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文献计量分析Δ

2017-07-18 12:04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404120
中国药房 2017年17期
关键词:黄褐斑发文参考文献

张 薇,胡 波,易 铭,郑 波(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4120)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文献计量分析Δ

张 薇*,胡 波,易 铭,郑 波#(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4120)

目的:了解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研究概况,为黄褐斑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检索工具,以“黄褐斑”为主题词,检索2003年1月-2012年12月治疗方案为中医药疗法的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文献按照其年发文量、刊载期刊、研究机构、文献类型、引用参考文献、他引次数、基金资助和省市分布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005-2012年,该类文献呈缓慢增长趋势;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期刊中,仅《中国美容医学》为非中医药类期刊,且排名第1位;发文量排名前7位的研究机构以中医药院校为主,其次为中医院;文献类型以个案报告、治疗前后对比研究和分组对照研究为主,其中分组对照研究类文献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引用的参考文献以中文文献为主;他引次数10次以上的共82篇,最高的单篇他引次数达47次;获基金资助的仅11篇(占3.15%);文献作者单位分布于我国32个省(市、自治区),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结论:黄褐斑的中医药治疗逐渐受到重视,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存在不足,可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探索黄褐斑的中医病理机制和缩短病程的治疗方法。

中医药;黄褐斑;文献计量分析

黄褐斑是一种获得性面部色素代谢异常的对称性皮肤病,呈淡褐色或深褐色的色素斑点或边界清楚的斑片,患者无明显的自发症状[1]。现代医学理论认为黄褐斑发生的可能机制与女性内分泌功能紊乱、慢性疾病和日晒程度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均会造成皮肤黑色素细胞功能亢进导致黑色素生成量增多,皮肤组织中自由基比例增高,细胞功能退化[2]。黄褐斑的治疗采用口服药物和激光外治为主要手段。口服药物以氨甲环酸、谷胱甘肽、维生素C和维生素E为主,疗效较好,但药物治疗疗程长;激光治疗则容易反复[3-4]。中医关于黄褐斑最早的论述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该病的病因为冲任失调、肝气郁滞、肾阴亏损、脾胃阴虚等,病机为气血失和、经脉不通、瘀血阻滞、气血不能上荣于面[5]。中医理论认为黄褐斑与肝、脾、肾功能相关,治疗以中药方剂内服、外敷及针灸治疗等为主,疗效显著[6]。邱均平等[7]的研究指出,文献计量学作为情报科学研究的主流,体现了当代学科定量化的趋势,有助于研究人员分析相关研究领域的国际、国内情况并作全面了解。鉴于黄褐斑作为常见的损美性疾病,是目前中医药研究领域的一项热点,因此笔者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借助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为黄褐斑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数据源。文献纳入标准:(1)主题词设置为“黄褐斑”;(2)治疗方案为中医药疗法;(3)文献发表时间为2003年1月—2012年12月。排除标准:内容重复的文献。对检索得到的所有文献按照年发文量、刊载期刊、研究机构、文献类型、引用参考文献、他引次数、基金资助和省市分布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2 结果

在上述数据库中检索得到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349篇。笔者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如下。

2.1 文献年发文量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文献年发文量见图1。由图1可见,相关文献的发文量于2003年达统计年份的最高值(61篇),于2005年达统计年份的最低值(21篇),之后整体呈增长趋势,但增幅较缓。

图1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文献年发文量Fig 1 The amount of published literatures about TCM for chloasma

2.2 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期刊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文献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期刊分布见表1。由表1可见,排名前10位的期刊刊载的中医药治疗黄褐斑文献共103篇,占检索得到文献的29.51%(103/349)。10种上榜期刊中,仅《中国美容医学》为非中医药类期刊,可见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文献主要发表在中医药类期刊。

2.3 发文量排名前7位的研究机构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文献发文量排名前7位(由于并列排第8位的研究机构较多,故只统计前7位)的研究机构分布见表2。由表2可见,发文量排名前7位的研究机构以中医药院校为主,共发文35篇,占排名前7位研究机构发文总量的81.40%(35/43);其次为中医院,发文8篇(占18.60%)。可见,中医药院校为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主要研究机构。其中,发文量较多的为成都中医药大学(11篇)、南京中医药大学(8篇)和广州中医药大学(6篇)。

