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强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哲学视域*
王 强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又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精神特色,其所蕴含的哲学视域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主要包括坚定理想信念彰显精神力量的价值观、胸怀人民利益情达人民幸福的群众观、洞察历史大势更好走向未来的历史观、立足中国实际破解时代难题的实践观、驾驭复杂局势推动全面发展的辩证法。这五个方面,构成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精神追求、根本立场、战略眼光、实践观点和思维方法,为新的历史条件下破解治国理政难题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 治国理政 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作者王强,男,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西安710068)。
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着治理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怎样治理国家这一根本问题,提出了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治国理政思想。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着眼于解决治国理政中的一系列根本问题。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哲学视域,集中体现了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思想精髓。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自然、社会、思维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所要追求的社会理想,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指明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这一具体的、崇高的、人格化的社会理想成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充满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党和人民事业必定胜利的坚定信心。
(一)“革命理想高于天”:赋予理想信念以“总开关”的本体论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从本体论的高度,把理想信念理解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总开关”和“高于天”的精神动力,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人认为共产主义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甚至认为是望都望不到、看都看不见的,是虚无缥缈的。这就涉及是唯物史观还是唯心史观的世界观问题。我们一些同志之所以理想渺茫、信仰动摇,根本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牢固。”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16、80页。信仰是区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唯物史观的信仰是科学的、具体的、可以实现的;唯心史观的信仰是虚幻的、抽象的、存在于彼岸世界的。不同的信仰,反映的是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体现的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不同方法论。价值观在治国理政中以思想领导权的形式表现出了,往往具有决定性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准确把握上。只有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理解,才可以增强实现党的最高理想的坚定性。
(二)“精神之钙”:重塑中国人民的价值理念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整体面貌。对一个国家而言,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对一个人而言,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68、168、49页。人民有信仰,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16、80页。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既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因此不会自发产生,它在今天需要我们确立崇高的精神价值信仰,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68、168、49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实现理想信念的价值指导,又是理想信念的具体承载,体现了我们社会评判是非的价值标准,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没有奋发的精神、没有坚定的信念,一个民族不可能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68、168、49页。伟大的梦想,需要伟大的精神作支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精神中的普遍理想目标在当今时代的具体体现,要求我们不仅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在精神上强大起来。
(三)“使命担当”: 激发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精神动力
马克思曾经指出: “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开拓。《诗经·大雅·文王》:“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担当”成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精神品格,成为当前社会一种新的价值尺度,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价值追求和历史责任。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中指出:“我们共产党员,是近代历史上最先进的革命者,是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现代担当者和推动者。”⑦《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2页。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敢于担当、勇于负责,体现着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浩然正气、昂扬锐气,反映着领导干部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①《习近平与中央党校学员座谈时强调,把六中全会赋予党建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实好》,《人民日报》2011年11月24日。“气”是中国思想文化的核心观念,同时也是中国人观察世界的特有方法论,反映着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 孟子曾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这里的“养气”,其实质就是养心。养“浩然之气”,就是培养一种刚正宏大的精神。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循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轨迹和现实逻辑前行,民族伟大复兴不断面临一系列来自外部和内部的风险挑战,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掌舵巨轮,治理大国,最重的是责任。这个重大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履新之初就向全国全世界传递“中国声音”——“就是对民族的责任”、“就是对人民的责任”、“就是对党的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接过历史接力棒的习近平总书记,用责任担当写下大国领袖鲜明的政治品格。
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立场问题。“立场,是人们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立足点。这个立足点,从根本上讲是由人们的经济政治社会利益和地位决定的。”②习近平:《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求是》,2010年第7期。习近平总书记的群众观,在治国理政中坚持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把服务人民大众作为根本立场,指明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的依靠力量、根本目的和价值追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根本表现。
(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赋予为人民服务以新的时代内涵
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何以可能?这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孕育的产物。如何对待人民,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是最根本的分野。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10条中说: “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5页。对人民的感情,包含感性的体验,但更深层次的则来自理性的认识,最根本的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见中外记者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367、68页。“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367、68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367、68页。这些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执政为了谁、执政基础来源于哪里、执政依靠谁三个命题的哲学思考,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二)“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源自于对党、国家和人民事业的价值追求
