体系的基本原则, 并且详细提出了商务英语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建议。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学体系;构建
商务英语人才是现阶段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需要的一线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现就商务英语现状、培养目标的确定、教学体系所遵循的原则及教学体系建构方面做一些粗浅分析和建议。
一、商务英语专业开设及商务英语教学的现状
由于目前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快速,外向型经济的不稳定性以及现阶段我国就业压力的增大,该专业的毕业生在某种程度上还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国际商务活动的要求,而且,受传统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办学模式的影响,教学管理者和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上仍然存在着问题和偏差,致使商务英语专业不符合专业教学理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人才培养规格不明确。2)人才培养方案仍沿袭普通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的现象,课程设置基本上为原普通大专课程的翻版。3)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健全。4)教学内容不符合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5)缺乏与企业界合作,在调整和设置专业时,缺乏市场调研,不能准确把握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6)教学范围较窄,仅限于英语专科教学,对英语专业本科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基本没有覆盖。7)商务英语师资力量非常薄弱,英语课程,商务英语课程以及国贸专业教师匮乏,教学软件建设基本没有。种种问题的存在导致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他们既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也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商务操作能力的要求。
鉴于此,商务英语专业要想办成真正的符合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教育理念,具有完善的商务英语教学体系,从而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商务英语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必须进行多方位、深层次的教育教学改革。
二、确定适合社会需求的培养目标
商务英语人才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是既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又懂国际商务知识同时又具备商务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专门外语人才。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首先要强调“需要”,即以“服务为宗旨”,人才的培养要适应和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专门外语人才的需要;其次,要突出“职业”,即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商务运作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商务活动操作能力;第三是强调“高等”,即确保学生具有高等教育层次的文化理论水平和技术应用能力。根据培养目标的定位以及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规格。
三、构建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体系的原则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政策,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商务英语教学特点,在构建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㈠注重学科发展的稳定性与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相结合的原则。商务英语教育要以服务经济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这就决定了商务英语专业设置要满足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课程设置时,要在充分认识本专业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既要注重学科发展的相对稳定性,更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课程的设置要以职业岗位对人才能力的要求为基础。
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建立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促进,强化课内训练,将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语言技能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初步建立了由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组成的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㈢语言应用能力与商务操作能力并重的原则。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人才既应具备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又应具备必需的商务知识和商务操作技能,这一目标决定了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所体现的特殊性。
㈣坚持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精心组织教学,加强课内实训,建立校内商务英语模拟实训室;同时,注重调动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积极性,组织商务模拟等活动,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将校内的教学延伸到校外,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构建一个多维度、立体式的教学模式。
㈤改革创新的原则。未来社会的职业岗位是一个动态概念,其岗位能力要求的内涵也是不断变化、不断丰富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对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动态的管理,在充分的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适时地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進行改革,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四、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理念及由此而确定的培养目标,应对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课时分配、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安排上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建构一个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㈠理论教学体系。应根据该专业设计的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商务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结构应由三个部分组成: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商务专业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要求以掌握业务知识为目标,强调实用性,这样使得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既具有对外贸易和商务活动中的语言运用能力,又了解商务知识,很好地满足了市场对跨学科的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
㈡实践教学体系。应围绕如何达到所要求的商务英语人才职业能力,初步建立商务英语专业相对独立的由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组成的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基本技能包括语言基本技能和商务操作基本技能,技能培养由主干课程实践部分完成,主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和国际商务基本操作技能。英语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绝大多数课程可以采取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授课模式,融讲解和操练为一体。专业技能包括专业应用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主要通过课内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和一系列外贸实践课来完成,综合能力的训练主要由毕业实习来完成。毕业生在掌握上述前两个层次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到有关单位参加实际工作实习,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工作中与所学专业有关的问题。在整个的实践教学体系中,英语语言技能和商务操作技能相互渗透并贯穿始终,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逐次递进,互为交叉,互相渗透,促进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五、结语
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有明确的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根据市场需要不断调整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拓宽的办学途径和优化的教学资源以及教师队伍,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探讨,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商务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任秋会等,用高职教育理念构建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
[2]纪淑军,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3)
[3]宋梅梅,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改革与建设[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
[4]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5]林伦伦,郑国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