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不能让民族魂掉队

2017-07-17 06:14董彬
人民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民族传统

董彬

国际教育,要从中华文化的坚守与创新开始。

2017年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了2017年1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对于一些人来说,似乎有点“措手不及”,可当我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并没有太多惊讶,当我们重新审视这段历史,改变的背后是中国“以我为主”国家意识的觉醒和中华民族的不断强大。

由此,联想到了去年底在北京和成都参加的几场会议,分别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第二届全国外国语学校及外语特色校校长论坛、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十九次学术年会以及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联合主办的“教育的未来”论坛,三次会议无一例外都谈到了“要培养具有中国灵魂的中国人”。

1994年创立的江苏省苏州外国语学校是一所开放多元的十五年一贯制国际教育学校。随着全球化、国际化的进程越来越高,我们的思考也越来越深人:我们是国际教育的探索者;23年后的今天,我们更不能让孩子的民族魂掉了队。

“空心病”发生在身边的一个案例

第一次接触到“空心病”的案例,是在学校的一次自主招生测试中。

一年一度的招生,前来报考的学生总能在操场上排满,场面甚是壮观。为了缓解孩子们的紧张情绪,我常常会在考生中间游走,与他们谈谈学习、聊聊生活。

那是一个优秀的孩子,钢琴十级、会画画、会跳舞,成绩还很优秀,在初中班级里每次考试都是前五名,报考的是学校高中国际部。可是,当问到为什么要报考苏外国际部时,孩子的回答着实让人有些诧异,“因为妈妈说国外的发展会更好。”细问具体好在什么地方?“不知道。”再问对将来的规划,依旧答不出个所以然来。

后来,学校的一位心理老师告诉我,这就是所谓的“空心病”,即“我不知道我是谁”“我不知道我要到哪儿去”“不知道自我在哪里”。细想,没有民族文化之根的孩子,更容易在精神上迷失方向。回过头来看看校园里的许多孩子们,又何尝不是如此?除了儿童节,他们最喜欢过的是圣诞节,最喜欢吃的是汉堡包,对中国的、民族的文化却越来越漠视,只有少数孩子喜欢过中秋、端午等传统文化节日。

但是,我们能过分责备学生吗?我们应该思考,是不是教育者自身出现了问题?应该反思整个民族的文化支柱是什么?是的,学校教育缺失了一点什么,问题不是出在我们所教授的知识和技术,而是我们的教育缺少了文化的力量,缺乏深人心灵的东西。

我认为,当下学校教育主要存在如下问题:首先,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文化的多元化,改变了传统社会的封闭格局。国际教育成为一个趋势,但很多的国际教育在做“非中国化”“非民族化”的教育。其次,人们的理想信念、传统文化观念越来越淡薄。中小学生所了解和喜爱的文化品位比较西洋化,而一些学校和教师尚未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因此对为什么要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认识不足。再次,学校教育重智轻德,教育盲目追求分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引导少之又少。

由此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民族认同危机,缺乏民族自信心。在外力的推动下,中国走上现代化之路,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越来越快,“灵魂”却跟不上了。

对治“空心病”先重拾起教育的四方面自信

2016年11月,江苏省华侨公益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找到我们,说有一个苏港青年学生交流活动想找一个江苏省内较好的学校对接,进校跟班就读,并找30名高中学生成为“影子小伙伴”。跟班就读,就等于把学校最真实的一面毫无保留地展示在香港学生面前,我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们:“接!”

香港学生来访的7天,通过与我校学生展开结对交流,同吃、同住、同学习,港生们近距离感受到内地同龄人的生活,体验了苏州风俗,更加强了对祖国和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与热爱。行程结束前的座谈会上,不少港生分享了此行感受:“实地参观之后,才发现现在的内地学校发展超乎想象,规模和技术甚至超越许多发達国家。”

送走香港学生之后,老师们在总结会上大为感慨:一次活动,让香港学生见证了内地的飞速发展,着迷于中华传统文化。这次活动,干得漂亮!

当然,这仅仅是一年中众多国内外交流活动的其中之一。

我说,就像小时候课堂上一样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其实并不是因为不会回答,而是自信不足的表现。因此,我们的教育在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同时,首先得重新拾起教育的“四个自信”:

一是办学者的自信。当我们的办学者、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充满自信地去做工作,才能将自己这种良好的、积极向上的状态传递给学生。只有办学者自信了,学校才会自信,才会敢于走出去。