一种理论欲行久于世、取信于众并能在大范围内发挥其思想作用,除去其最基本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外,还在于其所秉持的根本价值追求是坚定而不可移易的。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人民”、“群众”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这充分体现了他真挚为民的情怀。群众观点,不只是一种概念、知识,而且也包含着共产党人对老百姓的一种真挚情感。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领导干部要拉近与群众的思想感情距离,并把这种情感转化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担当:要求高级领导干部,“必须有天下为公的宽阔胸襟,摒弃任何私心杂念,把为全中国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唯一的追求,为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鞠躬尽瘁”①《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门会议,对照检查中央八项规定落实情况讨论研究深化改进作风举措,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6月26日。;要求新一届军委班子,“时刻以党和人民为念,以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为念,以国防和军队建设为念,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决不辜负全军广大官兵的期望”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15、68页。。这些政治誓言和庄严承诺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体现了胸怀天下、忧党忧国忧军的为民情怀,温暖了亿万人的心。
(三)“要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体现了对我们党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一贯立场。这一核心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的集中体现,是对中国历代王朝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惨痛教训的深刻反思,是我们党60多年执政成功经验的理论升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把民生和社会治理工作作为社会建设的两大根本任务,高度重视、大力推进,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15、68页。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到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深入群众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方法,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特点和规律,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部发展历程都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所以能够取得事业的成功,靠的是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④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巩固、事关党的事业生死存亡的高度,深刻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体现了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历史观、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价值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总的、根本的看法,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现实是结果,历史就是条件。准确书写历史、正确认识历史,正是为了确立前行的方向、标定进步的坐标,更好地走向未来。“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⑤习近平:《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朝着十八大指引的改革开放方向前进》,《人民日报》2013年1月2日。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富有宏大的历史视野和强烈的历史纵深感,富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历史智慧,体现出对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历史担当和历史自觉。
(一)“三个前所未有”:正确判断治国理政的历史方位
“辨方位以正则”。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当今时代处于怎样的历史方位,应该肩负什么样的使命,是其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正确认识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是一个关系到我们这个民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重大问题,是保证整个国家建设既不割裂历史又不落后时代、既不迷失方向又能健康发展的关键。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科学判断我们国家当时的历史方位——“三个面向”,为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标定了历史坐标。30多年过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站在5000年中华文明史的高度思考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把脉500年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来坚定社会主义运动的前进方向,梳理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奋斗史来指明中国的复兴之路,着眼90多年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来定向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联系“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来展望我们党的光明前景。今天我们将以更加稳健的历史脚步,迈向世界、实现现代化、创造未来。“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①习近平:《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的人民军队》,《人民日报》2014年7月14日。从更为长远的历史眼光看,今天的中国是传统中国的延续,也是近代中国的延续,更是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延续;今天的中国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的发展,更是社会主义500年的发展。今天中国的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哲学视域,是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哲学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
(二)“三个永不动摇”:深刻揭示治国理政的历史规律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本书的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运动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②《资本论.第一版序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7页。掌握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就能够缩短并且减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阵痛,“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在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通过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得出了“三个永不动摇”的结论:“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③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事业、道路、战略这三者的辩证统一,突出了党在治国理政中的领导地位和作用,并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实践中实现三者统一。“三个永不动摇”深谙历史之道,总结历史演变中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得出的根本结论,是为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的治国理政规律。
(三)“命运共同体”:科学认识治国理政的历史趋势
列宁在1908年撰写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中,即使有70个马克思也不能够把握住所有这些错综复杂的变化的总和;至多是发现这些变化的规律,在主要的基本的方面指出这些变化及其历史发展的客观的逻辑。”④《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9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历史说话”,正是要在历史中发现规律、涵养智识,以正确的历史观奠定中国和世界走向未来的基础。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上,清晰而明确地向世界传递了“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①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人民日报》2013年3月24日。“命运共同体”理念并非凭空而立的口号与概念,它是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传统“和”文化基础上对人类文明走向的建构,体现了“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天下情怀。习近平总书记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同时,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眼光去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以及当今世界形势和人类文明进程的走向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具有中国特色,而且为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中国方案”。“命运共同体”揭示了在人类文明进步的进程中不只存在着矛盾斗争,而且要看到“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的共同利益;“命运共同体”进一步推进世界各国的普遍交往,“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③习近平:《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5年3月29日。,最终将促进人类社会迈向共产主义;“命运共同体”将目标指向“共同造福于本地区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④习近平:《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人民日报》2013年10月4日。,促使人类文明的普遍交往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义。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页。在治国理政中,执政者按照一定的治国理念,着眼重大战略目标,制定方针路线政策,动员社会各种力量,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其背后的力量是实践。在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哲学思想中,立足中国实际、破解时代难题的实践观居于核心地位。习近平治国理政实践观主要特色是问题意识、知行合一、研机析理。
