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回馆杂字》—m韵尾研究

2017-07-17 15:10成耀帅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17年6期

成耀帅

摘 要:本文借助《回回馆杂字》汉字译音和拉丁转写的对音来讨论当时-m韵尾的消变情况,从本文讨论的对音中可以看出,当时的闭口阳声韵尾-m已经与-n混同,且出现了前后鼻音不分的现象。

关键词:-m韵尾 -n韵尾 对音

《回回馆杂字》是明代四夷馆编撰的一部“汉语——波斯语”分类字汇集。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朝廷正式开设四夷馆,包括八馆,其中回回馆编写了波斯文与汉文对照的《回回馆杂字》,“四夷馆本”《回回馆杂字》共收录777条语汇,“增续杂字”总共补充了233条词语,共计1010条。本文主要采用刘迎胜《<回回馆杂字>与<回回馆译语>研究》之校释“四夷馆本”的词汇。“四夷馆本”《回回馆杂字》对每一个词目的编写顺序为:波斯文、汉文、汉字译音。对写有波斯文原文的“四夷馆本”词汇,刘迎胜基本按照斯坦因嘎斯《波英字典》的转写体系,先用拉丁字母逐字转写每一条波斯文,再抄录与之对应的漢文与汉字译音。

一、明代-m韵尾的研究状况

学界一般认为-m韵尾在明朝消失,《广韵》深咸两摄的字属于-m韵尾,一共有九个,即“侵、覃、谈、盐、添、咸、衔、严、凡”。到了《中原音韵》(公元1324年)时代,这九类韵被合并成了“侵寻、监咸、廉纤”三个闭口韵,基本上保留了-m尾,但也有少数的-m尾字转化为-n尾,-m韵尾的消变是从唇音字开始的,杨耐思先生曾对这种现象做过解释:“这是通常所说的‘首尾异化现象”。成书于明英宗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的《韵略易通》里还有“侵寻、监咸、廉纤”三类闭口阳声韵,与《中原音韵》和《洪武正韵》是一致的。《等韵图经》(公元1602年),将咸摄和深摄分别并入山摄和臻摄,从中可以看出-m韵尾消失的迹象。明末毕拱宸的《韵略易通》(公元1642年),合并为“真寻、山寒、先全”三类,从中可以看出-m韵尾的消失。从近代的各种韵图、韵书以及目前学界的观点中,可以看出-m韵尾消失的下限是在十六世纪或者更晚。《韵略易通》中-m韵尾基本独立,可以看出,明初共同语-m韵尾基本保留,也就是说,明朝早期的官话里面-m韵尾仍然保留,而从《回回馆杂字》所反映的情况来看,当时的闭口阳声韵-m韵尾巳经与-n韵尾混同。

二、《回回馆杂字》-m韵尾字对音情况

《回回馆杂字》中,用-m韵尾字对音的共21个,其中舒声韵共有13个,入声韵共有8个。对音情况如下:

