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娟
高中语文教材受篇幅限制,优秀中长篇小说和戏剧作品,只能以节选的形式进入教材。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作为沈从文代表作的《边城》,其思想内涵和价值意义丰富而复杂,有着与众不同的鲜明特质,这种特质的解读本身就有很大的空间,这为该文的教学处理带来了很多困惑。
一、寻找知识的空白点
相较于2003年人教版教科书曾编选十三至十五章,本次使用的新教材编选三至六章,对照阅读两个版本的节选内容,不难发现,换选后现在的内容正是小说最精彩的部分,同时这个部分也可以视为一个独立的完整故事,单独理解起来不会有很大困难。如果把握好这部分的赏读,是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引导学生领悟整部作品的匠心和独特风采的。已经系统学习了鉴赏小说知识的高二学生,读出沈老先生笔下“湘西世界”恬淡静谧中“风情美”“山水美”“人物美”的“边城味道”,体悟出“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不是一件很难办到的事情。但如果对整篇文章的导学只停留在这些点上,一方面阅读悟性较高的学生直面文本时的多元体验和理解就會被忽略,另外一方面,在当下世风的浮躁已经很大程度地影响了中学生阅读心理的情况下,像《边城》这样的小说,虽说借助凄美的爱情颇能吸引学生的目光,但在阅读过程中,他们往往只对男女主人公的故事感兴趣,如果没有有效引导,学生容易满足于“写什么”“怎么写”,而不去探究“为什么写”,导致浅层阅读。其实《边城》一些细节描写的潜台词颇有深意,但因为语言平实,从字面上看通俗易懂,很多学生不经意就看过去了,不会去品味里面的深蕴。假如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不重视问题的探究,不进行思维品质的训练,不重视人文素养的提升,其结果必然是导致阅读的浮浅。
二、找准文本的切入点
揣摩编者的用意,我决定在课文教学目标的任务驱动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引导。不妨少一点琐碎的提问和牵引,多一些自由和放手,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思考的力度会更大些。为了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作品的内容,获得深刻的阅读体验,尤其是对节选自读长篇经典篇目能形成独有的审美感受,因此我让学生课前先自行观看《边城》影片后写观后感并提出疑问,根据学生的反馈来找文章的切入点。最终学生的反馈涉及人物理解、翠翠的心理活动、作者构思、小说结尾含义、小说标题与主旨这些方面,有个学生的读后感十分精炼而且有意蕴地写道.一座城,一个人,一场爱恋,一种人生。《边城》——最美的遗憾之旅。虽然作为学生自读的初步体验,但非常契合这篇文章的灵魂,而且提纲挈领地一语抓住《边城》创作的精要,我决定就从这里切入。
我前前后后总共准备过三个版本的教学设计。
第一次,我以质疑提升为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其中穿插人物分析、环境分析,这种设计直奔结果,但因为没有教师的引导分析,学生不能深入领会,也就无法生成阅读目标,效果不好。
第二次,首先从文本出发,找到了学与教的契合点“一座城,一个人,一场爱恋,一种人生”。但由于环节设计冗长,没有处理好教学内容精要的问题,把学生自读提出的问题全部都拿出来了,限制了学生的课堂发挥,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第三次,重新梳理教学内容,在文本分析上,我从学生已知的读后感入手,在展示分享中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其他学生以此为起点,在课堂上继续发酵生成,选自己最有体会的一点来赏析,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个环节对文本的解读和鉴赏是同时完成的,为后面学生们能自由发挥留下了足够的余地。
三、聚焦课堂突破点实现生命的升华
新课标教材单元提示说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把握主题,一是要理解作品蕴涵的感情,了解作者的意图,二是要从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人物性格的刻画往往直接提示主题,情节的发展、矛盾的解决常常表现主题,环境描写对主题一般起烘托、强化作用。相较老教材,新教材3—6节内容很显然开始关注沈从文小说的独特性,侧重表现作品的独特风格、艺术价值。依据人教版新教材编选这篇文章凸显“民风民俗下的独特故事”的明显意图,我们可以尝试以下阅读引导总体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后,走近文本,分析其中的矛盾冲突第一,环境的独特性,相对偏远,少人,封闭,淳朴而又落后名第二,由于环境的独特,造成了人的独特篇三,环境和人的独特,也造成了独特的故事和生活。根据学生观后感的理解深浅以及提出问题的集中点,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翠翠人物形象分析,其次是领会作者的审美追求与创作意图,最后探讨课文的主旨。
由于边城思想内涵和价值意义丰富而复杂,文本解读有着与众不同的鲜明特质,我既不想先入为主让学生固定对《边城》的认知,当然学生阅读提升时教师的精要指导还是非常必要的:另外完全放手也是行不通的,会导致低质阅读。因此在组织教学过程上,认真梳理分析整合学生的反馈信息就显得极其重要了。这节课让学生课前写观后感和自读提问是学生的第一次生成,观看影片前进行《边城》的基础导读,这是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但也只需点到即止,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学生呈现出来的信息也是预想的参差不齐,但我惊喜地发现学生们的问题里出现了诸如《边城》美学追求和悲剧色彩,以及结尾作者的创作意图的提问,印证了我的想法:已经系统学习了鉴赏小说知识的高二学生,应该会有多元体验和理解。基于这些情况,既要找到学生自读反馈感知和教师教授的契合点,也要合理设计教案,碰撞出文本解读的火花,就是我这节课怎么教的指导方针,也是这节课我力求的最大亮点,既让学生放飞思绪,又做到学生需要提升阅读体会时教师不缺位,才能完成对文本的高质解读,这也是我如何进行自读课文有效教学的探索,也解决了我对“翻转课堂”的一些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