(一)“强烈的问题意识”:保证了治国理政的现实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问题意识”对于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和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 “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在当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应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使改革不断充满动力和活力。习近平治国理政,不仅要解决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问题,而且要解决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现代化问题,这是一项没有任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供答案的全新事业。“中等收入陷阱”、“刘易斯拐点”、“修昔底德陷阱”、“历史周期律”等词汇频频出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发展起来之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
(二)“知行合一”:实现了治国理政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曾引用过王阳明的经典名句“知行合一”,强调党员干部应具有一定的实践道德、完善自我的勇气,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干精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梦在前方,路在脚下”。习近平总书记引用马克思的名言特别强调,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他在强调落实的执行力问题时明确指出:一定要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逢山开路、遇河架桥”、“钉钉子”和“敢于担当”的精神或战略定力抓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时说的一句掷地有声的话。“一分部署”,说的是宏伟蓝图与具体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说“改革蓝图有了,现在的关键是把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①习近平:《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人民日报》2013年11月28日。。要把“一分部署”“变为现实”,最重要的就是“九分落实”,即付诸实践行动。如果没有“九分落实”,“一分部署”再宏伟、再激动人心,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三)“研机析理”:深入探求和把握治国理政实践的规律性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②《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82页。“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就“新”在,不仅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没有给出现成答案,而且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基本内容也不能穷尽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这就要求我们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发挥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运用习近平治国理政哲学思想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68页。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既敏锐洞察时代大势,又抓住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要求我们“遵循经济规律”“遵循自然规律”“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深入把握从严治党规律”等,既认识事物发展规律,又把握重点突破规律,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升华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2-743页。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集中体现,强调客观世界不仅处在普遍联系的系统中,而且处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把握事物普遍联系需要系统思维,把握事物发展变化需要创新思维,而从事物总体高度把握事物的系统联系和整体发展趋势,则需要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等思想方法。
(一)善于统揽全局,科学判断形势
战略问题是事关社会事物及其发展变化的根本性、全局性问题,战略思维是从政治上、大局上观察和认识问题的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明代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六回》中的典故予以说明战略思维。“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⑤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9页。如何“权衡”、怎样“抉择”这是战略思维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以统揽全局的战略智慧治国理政,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的高度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坚持发展地、全面地、系统地普遍联系地判断形势,保持战略定力,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定政策时冷静观察、谨慎处事、谋定后动,牢牢把握改革的主动权和领导权。
(二)善于扭住要害,坚持秉纲执要
勇于承认矛盾和问题体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善于破解矛盾和问题需要辨证的方法和智慧。当代中国具有超大型人口规模、超广阔疆域国土、超悠久历史传统、超深厚文化积淀,国情异常复杂。治国难、治大国更难,治理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难上加难。“和而不同”是习近平总书记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对辩证法的创新运用,强调矛盾诸方的共存,在统一中正确处理矛盾的对立。事物之间没有统一,只有对立,那么,社会中只剩下对立与仇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5页。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实践中,思维睿智、方法科学,准确判断党和国家建设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深刻分析矛盾形成的原因、问题产生的根源,始终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坚持一分为二地看待和分析问题,既看到事物前进的、光明的、促进事业发展的一面,也看到事物倒退的、阴暗的、不利于工作开展的一面,登高望远、统揽全局、系统谋划、攻坚克难,突出重点、扼住关键、把握枢纽、守住底线,十个指头弹钢琴,牵住“牛鼻子”谋发展,科学统筹“两个大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三)善于超越陈规,勇于开拓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运动发展的,发展是事物的前进的、上升的运动。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思维,推动事物不断发展。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我们要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锐意改革,激励创新,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新道路、新模式,不断寻求新增长点和驱动力。”②习近平:《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人民日报》2014年11月10日。习近平治国理政,总是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战略高度来运用创新思维,强调要善于把握历史和未来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逻辑的统一,努力实现实践与理论的逻辑贯通,深刻回答党在新形势下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使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之间良性互动,升华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四)善于把握底线,牢牢把握主动权
《礼记·中庸》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底线是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临界值,一旦量变突破底线,即达到质变的关节点,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任何事物都有其边界、超出该边界,该事物就不成其自身。作为治国理政也有边界。在治国理政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根本的边界;保持改革的力度、节奏、领域,这是具体的操作边界。底线思维方法最大特点是着眼于负面后果,筑好防范体系,而在防范同时,又着力于从坏处准备,向好处努力。习近平治国理政,强调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宁可把形势想得更复杂一点,把挑战看得更严峻一些,做好应付最坏局面的思想准备。
责任编辑:黄建安
*本文系2015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研究”(2015MZD003)、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逻辑理路和战略意蕴研究”(16AKS001)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