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对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促进

2017-07-18 08:44董晓
现代交际 2017年13期
关键词:促进作用心理健康教育

董晓

摘要:当代大学生面对社会变革和竞争压力产生了诸多心理问题,而高职生作为其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存在的问题更为显著,高职生的管理与教育都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与革新。本文将浅析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为实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B8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3-0108-01

随着全国职业教育浪潮的兴起,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年末,全国高职院校达到1327所,招生33798万人,占当年高校招生总数的469%,比2013年增长了58%,是十二五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全国高职在校生达到10066万人,占全国高校在校生总人数的40%。社会的变革与发展给予高职学生更多的挑战与压力,他们作为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有别于本科类的高校学生,其教育管理工作成为难题,若通过对其特点进行分析,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来促进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应不失为一种途径。

一、当前高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自卑与失落心理

高职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差,学习习惯不佳,经常会出现厌学情绪。加之,目前社会对于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的认可度并不太高,家长们大都只是抱着孩子学门手艺的心态。这些均导致学生感觉不到大学生活的归属感,缺乏自我身份认同,易产生自卑与失落情绪。

2.焦虑、困惑心理

高职学生多来自教育资源贫瘠的偏远地方,多为低收入家庭或是贫困家庭学生,同时又抱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但往往由于其理论基础过差,或是专业课程知识过难,现实效果达不到其心中的预期效果,导致他们容易变得焦虑、困惑,最后形成厌学、混日子的心态。

3.孤独心理

高职学生多为当年高中时成绩较差的学生,多是当年的边缘化学生,慢慢地他们养成了不喜欢与他人主动交流的习惯。来到大学的开放环境中,反而让他们手足无措,许多学生只跟寝室里的一两个学生交流,甚至就是自己对着手机或是电脑来度过大学三年。他们虽然生活在集体中,但却会感到孤独。

4.逆反心理

高职学生的父母大都生活在偏远地区或是农村地区,自身受教育程度不高,孩子的家庭教育往往采用的就是打骂,或者就是让爷爷奶奶管教,自己在外打工。由于缺失家庭温暖、父母关爱,导致许多学生在接受高校老师管理时常常出现逆反心理。

二、心理健康教育对其教育管理工作的影响

高职生作为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他们是以培养可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但是其与大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目标是一致的。许多人都认为高职生文化理论基础差,上那些公共基础课无用,同时许多学生和其家长也认为来高职学校就是为学门技术,以后好找工作。这些偏颇的认识都是有悖于高校大学生培养要求的,我们的教育管理工作要围绕着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这是需要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基础才能实现的,心理健康教育正是开启思政工作的钥匙。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正常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所以在教育管理中秉承人与人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分析其思想行为的本源,无疑是新时期下强化高职生思政工作的关键,进而促进高职生教育管理工作。

三、心理健康教育对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促进

1.加强谈心谈话有利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

高职生教育管理工作不仅仅是管理学生和调动学生积极活动,更多应该是主动了解学生的自身情况,因材施教,做好引导工作。高职生本身就缺乏自信,重专业课轻文化课,忽视自身其他的发展机会,不愿意主动成长。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理念,积极开展谈心谈话,努力去探寻每一个学生的长处与优点,帮助他们勇敢展示出来,引导他们主动成长,实现多样化的成长,让他们从成长中得到快乐,激发其主动性、积极性,进而發挥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

2.调动学生积极性,强化学生自我教育管理

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本理念,在教育管理中不断激发学生潜能,实现多元化发展,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利用学生活动和学生组织两个有力抓手,不断培养学生主动性,调动其积极性,强化教师引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突出其个性,拥有个性的成长。辅导员或是其他学管工作者,应给予高职生更多的自我空间,而不是运用教条式的规范,帮助高职生思想认识更加清晰,个性目标更加明确,不能以同一目标来要求所有学生。合理辅助每一位学生制订其发展计划,定期督促并且给予反馈,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激发其自我成长,自我管理。

3.有利于教育管理者的身心健康,从而保障工作正常开展

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首先自身要身心健康,才能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高职学生自律性较差,普遍问题较多,教育效果不明显,这会导致教育管理工作者重复投入过多,缺乏成就感,容易性格烦躁,工作主动性降低。所以高职学院的教育管理工作者更需要有健康的身心,积极乐观地对待工作,为学生做出表率,这样我们的教育管理工作才能切实落实。反之,我们的学生逐渐变得积极乐观,那么麻烦老师的问题就会越少,老师们将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提升自己,享受生活。综上即可说明,只有身心健康的教育管理工作者,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李海莲.心理健康教育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促进[J].中国成人教育,2011(22).

[2]杨红英,王益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模式思考[J].教科协论坛,2012(7).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促进作用心理健康教育
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对化学工业的促进作用探究
OBTL模式下形成性评估在高职高专医学英语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冬奥会对张家口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发展策略
论分享经济对农业物流改革的促进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基于创新发展提升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的策略研究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企业文化对党建政工的促进作用解析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