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成尧 徐友龙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历史进程与实践逻辑
孙成尧 徐友龙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实现从局部执政向全国范围执政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新纪元的开始。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国家历史发展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综合分析、科学判断党执政规律的侧重点,形成了不同导向的治国理政模式。根据时间线索可以将其划分为三种模式:计划经济体制下政治力量单一主导的国家管制模式(1949-1978),市场经济转型中政治力量主导、经济力量逐步发展的国家管理模式(1978-2002),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政治力量、经济力量、社会力量共治的国家治理模式(2002-现在)。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治国理政实践,对于中国共产党更好地发挥自身已经积累的历史经验和发现自身在未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不足,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中国共产党 执政规律 历史进程 治理现代化
作者孙成尧,男,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副教授(杭州 311121);徐友龙,男,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杭州 310007)。
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这一历史阶段党执政的中心工作围绕服从和服务于政治展开,社会各阶层、阶级的政治表现成为评判国家治理成效的主要依据。由于国家各项事业的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提高效率,加快建设的步伐和进程,形成了高度集中的国家权力结构模式,在中央和地方关系上,中央拥有绝对权威。中国共产党不仅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绝对核心,而且其组织结构形成了对全社会的整体覆盖,深入到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伦理生活的所有领域。党的执政规律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所有工作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政治目标展开。
(一)国家管制模式的生成背景
1.国际环境综合影响。就国际大环境而言,新中国成立后正处于战后美苏两大国际阵营冷战的初期,面对日益紧张的国际敌对形势和国内统一尚未完全结束的情况,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综合研判,做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选择加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决定把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作为国家治理的首要任务。充分利用党的组织优势,不断强化政治领导,一切国家建设和社会管理紧紧围绕服务巩固政权展开。毛泽东就认为:“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3、53页。,“只要我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微一放松,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一定会走到邪路,”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3、53页。这一策略定位给当时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确立了总基调,即各项工作以政治为前提,一切国家管理工作都要接受政治领导。
2.苏联模式的影响。由于建国初期“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中国共产党在这一历史阶段的国家治理中烙上了苏联模式的印记。“二战”之前,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大规模推行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国家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加之在“二战”中战胜了不可一世的纳粹德国,使得苏联的国际影响力空前绝后。苏联模式的本质是“执政党和政府对国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其社会生活进行高度集中的管制”③卢汉龙等:《新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页。。苏联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集中”,集中带来的最大优势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成为许多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模仿学习苏联的主要原因。
3.党的正确指导思想被否定。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内外交困的严峻形势下,迅速实现了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53年,党在全国推进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翌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新宪法,选举了新的国家领导人,国家治理与建设真正走上了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国内主要矛盾是人们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作出了党的工作重心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正确论断。但是,1957年开始的整风运动完全打乱了中共八大对国家治理和建设的正确部署,致使党的八大上提出来的正确指导思想被否定,全国政治气氛急速“左”转。1962年八届党的十中全会后,党中央把主要精力放在抓阶级斗争上,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不再是发展国民经济,而变成“反修防修”“防止资本主义复辟”,“阶级斗争一抓就灵”④李瑜青:《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9页。更是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在全国推行。 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党的指导思想发生彻底转变。
(二)国家管制模式的主要特征
1.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刚刚完成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向的中国共产党,在党政关系问题上有过积极地探索。周恩来指出:“在战争条件下,我们形成了以党的名义下达命令的习惯,现在条件变了,就应当改变这种习惯。”⑤《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74页。在国家政权机关的设立上,党也充分考虑了包括民主党派在内的其他建设性的政治力量共同参与到政府的组成中,大量非中共党员成为国家的领导人。但随着党中央对国内主要矛盾的错误判断,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现象越来越突出:“一是党政不分,党既是国家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制定者,又是具体的执行者、监督者和实施者,党的各级领导人既是党内事务的最高决策者,又是实质上的政府领导人;二是以党代政,即使政府内部事务的决策、乃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具体管理和经营行为也由各级党组织包办代替,政府的功能和职责被彻底虚化。”⑥刘杰:《党政关系的历史变迁与国家治理逻辑的变革》,《社会科学》,2011年第12期。与此同时,地方上也建立了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党政一体化治理体制,由此形成了共产党组织的国家化,形成了以党治国,党权高于一切的权力配置格局。