胆 对音 dan 昝 对音 zan

簪 对音 zan 深 对音 shm

钦 对音 kin 敢 对音 qan 、kan、gan

贪 对音 tan、tam 南 对音 nan、nam

蓝 对音 ran、lam、ram、rm 俺 对音 an、am、a

林 对音 rm 、ram、ran、run 恁 对音 nīm

堪 对音 kam 什 对音 han

折 对音 ja 法 对音 fa、fā、fī、f

哈 对音 hā、wā、ha 纳 对音 nā、na、n、ni

塔 对音 dā、tā、da 搭 对音 dā、

贴 对音 tī

胆,《广韵》,都敢切,端母谈韵字,咸摄,上声,开口一等。《回回馆杂字》用来对音dan,出现在身体门第309词,牙,dandān,胆搭恩。

昝,《广韵》,五感切,疑母覃韵字,咸摄,上声,开口一等。《回回馆杂字》用来对音zan,出现在声色门第600词,蓝,zankārī,昝噶里。

簪,《广韵》,侧吟切,庄母覃韵字,深摄,平声,开口三等。《回回馆杂字》用来对音zan,出现在人物门第152词等4词中,子,farzand,法儿簪得。

什,《广韵》,是执切,禅母缉韵字,深摄,入声,开口三等。《回回馆杂字》用来对音han,出现在器用门第470词,甲,jushan,卓什。

钦,《广韵》,去金切,溪母侵韵字,深摄,平声,开口三等。《回回馆杂字》用来对音kin,出现在通用门第749词等2词中,然,wa-lekin,我列钦。

敢,《广韵》,古览切,见母谈韵字,上声,咸摄,开口一等。《回回馆杂字》用来对音gan、qan、kan,对音gan出现在花木门第452词等2词中,麦,gandum,敢敦;对音qan出现在增续杂字地理门第17词,撒马尔罕,samarqand,撒默儿敢得;对音kan出现在增续杂字器用门第103词,夏布,kandī,敢低儿。

“胆、昝、簪、什、钦、敢”都是-m韵尾字,全部用来对-n韵尾,说明这些字的韵尾在当时已经变成-n尾。

贪,《广韵》,他含切,透母覃韵字,咸摄,平声,开口一等。《回回馆杂字》用来对音tan、tam,对音tan出现在时令门第122词等24个词中,酉,āftāb-furū-raftan,阿夫他卜·府罗夫贪;对音tam出现在器用门第479词,印,tamghā,贪阿。

南,《广韵》,那含切,泥母覃韵字,咸摄,平声,开口一等。《回回馆杂字》用来对音nam、nan,对音nam出现在天文门第8词,露,shab-nam,捨卜南;对音nan出现在人物门第190词,樵人,hīzum-zananda,血津则南得。

蓝,《广韵》,鲁甘切,来母谈韵字,咸摄,平声,开口一等。《回回馆杂字》用来对音ran、lam、ram、rm,对音ran出现在器用门第482词等5词中,棋,shatranj,舍忒蓝知;对音lam出现在器用门第485词等3词中,旗,‘alam,阿蓝;对音ram出现在方隅门第648等3词中,家,haram,黑蓝;对音rm,出现在增续杂字时令门第27词,热,garm,革蓝。

俺,《广韵》,于验切,影母监韵字,咸摄,去声,开口三等。《回回馆杂字》用来对音am、an、a,对音am出现在人物门第178词,姑,ghamma,俺默,此字波斯文“北图回杂本”起首辅音之上多置一个音点,误作gh-,正确的写法为?amma,用-m尾韵的字对音m尾;对音an出现在人事门第216词等6个词语中,想,andīsha,俺迭舍,用-m尾韵的字来对音n尾;对音a者,出现在人事门第292词,管束,ta‘alluq,忒俺路革,用-m尾韵的字来对音[-a].表明“俺”的-m韵尾正在演变之中

林,《广韵》,力寻切,来母侵韵字,深摄,平声,开口三等。《回回馆杂字》用来对音rm、ram、ran、run,读音rm,出现在鸟兽门第406词,虫,kirm,乞林;对音ram出现在增续杂字身体门第53词,肘,阿林知;对音ran出现在增续杂字花木门第74词,橙,nāranj,纳林知;对音run出现在增续杂字花木门第75词,橘,turunj,土林知。“林”的韵母为[iem],从音理上来看,[e]属于元音中的舌面前半高音,是这个字的主要元音,[i]为舌面前高元音,[e]比[i]的开口度大一些,从声母[l]到韵尾-m,有一个开口的过程,所以整个的发音过程并不是一直处于闭口的状态,由于受元音高化的影响,韵母由[-iem]变成了[im],由于[i]是高元音,从声母到韵尾的发音,都要闭口,从闭口到闭口,中间没有开口过渡的机会,这就导致了声母与韵尾的相互矛盾。由于音节中的声母与主要元音无法改变,所以要把-m韵尾变为-n韵尾,这两个音都属于前鼻音,因此演变为-n韵尾的字。较早的“四夷馆本”《回回馆译语》编于四夷馆建立初期(明永乐五年),只有杂字,即前777條语汇,较晚的“四夷馆本”《回回馆译语》不但对杂字部分作了补充,还增编了来文部分,增补的“杂字”中的部分所收词汇,多半从“来文”中收检而出,即增续杂字语汇共计233条,所以对音ran、run的词语,出现的时间较晚,可能在明末。

