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有信仰”与当前中国社会信仰建设

2017-07-18 11:47毕瑛涛
观察与思考 2017年4期
关键词:信仰建设

毕瑛涛

“人民有信仰”与当前中国社会信仰建设

毕瑛涛

开展对习近平“人民有信仰”命题的讨论,无疑具有积极而长远的意义。客观地讲,中国的国民性在现阶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和提升,但是另一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开展对全体人民群众的信仰建设,具有多重积极而实质性的功能:有利于凝聚社会共识,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有利于切实解决国家认同感,缓解国家认同感的压力;有利于真正传承中国文化,延续中华文化的血脉;有利于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贡献。现阶段中国信仰建设内容的核心和关键性是:认同并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定并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认识并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可并笃行中华文明与文化。开展对全体人民的信仰建设的举措应当是:旗帜鲜明地唱好主旋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重视家庭建设和作用;重视先进代表和楷模人物的引领;重视信仰建设的绩效推广推介。

习近平 信仰建设 命题 讨论

作者毕瑛涛,男,中共四川省达州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国防部国家国防教育师资库首批入库专家(达州 635000)。

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①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早在2015年2月底,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的讲话中就提出了“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的重要观点,并认为,实现中国梦,需要“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 。②习近平:《锲而不舍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人民日报》2015年2月28日。显然,这是一个全新的具有指导性价值的命题。在当前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条件下,开展对“人民有信仰”命题的讨论,无疑具有积极而长远的意义。

一、社会的均衡与有序发展离不开信仰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整个中国社会、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了明显而革命性的变化。党对自身执政过程也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总结和清理。从井冈山红军时期、川陕革命根据地时期、陕甘宁边区、晋察冀根据地、东北解放区时期,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执政历史,中国共产党均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回溯。不仅如此,对最近若干年中国国民性的变化发展也展开了认真分析和研判。客观地讲,中国的国民性在现阶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和提升,但是另一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分析起来集中体现在几个方面:

重物质轻精神,金钱至上。视金钱为万能、物质利益第一的现象不是个别;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就有一切、物质实惠就是一切的信念不是个别;轻视个人精神追求、坚守自己精神家园被视为异类另类。

重个人轻集体,个人第一。将个人利益极端化、认为个人作用决定一切的信奉者不是个别;孤立地看待个人奋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时有发生;轻视团结的力量、否定集体主义、弱化虚化团队精神的现象不断出现。

重关系轻规则,特权当道。热衷于拉圈子、“交朋友”、拜老乡、结亲家的人不是个别;喜欢张罗开战友会、同学会、校友会的人不断增加;尊重法律规则、敬畏法律规则、运用法律规则的人不是普遍。

重臆断轻事实,历史虚无。近些年来,对“狼牙山五壮士”、白求恩、刘胡兰、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等红色革命历史人物的所谓“反思”、非议、评说、质疑时有发生,几乎“众口一词般地”要“推翻”从前的定论。

重西方轻本土,盲目崇外。若干年以来,社会上言必称西方、全盘西化的现象时有发生;一切以西方的观点、标准、生活方式为膜拜;中华文化本体被不断弱化,事实上因中国的传统文化出现了断层,直接导致了文化自信危机。

上述现象的发生或者出现,原因是复杂的。根本原因是整个中国社会转型没有完全到位,经济发展与社会其他方面没有真正实现均衡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早期社会阶段经济发展一枝独秀时曾经深刻地指出:“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275页。显然,早期资本主义时期非均衡发展的历史教训是深刻的。在当前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仅仅是获取了经济发展的成果,而其他社会发展失衡失序并非协调、并非和谐,也必然会导致社会发展的失衡失序反过来颠覆经济发展的成果。历史告诉人们:只有整个社会的均衡发展、有序发展才可以真正持久性地支撑起经济发展的成果。其均衡发展、有序发展自然离不开全社会的信仰建设。