二是学生的自信。自信心是学生成才与成功的必要条件,自信的学生更勇于探索创新,敢于拼搏,也比别孩子更容易看到自我的价值。

三是教育的自信。一些学校特别是国际学校以前习惯了“拿来主义”,全盘引进和运用国外课程,往往忽略了我们的教育也有很多好的地方,比如严谨、基础牢固等。当我们换一种眼光看中国教育就可以发现,只有我们重拾教育自信,将中华文化与国际化、传统与现代教育更好地融通起来,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四是民族的自信。我们的国家正在不断地繁荣,我们的民族正在不断地强大,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中国文化的精神,才能创造出适应时代的新发展境界。

回到办学中,作为外国语学校,苏外不是办外国学校,而是建设一所具有国际理解力、国际对话力、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学校;也不是要培养外国人,而是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懂得国际理解、具备核心素养、通晓中华文化等符合现代社会、国际要求的跨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国际学校遇上中华文化,要做好“二传手”

重新建立教育的四方面自信之后,接下来要做两件事:传承和传播。这应该是每所学校肩负的历史使命,国际教育学校更是如此。

在苏外,有一个“时间银行”,顾名思义是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的时间。一天,学生“行长”突然走进我的办公室,提出要为苏州著名的四大名园之一——留园翻译一套英文版解说,说要把苏州园林、中国文化推向世界,我欣然肯允。于是,留园第一本英文版解说就这么诞生了。

“时间银行”成立至今5年,其间的每一个星期,一批又一批的苏外学生走进园林,为许多外国、外地游客当解说员,他们时而用优美的普通话讲解,时而又换上一口标准流利的英语接待外国游客,将吴文化的内涵用中英文讲解得头头是道……

走国际路线的苏外,除了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为什么还专注于这些素养的培养?面对一些游客的追问,银行志愿者总会这样说道:“对外传播苏州的历史,我们要做别人做不了的事。”这样的学生在苏外比比皆是,无论是国外的文化,还是国内的人文,他们都能精彩表达,因为这些都已融人骨血。

为何要讲这个故事,是因为它让我们明白学校教育一个很重要的价值取向,就是帮助学生唤醒民族自信和担当国家、社会责任,帮助我们个人认识自己,帮助我们这个民族认知自己。

在进行中华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传承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理解、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有一个历史的责任担当,那就是传播中华文化。国际教育中的许多学生都要走出国门,就应该让他们成为中华文化的使者,把中华文化向全世界传播。

传承中华文化,我个人理解是一个“走心”的过程,是将文化蕴含于学生每天的日常之中,从而内化为思想,外化为行动,而不是外在的灌输。

传播中华文化,就是要带着Madein China的烙印走出去。我们培养的学生都要承担起中华文化使者的责任,向世界发出中国的声音,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的精华和智慧。

我们相信,以文化为品格的教育是长青的,具有丰厚底蕴的教育是有力的,注重传统、不断进取的民族是坚不可摧的。

融合与创新两条腿走路,才能让灵魂落地

身为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思考“何为教育”这个问题。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教育,更要为孩子的生命奠基,引领孩子的精神成长,培养他们做有中国灵魂的人。

在我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树立一个核心理念:融创,要把传统与现代相融,把中华文化与国际文化相容,通过这样一种相融共生,才能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前行,才能让学校的中华文化教育落地生根,让学生津津乐道。

校园里,有一处师生共研的场所一“美好时光”咖啡馆,装修有点国际范儿,但里面存放最多的却是古典文学书籍;在这里,学生还能学习中国茶道文化。常见的一幕,是有人在“美好时光”里默读《礼仪三字经》。

一边是浓厚的国际化氛圍,一边是触手可及的传统文化,这是环境的融合与创新。

学校的3D打印课程,教师以苏州园林为载体组织学生开展楹联、门窗、假山、铺地、园林故事的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相关知识,并增强学生保护家乡文化遗产、主人公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一边是最前沿的信息技术,一边是最具江南特色的传统匠艺,这是课程的融合与创新。

学生的一台晚会,演绎的是经典题材《红楼梦》,但呈现的方式却很特别,有演话剧的,有通过音乐呈现的,甚至连爵士乐、街舞都搬到了舞台上,让每一位参加晚会的人都领略到了经典文学给人们带来的无穷的文学魅力。

一边是经典文学,一边是现代演绎,这是活动的融合与创新。

正是通过环境、课程、活动,在传统文化与国际化、传统文化与信息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融通创新之下,我们探索出一条新的中国文化发展路径。无论是国际化、信息化还是现代化,它们的到来一定会在各个方面改变人们的生活,当然也会改变教育的本来面目。但是,它不是用来颠覆传统的,是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

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将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与已经到来的新时代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唤醒民族自信和担当国家责任。这样,在国际教育进程中,我们才能不断强化国民的自尊、民族的自信、教育的自主、文化的自立。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民族传统
MINORITY REPORT
两岸青年在厦门共商中华文化传承与青年担当
少年力斗传统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民族万花筒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