2.4 文献类型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文献类型分布见表3。由表3可见,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文献以个案报告、治疗前后对比研究和分组对照研究为主。分组对照研究类文献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治疗前后对比研究类文献波动不大,个案报告类文献整体呈下降趋势。可见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研究设计的规范性和科学性逐步提高。

表1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文献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期刊分布Tab 1 Distribution of top 10 journals in the list of publication amount of the literatures about TCM for chloasma

表2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文献发文量排名前7位的研究机构分布Tab 2 Distribution of top 7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 the list of publication amount of the literatures about TCM for chloasma

表3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文献类型分布(篇)Tab 3 Distribution of literature types about TCM for chloasma(piece)

2.5 文献引用参考文献分布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349篇文献共引用参考文献2 543篇,其中中文参考文献2 379篇(占93.55%)、外文参考文献164篇(占6.45%)。

2.6 他引次数排名前10位的中文文献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文献他引次数在10次以上的共82篇,20次以上的共17篇,最高的单篇他引次数达47次。文献他引次数排名前10位的中文文献分布见表4。

表4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文献他引次数排名前10位的中文文献分布Tab 4 Distribution of top 10 Chinese literatures about TCM for chloasma in the list of other periodical citation times

2.7 文献基金资助情况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349篇文献中获基金资助的11篇(占3.15%)。其中,获国家级科研基金资助的仅2篇,获省部级科研基金资助的3篇,获市级科研基金资助的6篇。可见,该类研究获基金资助较少,研究经费的不足可能是制约该类研究深入发展的因素之一。

2.8 发文量排名前11位的省市分布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349篇文献的第一作者单位分布于我国32个省(市、自治区)。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文献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省市分布见表5。由表5可见,江苏(40篇)和广东(25篇)等省市医药治疗黄褐斑的发文量居国内前列。

表5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文献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省市分布Tab 5 Distribution of top 10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the list of publication amount of the literatures about TCM for chloasma

3 讨论

文献的年发文量可描述某一研究主题的基本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8]。通过对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文献进行统计发现,从2005年开始,相关研究整体呈缓慢增长趋势,说明该项研究逐渐成为我国中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受到医务工作者的重视[9]。上述文献刊载期刊分布情况显示,检索出的文献有4.87%刊载于《中国美容医学杂志》,发文量排名第1位,该杂志也是唯一的非中医药类期刊。可见,黄褐斑作为医学美容和皮肤科的常见疾病,获取其治疗信息的重要来源除了专业的中医药期刊外,更倾向于专业性较强的医学美容或皮肤科类期刊。按布拉德福定律,《中国美容医学杂志》即为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研究领域的核心区[10]。中医药治疗黄褐斑在中医药院校受到的关注度较高,其次为中医院,提示其研究集中在理论研究,可以中医药院校为核心,带动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文献类型可以反映出该研究领域发展的成熟程度[11]。本研究显示,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文献虽呈现出以个案报告为主的现象,但其整体呈下降趋势,而较科学的分组对照研究呈逐年增长趋势。但是,笔者发现分组对照研究中较多文献仅简单描述随机分组的方法,研究设计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客观地反映作者的科学态度和文献信息资源的来源。本研究检索的文献中的参考文献以中文为主。他引次数最多的文献研究的内容为黄褐斑的病因和病机,再次说明该领域以理论研究居多。他引次数排名前10位的文献发表年限以2005-2008年为主,这可能与文献发表时间、研究层次或研究思路的变更等有关[12]。文献受基金资助的情况可客观地反映该研究领域所获得的资金支持和被重视程度[13]。本研究纳入文献中获基金资助的仅占3.15%,这可能也是限制其研究深入发展的一个原因。另外,349篇文献作者的单位分布于我国32个省(市、自治区),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明显较少,提示该研究的活跃程度可能与当地的科研环境、经济条件等存在较大的相关性。

随着对黄褐斑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知识的累积,其中医药治疗定会展现出明显的优势,成为黄褐斑临床治疗不可或缺的方案。但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存在不足,可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探索黄褐斑的中医病理机制和缩短病程的治疗方法。此外,本研究纳入的文献较少,分析尚不够全面、深入,尚需完善。

[1]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黄褐斑和白癜风的诊疗标准:2010年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0,43(6):373.