二、信仰建设具有多重积极而实质性的意义

积极认真、扎实而卓有成效地开展对全体人民群众的信仰建设,具有多重积极而实质性的意义。

开展全社会人民群众的信仰建设,有利于凝聚社会共识,助推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同志曾经指出:“一个民族只有自强,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自立。”①范长龙:《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而努力奋斗》,《求是》,2015年第15期。习近平同志提到的“自强、自立”毫无疑问地是建立在整个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坚定的、一致性的信仰之上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旗帜,是全民族共同的奋斗目标,是激励和召唤一切又一切、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伟大号角,自然应当被全民族、全体中国人民所珍视、认同和接受。然而,必须承认,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历了30多年,已经让几代中国人受益,国家也积累起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财富。但是,市场经济下每一个人又事实上成为了利益主体,人与人之间因为利益差异化导致个体差异化。这种个体之间的差异化反过来又因为市场经济的不断向纵深发展而进一步扩大化。利益差异化、个体差异化必然导致思想多元化、差异化,必然影响社会共识的迅速形成,必然增加社会共识形成过程中的摩擦系数。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全社会的共识。中国梦既是国家、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没有每一个中国人的积极参与,无法真正实现中国梦。要切实让每一个中国人参与到实现中国梦的奋斗过程中,必须真正凝聚起全社会的共识。要实现这一个目标,唯有积极主动地开展全社会的信仰建设。正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早在1926年就指出的:要“坚决地破除往昔中国人民普遍‘不谈政治’的现象”②《陈云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在当前,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共同奋斗是最大的政治,也是最大的信仰。

积极开展全社会的信仰建设,有利于切实解决国家认同感,缓解国家认同感的客观压力。平心而论,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举世瞩目。虽然不同民族之间的宗教信仰、生活方式、文化差异性明显,但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国家层面的认同感问题总体解决得比较好。然而,毋庸讳言,国家认同感领域还是存在着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例如,“中华民族”这一概念1901年才由著名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一文中首次提出。1907年梁启超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进一步指出:“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③《两会春秋》,《人民政协报》2015年3月6日。梁启超提出的这一概念,首先是在学者中间逐渐为人接受并推崇。著名学者杨度对“中华民族”概念进一步进行了诠释。1907年杨度在《金铁万能说》一文中认为,中华民族与其说是一个种族融合体,不如看着是一个文化共同体。五四运动以后,“中华民族”的概念进一步被强化,真正为全社会所接受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不管怎么样,这个伟大而重要的概念迄今为止诞生才仅仅100余年,时间较短,这就是中国国家认同感的客观现实局限性之一。另一个文化现象也值得关注,比如春节。经过长时间的历史融合,中国现阶段56个民族中一大半要过春节,但是还有一部分是崇奉春节的。春节本身作为一种文化和民俗,其影响力、凝聚力无法估算。从这个角度观察,央视“春晚”的民族凝聚力作用不可轻易忽视。通过分析不难看出,加强全社会的信仰建设,超越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形成对多民族国家的真正共识与认同,对真正解决国家认同感,缓解国家认同感的客观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开展全社会的信仰建设,无疑有利于真正传承中国文化,延续中华文化的血脉。习近平同志强调的“人民有信仰”,必然包括对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信仰。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④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3月28日。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四个自信”,其本质上都会归到文化自信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国家层面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全部是具有文化的价值特征的规定。既有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要求,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素和根本要素,还有中国传统文化和全人类共同文化结晶的因子。就“四个自信”而言,其核心和难点无疑是理论自信。因为只有真正的理论自信,才可以科学地阐释和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具体制度,才可以科学而有说服力地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辉煌成就,才可以清晰并有力度地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才可以更加自信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着纵深方向发展、推进,才可以真正讲好中国故事、树好中国形象、体现好中国风格、传递好中国声音。放眼历史的长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然是中国文化的现代篇章和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延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是当代中国人的历史责任。积极开展全社会的信仰建设,进一步强化全体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坚定信念,无疑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在全体中国人民中开展信仰建设,必将有利于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贡献。无论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还是实现中华民族的真正复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的成功和成就对全人类来说,影响肯定是极其深远的。早在1956年11月,毛泽东在纪念“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00年诞辰的文章中,曾经提醒和告诫中国人民:“再过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进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11页。毛泽东讲的中国对人类的较大贡献,本质上应当是中国在文化成果创造、文明进程推进、世界和平保障方面的贡献。这必然包括经济建设文明成果、政治建设文明成果、社会建设文明成果、制度建设文明成果、法治现代化文明成果、技术发明成果、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成果、生活方式现代化文明成果等等。真正建立起一个全民族有信仰有追求的社会,这种社会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又与整个世界人类文明进程相互融洽、相互和谐、相互共生共荣。这就是中国人的历史贡献、中国人的历史功绩。

三、建成信仰社会的核心与关键

在现时代,中国社会开展全体人民的信仰建设,必须首先对全体人民进行范畴和内涵上的界定。因为习近平同志讲的是“人民有信仰”,而“人民”本身是一个政治学概念。按照毛泽东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就是国家的主人,就是国家的主体,它不仅包括执政党成员,还包括参政党成员、国家公务员、知识分子、社会精英以及普通有选举权的中国人。因此,信仰建设的内容就必然也必须要兼顾人民范畴中的方方面面,不能任意拔高也不能随意降低,不能以一种社会角色的概念性规定去替代另一种社会角色的概念性规定,更不能因此而导致不同社会角色之间的概念性规定彼此发生混乱混淆乃至相互撞车,否则,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共识就很难真正达成。

