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
摘 要:设计素描课程是高职视觉传达专业的必修课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其中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视觉传达设计所必须所具备的核心能力,本文以创造性思维为切入点,对高职院校视觉传达专业设计素描课程进行解读。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基础造型;设计素描;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J20-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7-0236-01
随着国家今年来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作为艺术设计学科的视觉传达专业的教育也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阶段。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为了适应社会行业需求,以培养视觉传达设计行业专业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在造型基础课程的设置上,结合西方传统艺术教育和设计专业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因素,形成了与传统造型素描训练目的不同的“设计素描”课程。视觉传达设计是门综合性学科,目的在于通过视觉的形式表达特定的意图,其中创造性思维是核心,而“设计素描”作为造型基础训练的重要环节,应当把创意型思维的培养作为教学重点,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素描的形式去发现、去想象、去创造,为后期的学习创作和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设计素描课程教育教学的现状
素描是造型基础,学习绘画的起步就是从素描开始,素描可以使画者或者设计师能够具备准确的描绘能力、分析和表现能力,可以说素描是一种基本素质的具体体现。所以,在进行绘画类和艺术设计类专业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时,都将素描作为衡量学生造型功底的标准。为了适应当代社会分工细化,行业的专业性,以及艺术设计学科发展的要求,传统素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设计教育教学的发展,许多院校开设了“设计素描”课程。设计素描讲求的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传统的表现物像的外在内容向研究物像的内在综合构成转变,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但是一概而论的进行设计素描课程设计也存在着非常突出的问题,设计艺术是综合性的学科,由多种不同的学科構成,根据设计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现代建筑设计、室内与环境设计设计、产品设计、织品与服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但多数院校在开设设计素描课程时,并没有根据专业性质的不同而有针对性的进行特色课程教学,导致了学生对设计素描概念的模糊理解,课程教学目标研究过于表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专业各课程内在的衔接与延展。设计素描课程应该根据专业培养要求,不断的加以强化和完善,以便更加适应学科的发展,满足专业性人才的培养需求。
二、高职视觉传达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之前,不能盲目的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去进行教学活动,而是要根据学生实际的综合能力因材施教。笔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严峻现象即高职院校学生美术基本功普遍较差。造成原因主要是由于近年来高等教育的扩招,降低了入学的门槛,艺术类专业收取的文化课分数较低,许多家长将此作为孩子获取文凭的捷径,在这部分学生中必然有一部分人在文化基础、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专业素养等方面有所不足。另外,美术特长生数量的快速增常,使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高考美术培训班,为了提高升学率,培训班教师的教学模式完全为了迎合招生考试制度进行“填鸭式”教学,许多学生由于起步晚,直接跳过基础的造型训练,直接进行反复的应试练习,虽然在短时内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被高校录取,但是,没有通过科学系统的学习直接造成了这部分学生缺乏专业基础素养、基础造型能力差、创造能力差、没有个性风格的现状。根据现实情况与人才培养目标,笔者认为,作为专业基础课程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来讲委实任重而道远,在强化学生造型能力的同时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应作为课程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
三、从眼到心——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过程
通过设计素描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科学化系统化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造型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本质上说是一个创造性思维的过程,设计贵在创新,一件好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它是否有独特的创造性。创造性思维能力不是先天所具有的,而是靠对设计对象从内容到形式的一系列推导和探究得来的。针对高职视觉传达专业学生的能力现状,将人们感知事物的客观规律融入教学,以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观察
设计的本源来自于自然,观察是人们认识大千世界最直接的手段,如果说普通大众的视觉行为具有普遍性、惯常性的特点,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的学生来讲,通过设计素描的教学需要保持必要的视觉敏锐度,这种特性表现在他们在看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时力求挖掘其构成的规律、异质点、平凡中的不凡,由此建立一种对于现实物像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用精细而宏观的视觉眼光审视现实物像,并拉近学生与自然与生活亲密无间的距离。
(二)思考
“我思,故我在”,思考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最本质的能力,思考是一切创造力的源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于具象思维像抽象思维的转变,通过对物像的细微观察,对其具体的自然形态进行深入的思考,探寻其内在隐含的抽象原理,现实的物像组合显示着数理的构图关系,剔除非形态本质的因素,可以有效的把握形态的基本构造,对这两者的观察思考是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重要环节,思考和分析最终会成为我们表现的能力。
(三)创造
当我们能够解放思维的时候,就开启了创意思维的大门,进入了发散性活跃思维阶段,通过对物像的观察、思考、联想,创造阶段循序渐进的进入学生的头脑。许多学生可能认为自己缺乏创造力,其实是因为缺乏系统的引导与锻炼从而缺少自信,在创造阶段,教师应该以鼓励为主,要求学生尽可能展开发散性思维,然后以建议和诱导的手段对大量的创意点子进行筛选,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主,帮助学生建立独立的思维意识,让学生看到自身的创新力量。
四、基于培养创造性思维为目的的课程教学组织
(一)项目式教学方法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推导过程,应当将其自然的融入课程教学中,三个阶段可以从写生、平面概括、想象的结合展开。(1)写生是提高学生对于观察物像的能力,是学生直接获得形态认知和表现能力的基本途径。与传统素描不同,要求学生要近距离、多角度、全面的把握对象的外在表现以及局部的变化和细节特征,鼓励学生通过触摸、拆解的方式进行研究,使得在绘画表现时做到胸有成竹,認识的形态越多,观察力就越高,并且对于造型的变现能力与技巧也会随之提高。(2)平面概括是在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掌握物像形态表现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视觉传达专业的特性,平面化和图形化的造型更有视觉伤的冲击力,用平面化的创作手段获得物像信息的提炼,让学生从传统的造型思维尽快向专业的造型思维靠拢。想要做好物像的平面化,就要求学生在观察事物的同时,把握事物的主要特征,舍去细小部分,这对于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形态资料的储备以及造型经验的积累方面都有极大的作用。(3)联想和创意是通过对感知过的形态进行理想化的加工,创造出理想结构的描绘过程。想象不是对过去形态的机械复制,而是经过设想的创造性表达。通过以上三个阶段训练,前后衔接互相作用,有次序有规律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鼓励多元化的创作手段
造物缤纷,存在于自然界的物质有着丰富多彩的形态与样貌,在设计素描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深入自然、深入生活,观察研究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质感的物像,尝试着借助着多种材料去做组合、拼贴,拓展创意型思维的纬度。另外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脑技术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更大的创意空间,形态的创意方法亦更加丰富,“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技术的支持让学生可以更加无拘束的发挥创造性思维,寻找最合适的表现形式展现自己的设计意图。
五、结语
高职视觉传达专业的教育教学目标是培养能够胜任视觉传达设计相关岗位的专业技术型人才,视觉传达是创意性行业,因而人才的培养需要以创造性思维为目标。作为教师,在视觉传达设计的设计素描的课程教学中,最重要不是向学生传授自己的创作方法,而是要发展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每一次的训练过程都应该是一次创造,都应该是创造性思维的拓展。在课程教学中,让学生有表达和创意自由的自由,有健康的心态和创作激情。
参考文献:
[1]陈进文,周立新.设计与创意素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周至禹.思维与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周至禹.设计素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