2.以政治运动作为国家治理的主要方式。自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各类政治运动一直贯穿在这段历史之中。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新中国是通过政治革命确立的,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通过以政治动员为动力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的;而新中国现代化的全面实践,则是在赶超英美、并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理想目标下激发的群众运动中展开的。”①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77页。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过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治国理政的方法选择上必然有对革命时期的路径依赖,而大量发动各类的政治运动成为党最驾轻就熟的治理方式。根据胡鞍钢的统计,从1949年到1976年的27年间,中国共发动了 67次运动。②吴太胜:《从群众政治运动到公民政治参与》,《甘肃理论学刊》,2011年第6期。
3.弱化依法治国观念。中国共产党一向重视民主法治建设,在革命时期就主张实行全国范围内的普选,依法选举国家领导人。1945年,毛泽东在延安回答黄炎培著名的“历史周期律”的问题时就强调,“我们已经找到新路,……这条新路就是民主。”③黄炎培:《八十年来北京》,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148-149页。1949年新中国建立伊始,中国共产党就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代行宪法职能。1954年召开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并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思想。但由于党中央错误判断国际国内形势,从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开始,错误的积极斗争思想逐步取代了依法治国的理念。翌年,司法部、监察部、国务院法制局均被撤销。法制化道路出现了严重倒退,强调人治而忽视法治的思想在“文革”期间达到极致。
4.以管制作为国家治理的主要手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在国家的管理上参照苏联模式设置国家各项事业的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首先,党通过政权层级设置,由中央、省、市、县、乡(公社)而直接管理到每一个人。其次,这种管制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运转,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执行。再次,在社会资源的配置和管理中,党掌握着绝对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一切资源向党集中而围绕在党周围,这些资源的分配方式和方案又由党来掌控。最后,这种管制方式导致法律对党约束力的弱化,面对强大的资源调配能力,法律的权威和效力逐步丧失。
综上,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这段时期,中国共产党尽管在国家治理中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由于党中央对国际国内形势的错误判断,导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思想扰乱了国家治理的正常路径,形成了政治力量单一主导的国家管制模式。
面对“文化大革命”后期经济凋敝、社会动荡的局面,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解放思想,大胆改革,为中国共产党的国家治理趟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国家治理的中心工作就是发展经济,各级党和政府都把确保地方GDP增长处于一个高速阶段作为主要工作内容。这一时期党的治国理政呈现出以经济导向为主的显著特点,即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背景下,虽然政治力量依然是主导,但经济力量逐步发展并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的国家管理模式。
(一)国家管理模式的生成背景
1.党的执政地位受到严峻挑战。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党的革命奋斗历史和人民共同选择的,是建立在党的伟大历史功绩之上的。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功绩确立了党在人民心目中的极高威信。“跟党走,听毛主席的话”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①褚添有:《嬗变与重构:当代中国公共管理模式转型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0 页。然而,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爆发,新生的共和国遭受了十年的浩劫,党的执政地位受到空前的挑战。由于选择了错误的指导思想,致使党忽视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富裕美好生活向往的急切呼声。在“阶级斗争为纲”理论的指导下,“人斗人、人整人、群众批斗大会”成为社会生活的常态,生产力的发展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整个国家经济发展落后,社会秩序动荡,人民普遍过着贫困的生活,整个社会几乎处于一种无政府主义状态。广大人民群众开始怀疑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到底是否存在,质疑中国共产党是否能领导中国走上一条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道路。党的执政地位受到严峻挑战。对此,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放弃了“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思想,果断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2.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变。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党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大会,解除了“文化大革命”错误思想对广大干部群众的禁锢和束缚,打碎了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枷锁,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全会总结了党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失误和教训,明确指出权力过分集中、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缺点,要求大胆下放权力,释放企业自身活力,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为生产力的发展壮大提供更多的空间。全会还对“文化大革命”中破坏法制的错误现象进行了批判,强调要恢复已经被破坏的法律体系和法治环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个人和组织都要在法律范围内活动。另外,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党内民主生活混乱的现象,全会提出要恢复民主集中制,完善党规,严明党纪。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治理转入新的轨道,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导向的新的国家管理模式。