准确的人民角色性定位、清晰而明确的信仰建设内容确认,是真正建成中国信仰社会的关键。就内容方面而言,以下几个方面是核心和关键性的。

认同并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当前中国社会的领导核心,认同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信仰建设的前提和核心内容。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历经屈辱。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一批又一批政治力量,前赴后继,为振兴中华、复兴民族而不懈奋斗。从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直到辛亥革命,农民阶级、封建官僚阶级、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基层人民群众等等政治力量,先后披挂上阵,提出了各种政治口号,摆出了各种政治改革方案,但均以失败而告终。唯有五四运动后新出现的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登上中国政治舞台,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完全的成功,一洗百年屈辱,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不仅如此,总结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绩效也是有目共睹的。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经过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三个阶段,不仅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而且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整个社会的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建设文明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国的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真正成为了一句历史性的结论。从中国未来发展社会历史的走势预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紧紧地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无论从哪一个方面分析,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理论合法性(马克思主义)、历史合法性(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选择)、法理合法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的领导地位)、绩效合法性(改写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都十分充分有据①参见毕英涛:《执政能力建设理论中党的历史合法性透视》,《天府新论》,2005年第3期。。在现阶段的中国社会,还没有一种在中国共产党以外的政治力量可以担负起这个历史责任。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中国共产党的产生,“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60多年历史的新中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短短30多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彻底摆脱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②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16年7月2日。不仅如此,共产党员在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模范作用,也是中国共产党赢得人民信任的软实力。正如陈云指出的:“党的政治影响越是扩大,党的威信越是提高,则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对于我们党员的要求越多越严。因为是共产党员,是群众所信仰的先进队伍中的一分子,群众就有特别的要求。群众常常根据我们党员的行动来测量我们的党,所以党员无论在何时何地的一举一动,都必须给非党群众一种好的影响,使他们更加信仰我党,更加敬重我党。”③《陈云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5-76页。由此,认同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自然是对全体人民开展信仰建设的首要内容。

认定并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顺理成章,这是信仰建设的重要内涵和重要组成部分。如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一样,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历史的选择和历史的必然。鸦片战争以来,随着救亡图存、“保国保种”、民族独立、民族复兴任务的凸显和艰巨,各个历史时段不同政治人物、不同政治派别、不同政治力量的救国方案先后提出。洪秀全的《天朝田亩制度》,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的“中学为体”与“西学为用”,康有为、梁启超的“君主立宪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乃至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之间的“国家社会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等等,纷纷出笼,你方唱罢我登台。但是,这些方案均以失败而结束。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伴随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三个阶段,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取得了成功。在1989年苏联体制摇摇欲坠时,具有日本血统的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曾经“自信”地预言这就是“世纪的终结”。前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也曾经沾沾自喜地认为,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将“不战而胜”,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在21世纪初将走进历史“博物馆”。但是,中国人民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身实践活动中,开创了新的业绩,谱写新的篇章。历史充分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当然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强大中国。囿于此,坚持并认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是信仰建设的重要内涵和重要组成部分。

认识并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般而言,世界观、人生观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个体来说,可以有自己的自由选项,如同宗教徒心中有自己神圣的归宿一样。因为每一个社会成员世界观、人生观的选择不同,导致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思维方式、判断方式、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等方面的差异化。但是,价值观与世界观、人生观的特征具有明显不同。价值观既是属于个人的,也需要兼顾社会层面。社会层面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就是一个族群,乃至一个国家。因此,价值观既需要满足个人自我的各种需求,也不能忽视甚至不考虑社会层面的需求。价值观还必须考虑社会发展的导向和走势。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在现阶段中国社会的信仰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权重。需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时代发展,来影响每一个中国人思考中国问题的方式,来规范每一个中国人的行为,来改进每一个中国人的习惯,具有为中国的社会进步与发展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个人层面内容规定,具有调节社会伦理关系的独特作用。由于社会伦理关系常常与社会经济关系纠缠在一起,不太容易厘清,甚至在实践中还会用经济关系去替代伦理关系。因此,有必要分清楚二者之间的概念与关系。恩格斯在分析伦理关系与经济关系时指出:“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9页。为此,有学者认为,恩格斯“这里所说的‘伦理观念’,就是伴随生产和交换之‘物质的社会关系’而形成的伦理的‘思想的社会关系’。它是一种‘自然而然’形成的伦理关系,在‘基础伦理’的意义上成为维系人们从事物质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精神共同体。今人常说的经济伦理和家庭伦理,属于此类结构形态的精神共同体。”②钱广荣:《维护和优化伦理精神共同体》,《光明日报》2015年8月12日。通过分析,可以达成全社会的共识,形成社会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规定是全体中国人民追求的精神家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规定是追求的理想社会秩序,“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规定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必须秉持的伦理道德。总而言之,深刻认识并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信仰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既有柔性需求更有刚性需求。

