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女性形象塑造
——评《商务印书馆与中国现代女性启蒙》

2017-07-20 05:32:40韩亚楠
中国出版 2017年19期
关键词:商务印书馆办刊刊物

□文│韩亚楠

中国现代女性形象塑造是一个宏大的议题,无论是从提高女性社会地位或是从唤醒女性自我觉醒来看,都有广阔的研究空间。王鑫的《商务印书馆与中国现代女性启蒙》(商务印书馆2016年12月出版)选取商务印书馆的《妇女杂志》作深入剖析,从“启蒙与改良”“颠覆与重建”“生活与都市化”等角度,系统梳理《妇女杂志》不同阶段创办理念及其对当时女性形象塑造的作用,对中国现代女性的形象塑造进行叩问。

第一,书中充分肯定《妇女杂志》早期主张的做好新式“贤妻良母”办刊模式,将“微小新知”作为该杂志对女性形象塑造的缘起。创刊于1915年的《妇女杂志》,办刊理念发端新文化运动,期刊主张女性从身边事做起,通过改变自我从而顺应时代发展。刊物初创阶段对妇女旧有的思维方式进行启蒙、改良。康德曾经说过:“家庭乃是社会之缩影,事实上,家庭是具有自发维持能力的最小社会。”该刊主张妇女应成为具有现代常识的‘新贤妻良母’——让妇女从育儿、持家等细节开始改变,即将中国传统生活模式与西洋方式相结合,以“微小新知”为起点,以新式家庭推动整个社会的改变。

第二,书中彰显《妇女杂志》将“新女性”意识引入现代中国,认定该杂志初步完成了对中国现代女性的袪昧。书中将“颠覆与重建”视为《妇女杂志》对现代中国女性形塑的最具感召力阶段。在主编章锡琛的带领下,《妇女杂志》转为“新女性”的舆论阵地,将该刊推向女性杂志“第一把椅子”。此时,该刊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展开“‘新性别伦理’问题的讨论”,呈现出女性面临的最尖锐问题并提出建议。此时的《妇女杂志》认为妇女问题不应局限于家庭,应上升到人类社会,从“人”的角度对女性需求加以诠释。这与伍尔夫的“成为自己”十分相似,二者都要求女性成为不同于男性的独立存在。该刊鼎盛时期开展的“新性道德”讨论获社会积极回应,这对女性拥抱新思想、现代妇女自我塑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该书创新之处在于发掘杜就田任主编时征文稿件的价值。《妇女杂志》征文的文稿,留下了大量还原时代现场的“物证”,这是该书挖掘出的重要内容。杜就田先生任主编后,由于他本人是摄影师,其办刊物重视“摩登女郎”的视觉化呈现。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是亚洲“摩登”中心,女性呈现出特有的时代魅力。在杜先生主办刊物期间,很多图片广告在《妇女杂志》出现,如相机、洋唱片机广告……杜先生办刊特色是以图片的视觉化呈现为主,这是既往学者研究的重点且多止步于此。该书对杜主编办刊特色提出新见解,著者认为杜主编阶段的《妇女杂志》将大量征文刊登在自己的刊物上,还原了当时女性读者对自我现状的认识,保留了即时文化现场,意义重大。征文作者多为女性,她们将自己觉醒后的苦闷准确表达出来、很好地展示出当时的文化横切面;她们将觉醒后却找不到出路的女性的真实生活样态加以映照、留存。该书认为这些保存下来的征文极具研究价值,其现实意义超出主编预设,对后人研究当时妇女的思想与形塑提供了原生态样本。该议题仍具有深入研究价值,期待著者将同时期、同类型刊物加以梳理,再出新作。

猜你喜欢
商务印书馆办刊刊物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刊物贺词
飞天(2020年10期)2020-10-26 02:23:39
系列刊物介绍
中国外汇(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06
论蒙古语内部期刊办刊难题及解决方法
商务印书馆120年
全国新书目(2017年3期)2017-04-17 01:49:08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1949年以前商务印书馆股东财产权分析
我最喜欢的刊物
快乐语文(2016年29期)2016-02-28 09:03:34
坚持开门办刊,讲好行业故事
商务印书馆
全国新书目(2014年7期)2014-09-19 18: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