(二)国家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改革开放。自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始自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改革开放迅速向城市拓展,从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引领和带动了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方位改革。改革开放释放了经济发展的活力,通过引入市场机制,重新确立分配制度,使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处于一个高速增长阶段,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经济建设上的巨大成功为党继续推进政治领域和社会文化领域的改革赢得了更广泛的支持和坚实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的事业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在探索国家治理的过程中趟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但是,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也带来一系列的负面效应,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党对国家治理作出新的调整。
2.确立“依法治国”的方略。十年“文化大革命”给党和国家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最大的损失就是对原有民主法治体系的破坏。要防止“文化大革命”的再次爆发就必须从根本上恢复和建立被“文化大革命”破坏了法治体系。国家的正常运转离不开法律和规范的制度化约束,抛弃法治,只会带来各种人间灾难和悲剧。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 《宪法》,恢复了“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坏的国家各级政权机关及其职能,逐步完善、制定和修改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国家的民主法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仅国家的政治生活需要宪法和法律的保护,以市场化改革为取向的经济建设更需要一个公平、透明、公开、自由的法治环境。1993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总目标,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不仅顺应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更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治理探索出了一条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
3.坚持党的领导,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不仅仅包括经济领域的体制改革,也包括政治领域的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两者不可偏颇其一,只有同步协调才能使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顺利推进。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就明确要求党必须正确处理与其他组织的关系,不得干涉国家政权机关自身职权的行使。1987年,党的十三大对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作了全面的部署和要求,一系列改革措施在全国范围内铺开。1992年,党的十四大对政治体制改革作了新的调整,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明确了党的领导要遵循“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党要支持和帮助各级政权机关行使法定职能。
2002年,党的十六大对于改革开放前20多年进行了总结,认真反思过于重视发展经济而带来的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政府自身改革不到位,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差等现象。因此,党和政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新理念,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体而言,自2002年以来党的治国理政整体呈现以社会整体建设导向为主的国家治理模式,即在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政治力量、经济力量、社会力量共治的国家治理模式。
(一)国家治理模式的生成背景
1.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政治力量单一主导的格局被逐渐打破,经济力量逐步发展。但是,由于当时的主要两大任务,依然是“做大蛋糕”和“追赶西方”。这种任务下政府主导体制仍然非常有效——决策正确时,它可以动员和组织国家一切资源和力量“办大事”。因此,在我国向市场经济转型后的二十多年里,政治力量仍然是最重要的主导力量,经济力量、社会力量相对比较小,构成金字塔形的力量结构。这种力量结构下,依然存在权力至上有余、能力建设不足,自上而下有余、自下而上不足,逐级管制有余、公共服务不足,人治有余、法治不足的体制机制弊端,并形成利益固化的藩篱。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政府的主要职能要从过去直接干预具体经济活动的角色向提供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角色转变,以第三方管理者的身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维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这种保驾护航更多的是以宏观调控的方式出现,提供发展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各类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制度支持、法治环境、公平正义和保护弱势群体等。随着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世界的互联互通更加频繁和深入,对党和政府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来自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主体参与到我国的市场经济大潮中,而且中国自身的企业和组织也会积极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的广大市场中搏击。党和政府的精力和资源是有限的,必须把有限的精力和宝贵资源运用到关键的战略性、方向性问题的布局上,通过制定政策、出台法律、完善制度等方式,消除市场障碍和行业壁垒,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
2.社会转型的需要。从国内发展状况看,进入21世纪初,在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经济的腾飞也带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繁荣。市场经济加速了各种社会资源的交流与互动,社会成员的各种利益需求被激发出来。随着公民自主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再仅仅局限于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而更向往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拥有更多的自我意识表达和权利诉求。这些诉求促使公民结成不同的利益共同体,自发组成各种社会组织,为维护共同的利益而寻求政府支持和保护。借鉴国际发展经验,当一国经历一段高速经济增长之后,各类社会问题和矛盾就会集中爆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不再能满足人们的所有需求,由经济发展带来的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等问题激发了公民对自我权利的表达和保护意识,各类社会活动愈发活跃。一些国家在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因对于社会转型的回应不力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国际社会的这些经验教训告诫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公民社会的诉求,同时又必须从反面吸取违背社会发展阶段性规律,或无原则倒退,或无根基超越,给社会发展带来颠覆性危害的教训,而积极转变政府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平稳有序地引导社会转型。①参见徐友龙:《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逻辑理路研究》,《浙江学刊》,2017年第3期。