认可并笃行中华文明与文化。开展对全体人民的信仰建设,离不开文化的信仰建设。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一个民族的基因,一个民族的根。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是在古埃及尼罗河流域文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两河文明、印度河与恒河流域文明先后中断后,唯一连绵不绝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文明。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汉字汉语、“四大发明”、儒家文化、中医中药、唐诗宋词、算盘、书法、围棋等等数不胜数。中华文明的同化力十分强大,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被发展衍化为汉传佛教、藏传佛教等几大派;中世纪时期进入中国的犹太人最终在中国的中原地区神秘地消失了。在中国国内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互相融合、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和谐共处,共同发展进步。中国文化中的同情和悲悯情感也十分浓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力本身不济的中国,在上海竟然接受了二万多犹太人,让他们免遭纳粹的屠杀。论及中华文明还有一个方面不能遗漏,即是中华文明与文化的强大凝聚功能。其自身强大的凝聚功能是作为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被中断而传承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一功能对当今和未来中国的发展繁荣与进步,依然具有直接性的作用。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中华文明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了完全独立的、完整的文明体系和价值观,这是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关键性要素。中国人自己建立起来的宗教信仰、伦理关系、审美标准、判断标准、选择标准,中国人自己产生形成了膜拜偶像等等,与西方社会同等的状态存在明显的差异化和明显的不同。清华大学教授陈来认为:“轴心时代中华文明形成的基本价值成为主导中华文明后来发展的核心价值。经过轴心时代以后二千年的发展,中华文明确定地形成了自己的价值偏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责任先于自由,义务先于权利,社群高于个人,和谐高于冲突。”①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读书》,2015年第6期。透过对中华文明与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华文明与文化的特征、核心价值等等方面分析,自然会得出结论,当前时代开展中国社会的信仰建设,不能离开全体人民认可并笃行中华文明与文化。

四、以代际性努力开展人民群众的信仰建设

开展对全体人民的信仰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因为这不是单位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任务,需要代际性努力。可以从几方面入手:

一是旗帜鲜明地唱好主旋律。当前时代开展的信仰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社会特色。信仰建设的内容规定必然是紧紧地围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为重要内容,这既是中国的国体政体所决定,也是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在意识形态领域不能主动退却,需要旗帜鲜明、主动出击,这是信仰建设的内趋力。

二是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信仰建设需要氛围的营造,离开了一定的氛围与环境,信仰建设就必然是纸上谈兵,叶公好龙,就不会有实际的结果。要动员一切社会资源、一切社会力量、一切社会平台,为开展全体人民的信仰建设积极同心同德,尽心竭力。氛围好比土壤、温度和水,没有这些外部条件,信仰建设就很难产生绩效,这是信仰建设的外推力。

三是重视家庭建设和作用。信仰建设要接地气,要真正落实,就必须充分利用好家庭的平台作用。习近平同志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①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2月18日。显然,家庭在信仰建设中的作用特殊特别,无法替代,这是信仰建设的平台之一。

四是重视先进代表和楷模人物的引领。信仰建设离不开先进代表、楷模人物的示范和引领。这些先进代表和楷模人物既要有历史感,也要有时代感。重视历史感,体现的是信仰建设的一贯性;重视时代感,体现的是信仰建设的现实性。昨天不能忘,今天当珍惜。同时,先进代表和楷模人物的引领应当是有血有肉的、生动活泼的、可资可鉴的引领,抽象主义的、教条主义的、不接地气的引领应当摒弃。一句话,在信仰建设中,不能没有示范和引导,这是信仰建设的引导力之一。

五是重视信仰建设的绩效推广推介。客观地看,信仰建设具有务虚的特征,但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不能取得一定的信仰建设的明显绩效,对信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然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各个层面的决策者、执行者,务必从信仰建设的初始时期就积极介入,主动参与,迅速而及时地对信仰建设的最新成效进行推广推介,这是信仰建设的影响力之一。

责任编辑:凌 雁

猜你喜欢
信仰建设
信仰的真与执着——读《秋瑾集》
信仰的旗帜
信仰之光
五四时期赴法勤工俭学青年们的信仰抉择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强化使命担当 建设“两个机关”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论信仰
信仰的“斜坡”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