“贪、南、蓝、俺、林”,这几个字在中古均是-m韵尾字,在《回回馆杂字》中,既可以对音m,又可以对音n,说明这些字中有的韵尾已经变为-n尾,有的依然保持-m尾,这些字正处于由-m尾韵向-n尾韵的变化之中,有两种读音,可以读作-n尾字,也可以读作-m尾字,

恁,《广韵》,如林切,日母侵韵字,深摄,平声,开口三等。《回回馆杂字》用来对音nīm,出现在时令门第113词等2词中,子,nīm-shab,恁·舍卜。

堪,《广韵》,口含切,溪母覃韵字,咸摄,平声,开口一等。《回回馆杂字》用来对音kam,出现在人事门第247词等4词中,减,kam,堪。

深,《广韵》,式针切,书母侵韵字,深摄,平声,开口三等。《回回馆杂字》用来对音shm,出现在身体门第305词等6词中,眼,chashm,彻深。

“恁、堪、深”,皆属古-m尾字,用来对音m尾,可以说明这三个字在当时的语言中依然是收-m韵尾的,-m韵尾的字依然存在。

“法、哈、纳、塔、搭、贴”,这几个字在中古都属于入声字,对音均没有鼻音韵尾-m。深咸两摄开口一等字和三等字的阳声韵韵母用an、in、am等来对音,入声韵韵母用a、ī来对音,深咸两摄入声字的塞音韵尾在中古时期为-p,可以看出这里入声韵尾已经消失。

在《回回馆杂字》中,除了用深、咸两摄的字来对音-m韵尾的字之外,还用-n韵尾的字来对音m,如:恩,影母痕韵字;满,明母桓韵字;因,影母真韵字;罕,晓母寒韵字;津,精母真韵字;坤,溪母魂韵字;尹,以母谆韵字;昏,晓母魂韵字;敦,端母魂韵字。这说明当时m尾的读法可能已经混同或者很模糊了,因而有n、m不分的情况出现。

还有一部分用-?韵尾的字来对音m,波斯语中没有后鼻音字,在以波斯语为母语的人看来,后鼻音也是前鼻音,因此可以用汉语的后鼻音字对波斯语的前鼻音,元音后移,使前鼻音n接近汉语的?。如:榜,並母庚韵字,对音bām,榜ba?,受声母和韵腹[a]舌位后移的影响,n的舌位也后移,因此接近[?];昂,疑母唐韵字,对音ām。可以看出当时梗摄、宕摄字的鼻音韵尾已经脱落,出现了前后鼻音不分的现象。

三、《回回馆杂字》-m韵尾字读音的变化

从本文讨论的对音中可以看出,在当时的语言里出现了前后鼻音不分的现象;语言中还保留有-m韵尾的分布,说明-m韵尾在当时应该是存在的;咸深两摄的鼻音韵尾表现为-n、-m的格局,说明当时的闭口阳声韵尾-m已经与-n混同;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用拉丁转写汉文闭口韵的字来对音m,以am对音的居多,例如:天文门第8词,露,shab-nam,捨卜南等。

参考文献:

[1]胡振华,胡军.回回馆译语[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东干学研究所,1993.

[2]刘迎胜.《回回馆杂字》与《回回馆译语》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周祖谟.广韵校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4.

[4]王力.汉语语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5]蒋冀骋.阿汉对音与元代汉语语音[M].北京:中华书局,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