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升
(山西大同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0)
◀运动人体科学与应用心理学
1985—2010年藏族学生体质变化趋势的性别差异分析
高 升
(山西大同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0)
以1985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的17岁藏族城市男女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体质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分析,为今后改善藏族男女生体质健康的差异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数据来源于1985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的《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研究结论:藏族男生的身高和立定跳远成绩的增长趋势明显高于女生,而藏族女生的BMI向标准值变化的趋势和男生基本一致,但比男生更接近标准值。此外,藏族男女生在肺活量体重指数上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且男生下降趋势高于女生;而藏族男女生在50米跑成绩上,均出现了显著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一致。 关键词:藏族;学生;体质;变化趋势;性别差异
根据2010年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藏族人口为541.6万,在少数民族中人口排名第九。同时西藏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政治环境,因而受到了国内以及国际的广泛关注,卫生部及部分专家均对西藏人民的体质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与研究。此外,藏族人民的生活区域较为偏僻,使得其思想道德、风俗习惯等方面均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保留,但是一些不良文化传统的残留对这个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1]。因此,有必要对不同性别的藏族学生进行体质测试,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分析,探究当地男女生的体质变化趋势的差异。
通过查阅近年来大量国内外藏族学生体质方面的文献,发现大部分的文献都是关于藏族学生整体体质的状况与变化趋势和藏族与其他民族学生体质的比较分析。如王成等人认为我国高校中藏族大学生的身体发育状况要优于汉族大学生,但藏族大学生的超重比例要高于汉族大学生[2]。兰宝森等人认为汉族大学生的身高、肺活量和立定跳远都要高于藏族大学生,而藏族女大学生的体重、BMI和坐位体前屈要明显强于汉族女大学生[3]。张世威等人认为塔吉克族学生在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上都优于汉族学生,但两者的耐力素质都要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4]。尹小俭等人认为藏族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健康态度等水平与体质健康水平成正相关[5]。
本研究以1985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的17岁藏族城市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25年的《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中的数据,对17岁藏族男女生的体质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分析,为今后改善藏族男女生体质健康的差异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1985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的17岁藏族城市男女学生,数据来源于1985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的《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6-9]。选择17岁的男女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男女生的体质生长趋势趋于平缓,基本达到了稳定状态。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
2.1 藏族男女学生身体形态的变化趋势比较分析
身高和体重作为身体形态的两个重要指标,身高主要受先天遗传、后天营养、体育锻炼、生活环境等影响,其中遗传的影响最大,其遗传度为0.75~0.92。相对于身高,体重受遗传影响较小,其遗传度仅为0.42~0.63,受后天因素影响较大。
从图1可以看出,25年间,藏族男女学生的身高均呈现增长趋势,说明改革开放后,我国藏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整体提高了。在25年间,男生身高增长4.8cm,女生身高增长0.7cm。但是“重男轻女”的思想依然没有消除,所以使得男生优先获得了更好的成长环境,而女生的成长环境变化不大。其中,男生身高增长峰值出现在1985-1995区间,一共增长了3.4cm,第二次增长峰值在2000-2005区间,共增长1.1cm;女生身高增长峰值出现在1995-2000区间。在剩下的时间区间里,女性身高基本上没有变化。
图1 25年间藏族男女学生身高变化趋势图
此外,为了进一步探究藏族男女学生的肥胖状况,我们对其身体质量指数(BMI)进行了比较与分析,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从图3可以看出,藏族男生的BMI值在1985-2000区间一直处于偏瘦状态边缘,直到2005年后,才增长到19.5,回到了正常范围。但也有一个乐观的方面,那就是藏族男生的BMI在一直不断地接近并最终达到了正常值。整体看来,25年间,藏族女生的BMI明显优于男生,且一直都处于正常范围内,并逐年递增。究其原因,与藏族男女的分工有密切关系。在藏族的生活区域,妇女是农业生产的主力,藏族女生从10多岁时就要开始逐渐地承担起家务,最终导致了藏族女生的BMI要明显优于男生。
图2 25年间藏族男女学生体重变化趋势图
图3 25年间藏族男女学生身体质量指数变化趋势图
2.2 藏族男女学生身体机能的变化趋势比较分析
肺活量是指个体在一次最大吸气后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是反映人体呼吸系统机能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理论研究表明,男女在肺活量这一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肺活量明显大于女生[10]。同时,肺活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身高、体重、胸围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到了成人阶段,身高的影响逐渐减弱,体重成为影响肺活量的主要因素[2]。为了避免体重的影响,我们采用肺活量体重指数来作为评定呼吸机能的有效指标,肺活量体重指数=肺活量(ml)/体重(kg)。从图4可以看出,25年间,藏族男生的肺活量体重指数始终大于女生,且在此期间藏族男女生的肺活量体重指数均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但下降幅度差异不大,男生下降24ml/kg,女生下降17ml/kg,男生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女生。总的来看,藏族男女学生的肺活量体重指数均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中的良好等级[11]。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但是身体活动明显减少,体重不断增加。图2显示,在1985-2010区间,男生体重增长5.3kg,女生体重增长1.7kg,最终导致近年来藏族男女大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持续下降。
图4 25年间藏族男女生肺活量体重指数变化趋势对比
2.3 藏族男女学生身体素质的变化趋势比较分析
身体素质也称身体适应性,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协调、平衡等机能的总称,是人体各器官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12]。速度素质是身体素质评价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速度素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到17岁后男女的速度素质增长变慢,这也是我们选择了17岁的男女学生作为比较对象的原因之一。在这里,我们将50米跑成绩作为评定速度素质的指标。图5的数据显示,25年间,藏族男女生的50米跑成绩均提高了0.5秒,增长趋势基本一
