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互通模式,实现信息共享
——“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平台建设总体思路

2017-07-19 10:48国冬梅王玉娟
中国生态文明 2017年3期
关键词:服务平台一带一带一路

□ 国冬梅 王玉娟

开启互通模式,实现信息共享
——“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平台建设总体思路

□ 国冬梅 王玉娟

在今年5月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我们将设立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这是同各国加强创新合作,加强生态环保合作的重要举措。

环 保 部 已 于 2016 年 9 月启动了“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门户网站。2016 年 11 月 24 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要求,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并将“一带一路”信息共享与决策平台建设列入“十三五”国家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重大工程。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要求,在对前期工作和业务需求整体调研基础上,我们初步提出“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总体思路。

一、“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有哪些作用?

平台旨在为“一带一路”“五通”建设提供环保信息服务、保障和支撑,全面推动环境保护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

(一)通过平台宣传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促进“民心相通”

“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各国热烈响应和支持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是最受关注的问题。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中国政府明确表示在投资贸易中要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中国环保部积极制定《环境保护部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战略规划〉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生态环保信息共享、对外投资项目环境风险防范和决策支持平台”的要求。

“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项目的提出和建设,一方面向沿线国家再次表明我共建绿色丝绸之路的决心和务实态度,解除其他国家顾虑,进一步夯实民意基础,展示我负责任大国形象;另一方面可以借此宣传我生态文明理念和建设成就,讲好中国的生态文明故事,实现“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的“民心相通”。

(二)依托平台开展国际间对话与交流,加强“政策沟通”

习近平在论述“五通”模式时,将“在政策和法律上为区域经济融合开绿灯”的政策沟通列在首位,认为这是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基础和保障。

“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项目明显增多。据商务部数字,2014 年前 11个月,我国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和执行金 额 分 别 为 106.1 亿美 元 和 80.5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22.3%和 31.5%。然而,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风险状况,并没有随着项目的增多而有根本好转。很多中企是顶着风险、迎着机遇走出国门的,在经常受到歧视、不公平政策待遇的情况下艰难拓展,很多重大项目因此成本攀升,甚至导致失败。实践证明,如不能进行前期政策沟通、建立互信,既无法实现合作共赢、互利互惠,更无法形成以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的定位,首先就是政策沟通平台。通过平台建设,一是共享各国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互相了解政策信息,实现对环保、法律、土地、税收、社保等方面的政策标准的全面了解;二是通过开展政策对话与交流,增强互信,求同存异,消除一些带有歧视和不公平的政策,为我国企业走出去铺平道路;三是为各国决策者、政策执行者和研究者提供平台和渠道,以充分了解彼此利益需求,建立共识后开展务实项目合作。

(三)集成基础环境信息,分析环境影响,支持绿色“设施联通”

基础设施在“一带一路”建设和发展中具有先导性作用,“设施联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设施联通”的本质内涵,是打破各国基础设施之间的障碍,疏通基础设施的理路和脉络,建立便利化和通畅化的“基础设施高速公路”。

“一带一路”设施联通的首要难题是规划,其次就是监管。依托“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一是为基础设施建设前期规划设计提供社会、经济、地形、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底层数据支持,开发环境影响空间分析模块和系统,为合理规划提供依据;二是借助平台下的遥感监测业务系统,为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潜在的环境影响提供前期支持和后期监管保障。

“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

(四)集成环境政策和标准,服务“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

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屡遭挫折。从中缅密松大坝工程、莱比唐铜矿项目,到中泰“高铁换大米”计划、科伦坡港口项目,种种失败案例敲响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警钟。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海外资产结构多元化的趋势日益清晰,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规模将会长期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建设覆盖了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非以及欧洲若干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居多,上述地区也是当今世界地区安全热点问题较为集中、地缘政治矛盾比较复杂的地区,这为企业对外投资带来很大的风险,这就要求中国企业提高海外投资风险防范能力。

依托“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下对外投资环境风险防范及决策支持系统,一是建立起对外投资项目库和典型案例库,为政府监管和决策提供参考;二是建立起沿线重点国家国别、环境本底数据库,以利于企业整体了解国家基本情况;三是建立重点国家重点行业市场准入要求数据库,包括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产品质量要求、准入门槛等各方面内容,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决策支持。

二、“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总体框架

(一)依托合作机制,获取海量数据,建设基础软硬件环境

一是以现有合作机制和经济走廊为依托,分步骤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在全面实施“上海合作组织环保信息共享平台”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上合组织框架下的环保信息共享建设,并以此为模式,借鉴先进国际经验,分别针对“一带”北线、中线、东南线三个方向,“一路”西线、南线两个方向沿线重要合作机制,重点围绕中巴、孟中印缅、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等经济走廊相关国家开展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并逐步建成“一带一路”环境信息共享平台。