(二)国家治理模式的主要特征
1.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国家治理的核心价值。任何一种社会都需要一套价值理念作为社会存续的内在精神支柱。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尝试了多种价值追求作为社会构建的内在动力,而现代文明社会普遍把公平正义作为当前人类社会共同的精神支柱。罗尔斯在《正义论》中专门讲到,“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的首要价值一样。”②[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宝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公平正义自然也是社会维持稳定繁荣的精神支柱,是我们国家治理的核心价值。现实和理想总是有差距,价值是完美的,而实践是残缺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是对公平正义的实践,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难免会有不公平、不正义的现象存在,难免会走弯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贯彻执行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发展道路,以战略眼光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实质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归根结底是人民梦,让每一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在价值层面上的表现就是社会安定和谐、公平公正,进一步彰显了国家治理的核心价值。③张兴华:《公正社会取向的国家治理:基于制度建设的维度》,《理论月刊》,2014年第3期。
2.更加注重法治、共治、能治和自治。党的十八大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即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明确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核心就是为治理国家公共权力和治理社会提供一种现代化的制度模式。这种制度模式,实质上是为解决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提供的一整套制度设计。这种现代化的制度模式与过去的国家管制、国家管理模式相比,更加注重法治、更加注重共治、更加注重能治、更加注重自治。④参见《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治国理政的新模式——访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主任韩庆祥》,《河南日报》2014年10月10日。其中,法治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由之路,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要素;共治是指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组织、企业、公民共同参与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治理;能治,即靠能力来治理,这就需要我们更多地发挥政府及其政府官员的能力;自治则要求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发挥精神在国家事务和社会治理中的引领作用。
3.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这一战略决策准确地把握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有力地促进了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政治和社会发展也取得长足进步。当社会主要矛盾得到缓解时,其他次要矛盾就可能上升为主要矛盾。因此,在经济得到巨大发展的同时,社会发展失衡的问题凸显,各种隐藏的社会矛盾集中爆发,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策略已经不能妥善解决这些社会层面的矛盾,此时的国家治理必须做出新的调整。党的十六大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命题,为新世纪之初的国家治理提出新的指导理念。科学发展观是对过去片面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改革和完善,注重补齐政治、社会等领域的发展短板,使整个社会呈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态势。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是以政治为中心,重点是改革生产关系;改革开放后,发展经济是国家治理的首要,重点是发展生产力;未来必将是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全面推进科学发展,①陈锦华:《中国模式与中国制度》,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33页。更加注重民生建设和服务社会。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论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攸关“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发展着力点,是我们党认识把握发展规律的再深化和新飞跃,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思想指引。
4.从管理社会到服务社会。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是党和国家治理理念的根本转变,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具体体现。管理是单向度的自上而下式的,而服务则是双向度的上下互动平等式的。从管理到服务,是党和政府主动顺应民意和社会转型要求作出的积极改革。但随着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更高的阶段,党和政府原有的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要求政府提供更好的社会公共服务和让渡更多的公共事务参与权,以便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由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更高阶段,政府要管理的事项和范围越来越大,这与政府有限的精力和资源产生了矛盾,不仅导致政府管理了本不该由其管的,还导致了本该由政府管理的而管不好。致使整个社会对政府的公信力产生质疑。因此,政府不得不主动减政放权,调整管理职能与权限,将那些可以由社会组织参与管理或单独管理的领域和事项交由社会自治,把不该管的还给社会,把该管的管好,集中精力抓好宏观调控。党的十六大对政府职能作了新的定位,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把政府的主要职能聚焦于经济调节运行周期,主抓市场监管,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论述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涵、重点和基本内容,要求政府把改善民生作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切实解决老百姓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真正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责任编辑:凌 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