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诗都是捡来的

2017-07-17 16:53刘诚龙
湖南文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情思诗性毛巾

刘诚龙

李春龙的那些诗不是作的,都是捡来的。两层意思:一是来得轻松,二是来得自然。写诗在一些诗人那里,是件背犁的活,累得气喘吁吁,到底是拖泥带水,泥沙俱下,原因何在?作的。春龙的诗不作,一首诗成,没见他花什么力气,好像入得大兴村的椅子山,悠然望树林,一丛蘑菇生树脚,他弯个腰,便捡到篮子里了。

春龙这家伙有点懒,上班写点公文,下班搓些麻将,闲来无事,便呼朋唤友,到山水间转转,心思没怎么放在写诗上面。一年才写三十来首,都短,字数合起来,不过六千字。算得上是码字者的一种异态吧?码字人多是三更灯火五更鸡,焚膏继晷,枯灯黄卷。远离新诗多年,微信兴,忽被人拉进了十余个诗歌群。里面诗人成堆,诗歌成流水作业,好像真有写诗软件也似。我看到一位作诗之人(非捡诗之人),一天便作了三十多首呐。哪像这家伙,一年才三十来首,太懒。但懒人自有懒人味,这味自是从诗中而来。“没事外公就喜欢/爬到堂屋神龛下的/黑漆棺木里/双眼一闭/躺一会儿/然后双眼一睁/又爬出来//堂屋神龛下/本来躺有两副棺木/2007年中秋以后/就只剩下一副了/一副棺木躺着/显得孤零零的//在大兴村/外公算得上一个/在生死間/来去自由的人”(《躺》)。这样的诗,作得出来吗?作不出来的。

说来,我与春龙有太多重叠处。都生在江南丘陵,他之胞衣地大兴村与我之出生地铁炉冲,没太多差异;都是初中毕业,读了师范,当过N年师爷;后来都到了机关,作刀笔吏;所居之地,不远,踩脚油门也就到了,却是多年一直不曾谋面。谋面了,第一感觉,这家伙不是懒,是憨。省里开一个青创会,老汉我脱离团籍很多年了,却要我去带队。迢迢五百里,怎么去?他给我送便利来了:我来接您。一见,我心里暗忖:这是诗人?诗人标配,是要长头发嘛;没长头发,怎么甩头发嘛。最少,也是聒噪、聒噪、聒噪不休嘛。一路上,他貌似都不爱说话,诗人之咋咋呼呼,诗人之嘈嘈切切,诗人之牛牛气气,好像都是没有的。

城中漫天灰,归来烟火色。遥想江村夕阳,月明如雪。春龙便在那里喊我:到佘湖山来玩吧。据说谁请田汉先生客,是要抛预算的,预算是要抛两桌的。他请我的客,也是给我抛算了两桌。我心惴惴,他却定然:没事没事,都来吧。把采山路线,把餐厅饭菜,都安排得熨熨帖帖。动作还搞得蛮大的,喊来了其地“对等官人”,喊来了“摄像记者”,这不是官场作派?闲吃一餐饭,还弄出电视有影,报上有字。待我返回家,他把“新闻电子版”发我看,叫我面红了好久。抱歉,抱歉,这“新闻”我不能转我微信。他如此高抬,是其厚意?或是对我“官性”之检测吧。这家伙其貌憨厚,其心机灵得很。

这让我挺疑心的,春龙是诗性多些,还是官性多些?官性与诗性,加502胶水都调不拢的,为何又二合一了?终究,他是诗性多些。官人甲乙丙丁见他文章好,便发话来:大才子,帮个忙,给我搞一篇哒,搞条烟你抽。混小机关,鄙人每遇这等事,心里恨得要吃人肉,转过背,只想骂冲天娘。忆起有一回,到打字室打了箩大字一条横幅:哪个再叫我写那狗日的玩意,就是狗娘养的!当时是雄心万丈长,胆气要包天:贴到机关大门去!终究不敢贴出来,只是锁在抽屉里,除了自知,再无人知。他比我聪明,比我刚正,遇到这等事,轻言细语,不疾不徐,以其人之语堵其人之心:领导哎,我又不抽烟,帮个忙,莫要我写了,我搞条烟你抽。

春龙这般刚性,后来我在大兴村找到了根源。大兴村居江南丘陵之高地,鸡鸣桑树巅,狗吠池塘边,其田畴也是春来春耕,秋来秋收,无甚异处。略可一提的是,松蓬蓬的黑土里,偶露峥嵘,生长着一块块青石头。土是软的,石是硬的;恰如春龙之个性:看上去是憨厚的,碰上去是坚硬的。

我有点好奇,一直在写大兴村,一写就是十多年,春龙几乎所有的诗,都给做了产地标注:大兴村。这大兴村是一片什么土地?一“咕噜”一“咕噜”地不断往外冒诗呢?于是决定去大兴村瞧个究竟。到了大兴村,我再次按下确认键:春龙的诗,不是作的,是捡的。屋前房后,田间地头,路边山中,天上塘底,在他眼里,到处有诗捡。老屋门前,五棵小鸡蛋枣树,才多大啊,手臂粗嘛,他却能写出九九八十一行的《枣树寄》来,追根溯源,寄意悠远。田垅中一根丝线样的弯弯溪,在他笔下成了条余韵蜿蜒的湿毛巾:“弯弯溪在田垅中晃动/是一条湿毛巾/上面绣有春天的花朵/嫩绿的小草/还有游来游去的小鱼//弯弯溪是条湿毛巾/可以擦脸擦身/可以擦去衣衫上的灰尘/也可以擦去庄稼的满头大汗/也可以擦干净不小心掉下来的/一朵白云//弯弯溪是条湿毛巾/遗憾的是一到冬天/那北风的力气实在太大了/常常把弯弯溪拧成了/一条干毛巾”(《 弯弯溪是条湿毛巾》)。若非妙然天成,顺手捡来,又做何解?

春龙之诗,你看不到费劲之处。这或许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随形赋性,随性赋诗,见到什么写什么,写的都是寻常景,用的都是寻常话,平淡之后,突然峭拔,诗意便耸出来了,这是高手玩的诗道吧。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他的诗,不雕琢,不做作,不苦吟,不霸蛮,行的是自然之道。寻常之情景,你见我见,为何你我写不出诗来?诗当然要情景,但更要情思的。情景到处是,情思何处寻?

春龙有对故乡的情思执念,人在村外到处乱跑,天南海北都能捡到有关大兴村的诗,看来是找着自己灵魂的根了。与他一样,城里不易居,我到底是居了下来。人是居下来了,文章却在城里寻不出,文章故乡都在生我养我的农村。我佩服他的是,不管城里如何灯红酒绿,他始终都是回故乡,写故乡,颂故乡,这番定力,真真难能可贵。大兴村的隔壁余庆村,生长着三棵千年银杏树。千年了,没见银杏树挪过位置。风来雨去,日晒雪压,仍是生命盎然,来自什么?来自其定力吧。

猜你喜欢
情思诗性毛巾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卷首语
飘落的情思(局部)
十月情思
推理:大毛巾,小毛巾
洗毛巾
诗性启蒙,最基础的艺术教育
归来
怎样使毛巾变软
洗毛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