二是引入大数据、云服务等先进信息技术,对共享平台进行整体构架。例如,采用 RFID 技术、传感器等物联网底层传感技术,实现多源、异构数据信息的实时采集;在海量数据处理方面,实现海量异构数据的融合转换、数据云存储、数据实时分析及环保数据挖掘等;引入云桌面从根本上保障数据存储安全,作为数据运营的基础。

三是做好平台的软硬件基础环境建设。基于这个平台的国际性特征,建立适用的基础环境及基本设施保障,包括网络环境、安全环境、软硬件设备、保障基地等,从而保障该平台建设的安全性、稳定性、畅通性。

(二)围绕业务需求,搭建“一带一路”环保决策支持系统

一是调查和识别“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主要环境风险,建立跨国界水体综合管理支持系统、“一带一路”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评估等决策、对外投资与环境保护决策平台,为政府管理跨国界环境影响、支持和监管重大跨国界基础设施、企业对外投资等提供风险评估和管理依据,并为外交谈判提供服务支撑。

二是建立“一带一路”环保产业与教育培训平台建设,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对话、产业技术交流与合作,并逐渐实现环保产业发展的信息与知识共享,在推动相关国家完善其环保产业市场的政策、制度以及相关标准的同时,强化中国制度、标准的嵌入,为我国环保产业“走出去”创造良好的商业环境。

(三)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和自愿”原则,务实推动平台建设

一是平台建设需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商、共建、共享,并坚持“自愿原则”,优先在有强烈意愿的国家建设分平台,成熟一个,建设一个。

二是平台建设过程中要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要让相关国家从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空间技术发展、环境管理效率提高等方面获得切实获得收益,并愿意学习、借鉴和在自己国家推广。

三是平台建设要边建边用,要在建设过程中总结经验,逐步建立合作模式,逐步形成以我为主的建设标准。

三、如何更好地建设这一平台?

(一)积极推动建立各国共建共享机制,争取纳入领导人会议文件。将重点依托东盟、上海合作组织、亚信、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组织、中阿、中非等区域合作机制以及中俄、中哈、中欧等双边环保合作机制,以中国-东盟(上海合作组织)环境保护合作中心为重要技术支撑,依据自愿原则,建议在外交部的支持下,通过签订协议或纳入领导人机制相关会议文件等方式,建立起官方合作机制。

(二)优先启动“一带一路”沿线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根据“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需要,定期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境外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估,一方面为“一带一路”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提供数据信息支持,另一方面有利于沿线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综合决策,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提供服务与支持。

(三)结合国际数据库和国内大数据建设,开发决策支持平台。根据“一带一路”总体要求,需要了解国外相关国家和区域的环境要求和基础环境信息,需要收集整理国际组织和相关机构以及沿线各国的发展战略规划、生态环境信息、基础地理信息、贸易和投资信息、法规标准等。

从国内跨部门信息共享角度来看,根据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的总体规划和战略部署要求,针对我国“一带一路”发展要求,环保部需要掌握来自国家测绘局、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国家气象局、工信部、商务部等部门的区域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土地利用和土地规划数据、重点区域建设规划数据、社会经济和人口数据、气象和气候资料、产业发展及布局数据、贸易与投资、法人信息数据等,并就环境总体发展规划、生态环境状况、环境监管及评价等进行信息共享,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合理布局产业、最大限度减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支持国家实施生态环保“黑名单”制度,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生态环境安全保障,避免因生态环保问题影响“五通”进程,避免影响国家形象。

(四)建议开辟专项经费支持,保障平台建设的可持续性。

一是建议争取在“丝路基金”里分设“绿色丝路”基金,重点支持领导人环保合作倡议的落实,开展“一带一路”沿线环境综合信息调查和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有序推动重点国别、重点项目的开展和实施。

二是建议亚洲基础设施银行、金砖国家银行以及亚洲专项资金、海上合作基金、南南合作基金等加强对环保工程项目、环保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政策咨询、能力建设等项目的支持。

三是建议商务部加大环保外援资金投入力度,优先支持海外分平台建设,并借助环境保护部财政资金、丝路基金以及企业资金等,采用PPP模式,推动我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环保务实合作。

老挝首都万象的老挝一号通信卫星地面站

猜你喜欢
服务平台一带一带一路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江苏省一体化在线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高速公路伴随式信息服务平台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