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婷
2017年5月,山东省在青岛举行学校自主变革论坛,主题是“义务教育一体化课程与教学成果展示会”。旨在通过政策解读、专家引领、典型示范、“面对面”访谈、初中和小学各学科的课堂教学示范课、分学科报告执教学科典型经验、专家评课等环节,帮助教育行政领导、校长、教研员和一线教师,深入了解义务教育课改面临的新形势、新政策、新任务和新举措,对义务教育一体化课程改革实施高位引领指导。本次会议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评价,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广泛影响。
本次论坛也是“山东省普通中小学‘1751改革创新工程”(以下简称“1751”工程)成果总结会议之后召开的第四次成果推广会,旨在引领改革方向、提供典型范例。
山东省“1751”工程于2011年启动,涉及17个项目县(全省17个市,每市遴选一个县,其中含9个贫困县),每个项目县在高中、初中、小学各遴选一所发展水平在中等偏下、有代表性的学校(共51所)。按照“规范办学、尊重规律、依靠科学、改革创新、自主发展”原则,以学校为基本推进单位,着力破解学校长期依赖行政推动的“被发展”现象,促进学校从校情、学情出发,全面渗透新的教育价值观,以核心理念体系建设、课程与教学改革、制度与机制创新、教师专业成长、学生自主发展、特色与文化创建等学校发展性要素为抓手,采用“专业引领、联盟发展、典型带动、区域联动”等一系列措施,发掘学校内在自组织发展力量,创建适合每一位学生的教育,有力地促进了学校走改革创新、自主发展之路,在全省培育了一批示范学校,并辐射带动了县域教育均衡发展。该成果经教育部委托第三方评估,已作为落实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以来的新进展、新成果,被选入《中国义务教育发展报告(2014)》。
应《中国教师》邀请,围绕“一体化”课程建设,谈一点自己的思考和认识。
一、深入落实义务教育学区制,亟须专业引领课改走向深入
山东省于2015年实施义务教育学区制,在行政层面,统筹学区设立,将义务教育学校划分为若干学区,以学区为单位实施小学与初中九年一贯对口招生,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构建小学与初中纵向衔接、横向协作的办学模式,推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学区主要任务是实施“六个统筹”,即统筹招生培养、统筹教师资源、统筹课程建设、统筹教学研究、统筹教育资源、统筹家长资源。当前,义务教育学区制已经在全省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新格局已经形成,这对于深入落实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
然而,仅仅依赖自上而下的行政推进,往往难以触及学校深层次变革,只有源于内部的自组织变革,才能使学校获得持续的发展。当前,提升学区制建设水平,亟须专业引领指导,亟须通过搭建不同形式的交流平台,促进学校或学区进一步明确深化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明确其自组织发展空间和主要生长点,探寻新的发展路径和发展策略。
二、以“一体化”课程建设为抓手,促进学校走自主发展之路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载体,是学校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的标志,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建设,落实“六个统筹”,仍面临诸多问题:如何打通小学初中课程的纵横衔接?如何提升“三级课程”的校本化建设水平,构建学校基于国家课程标准,融必修、选修和社团活动于一体的学校特色育人课程体系?如何通过项目或主题活动,建立学区教师联动机制,探索有效的教研机制,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协同共进?只有引导校长和教师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才能激活学校自主变革的内生力量,促进学校走改革创新、自主发展之路,盘活学校内外课程资源、构建“一体化”课程育人系统,提升学校整体育人水平。
三、树立“一体化”课程观念,加速义务教育学区制建设
山东省在深入实施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推进城乡教育公平的同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建设,按照就近原则,以初中招生服务范围为基础设立学区,以学区为单位实施小学与初中九年一贯对口招生,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推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当前学区框架结构搭建工作已基本完成,学区制管理格局已经形成。然而,推进学区内涵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
从系统论观点来看,如何推进以学区为单位的小学与初中九年一体化建设,不仅需要统筹考虑师资和硬件设置的合理配置,而且需要从内涵发展的视角,整体推进学区文化建设、制度建设、课程改革、教师成长、特色创建、资源整合等。从课程建设的视角来看,不仅要重视各学科内部的整合,而且要重视学科间的整合;不仅要重视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研究,而且要重视三级课程的整合融合和校本化研究;不仅要重视教科书内容的生本化研究,而且要重视教师自身经验、网络和社区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不仅要重视校内课程资源的整合,而且要重视学校、家庭和社区等资源的整合。
推进“一体化”课程建设,需要改变学校长期依赖行政推进、机械落实自上而下行政指令的现象,需要唤醒学校专业发展自觉,发掘学校内在潜力,集聚学校内外部力量,构建多渠道供给、多样化选择、多手段呈现、多元化监控与评价的保障体系,充分发挥一体化课程整合效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作者系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齐鲁师范学院教授)
責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