致。而在1985—1995区间,藏族女生50米跑成绩增长趋势提高了0.7秒,藏族男生仅仅提高了0.4秒,女生增长趋势明显高于男生。但1995—2005区间,藏族女生50米跑成绩增长趋势降低了0.5秒,而男生的50秒成绩没有发生变化。
图5 25年间藏族男女生50米跑成绩变化趋势图
图6 25年间藏族男女生立定跳远成绩变化趋势图
立定跳远主要是用来测定受试者下肢肌肉的力量和爆发力。图6的数据表明,25年间,藏族男女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均明显增长,男生的增长量为17.8cm,女生增长量为3cm,男生的增长量是女生的5.9倍。其中,藏族男女生的立定跳远增长峰值均出现在2000-2005区间,而下降峰值均出现在2005-2010区间。为此,我们有必要提高藏族女生练习身体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不断地开拓创新,丰富提高身体素质的体育项目,对藏族女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表1 17岁学生各项指标评价标准
注:数据来源于《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
1)在身高和立定跳远成绩方面,藏族男生的增长速度高于女生。由于当地“重男轻女”思想的残留,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在藏族家庭里面获得优越的饮食条件以及成长环境。女性在社会生活中不仅和男性一样上班赚钱,她们还承担了生育的重任,并且打理家务也是他们的主要职责之一,她们是社会与家庭中的中流砥柱。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女性得不到平等的生存环境,必然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长久发展。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校急待加强对男女平等的宣传力度,不断改善女孩成长环境,为她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2)由于当地男女生的生长环境和分工不同,藏族男生BMI低于女生,处于偏瘦边缘,但两者BMI的变化趋势一致,都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另外,两者的50米跑成绩也都在不断提高,并且男生达到了及格水平,而女生处在及格边缘。因此,建议家庭和学校应该适当改善藏族男生的饮食,增加活动量,如:家庭可以选择让男生也承担一部分家务劳动,学校应该通过增加活动强度较大的足篮排等项目的课程,适当地增加体育课上男生的活动量,从而提高其身体质量指数。另外,学校应该在体育课上为藏族女生设计一些包含抗阻练习的体育活动,如连续蛙跳、击掌俯卧撑等。
3)在肺活量体重指数和50米跑成绩上,藏族男女生都出现了显著的下降,藏族男生肺活量体重指数的下降幅度要高于女生,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5年间藏族男女生的肺活量体重指数从良好一直降低到不合格。因此,建议学校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藏族男女生的身体素质。
[1] 丹珠昂奔.藏族文化散论[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93:53-65.
[2] 王成,李勇杰,史儒林.藏族、汉族大学生体质状况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7):946-953.
[3] 兰宝森,尹小俭,李世昌,徐明,王国栋.藏汉大学生生活习惯和体质健康的比较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29(4):85-89.
[4] 张世威,郝文亭,张雅玲.我国藏族与塔吉克族学生身体素质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2,48(5):92-99.
[5] 尹小俭,孙辉,李玉强.藏族大学生生活习惯与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体育学刊,2010,17(9):72-74.
[6]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1996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335-378.
[7]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13-732.
[8]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49-693.
[9]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531-711.
[10] 聂俊雄.湖南省学生1995年和2000年肺活量抽样调查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4,5(3):188-190.
[1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7-48.
[12] 孙庆祝.体育测量与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54-155.
Analysis of Sex Differences in Physique Change Trend of Tibetan Students
GAO Sheng
(Departmet of P.E., Datong University,Datong 037000,China)
Taking 17-year-old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of Tibetan cities in 1985,2000,2005and 2010 as the object of the study, the study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ir constitutional changing trends. The study will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physical health differences of Tibetan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in the future. The research data is from Research Report on Physical Fitness and Health of Chinese Students in 1985,1995,2000,2005 and 2010.Reasearch methods: Documentary,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Logical analysis.Research conclusions: growth trend of height and standing long jump scores of Tibetan boy is clearly higher than that of girls, while changing trends of Tibetan girls' BMI to standard values were basically identical to boys', but closer to the the standard value than boys'. In addition, both Tibetan men and women showed clear downward trends in vital capacity and BMI, and the downward trend in boys was higher than girls'; while Tibetan boys and girls showed significant upward trends in the 50-meter race results, and the rise level were consistent. Key words:tibetan; students; physique; change trends; sex differences
2017-05-01;
2017-06-04
大同大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2016Q19)。
高升(1990-),男,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与健康。
G804.49
A
1672-1365(2017)03-005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