[2] Choi YK,Rho YK,Yoo KH,et al.Effects of vitamin C vs. multivitamin on melanogenesis:comparative study in vitro and in vivo[J].Int J Dermatol,2010,49(2):218-226.

[3] 吴溯帆,石杭燕,陈永,等.口服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8,19(2):106-110.

[4] 颜敏.光子嫩肤术联合谷胱甘肽治疗黄褐斑32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31):102-103.

[5] 刘娟.探析桃红四物合加味六味地黄汤加减对黄褐斑治疗有效性的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8):18-19.

[6] 沈晶,周利,周秀莉,等.中医药疗法治疗护理黄褐斑[J].湖北中医杂志,2014,36(2):57.

[7] 邱均平,段宇锋,陈敬全,等.我国文献计量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科学学研究,2003,21(2):143-148.

[8] 彭艳,王少丽,白宇宁,等.近24年国内外中医药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文献计量学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8(16):168-171.

[9] 邱均平.信息计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45-55.

[10] 王斯琪,邓文萍.针灸治未病的文献计量学分析与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30(10):2124-2130.

[11] 黄维茜.1994-2005年我国嗜细胞瘤文献计量分析[J].重庆医学,2007,36(12):1661-1663.

[12] 杨谨成,贾贝,陈伟,等.化疗药物引起血糖变化的文献计量分析[J].中国药房,2016,27(11):1561-1564.

[13] 查先进,曹晨.近20年我国信息资源配置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20):6-10.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loasma

ZHANG Wei,HU Bo,YI Ming,ZHENG Bo(Chongqing Three Gorges Medical College,Chongqing 40412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tud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in the treatment of chloasma,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and study of chloasma.METHODS:Retrieved from CBM,Wanfang database,CNKI and VIP,using“chloasma”as subject,the literatures of TCM therapy were collected during Jan.2003-Dec.2012.Bibliometric method was adopted to analyze included literatures statistically in respects of publication amount,periodicals,research institution,literature types,citing references,other periodicals citatien times,fund support,distribution of provinces and cities.RESULTS:During 2005-2012,the amount of the literatures increased slowly.Among top 10 journals in the list of publication amount,only 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Medicine was not TCM journal and took up the first place.Among top 7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 the list of publication amount,TCM colleges took up predominant place,followed by TCM hospitals.The types of the literatures were mainly case report,contrastive study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group-divided control study;the amount of group-divided control studies increased gradually year by year.The references cited were mainly English literatures.There were 82 literatures which were cited by other periodicals more than 10 times;the highest time of other periodical citation per literature was 47 times;only 11 literatures were supported by fund.The institutions of literatures authors were distributed in 32 provinces,citi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of China,mainly in the eastern coastal areas.CONCLUSIONS: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ing paid to TCM therapy for chloasma,but the scope and depth of the studies were inadequate.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odern medicine,we can explore the pathological TCM mechanism and the treatment method of shortening the course of diseas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loasma;Bibliometric analysis

R986

A

1001-0408(2017)17-2422-04

2016-08-31

2017-05-09)

(编辑:陶婷婷)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苗圃工程项目(No.2013mpxz20)

*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针灸推拿、中医美容的临床与教学。电话:023-58567086。E-mail:494539245@qq.com

#通信作者: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消化系统疾病和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电话:023-58567086。E-mail:zhengbo20042004@163. com

DOI10.6039/j.issn.1001-0408.2017.17.33

猜你喜欢
黄褐斑发文参考文献
Q开关1064nm激光联合光子嫩肤治疗黄褐斑效果观察
82例女性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The Muted Lover and the Singing Poet:Ekphrasis and Gender in the Canzoniere*
黄褐斑的病因与治疗专栏
Study on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γ—aminobutyric acid and its receptors
The Review of the Studies of Trilingual Education in inghai
标本兼治黄褐斑1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