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笛作品概述

2017-07-15 06:05万俪婷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430079
大众文艺 2017年20期
关键词:管乐长笛演奏家

万俪婷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430079)

中国长笛作品概述

万俪婷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430079)

在当代长笛专业教学中,学生学习和演奏中国长笛作品已经成为教学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不同时期音乐家和演奏家们创作、改编的众多优秀长笛音乐作品经过时间的洗礼,在各类音乐会的演奏及长笛教学中得到利用,绽放着光彩。

长笛;创作类型;发展脉络

长笛是西洋管乐器,从19世纪初传入我国开始逐渐成为最被人们熟知和喜爱的管乐器之一。特别是近二十年来,通过和国际管乐界的交流学习,以及在我国管乐家及作曲家们的不断进取钻研下,中国管乐水平有了长足发展。同时,音乐家们也在思考如何用长笛丰富多变的演奏,展现中国特色的音乐作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及民族精神。在此过程中我国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管乐人才和管乐作品,在国际的管乐比赛中中国选手也屡获殊荣。本文从创作时间和创作类型两个方面对中国长笛作品进行梳理分类,力图展现出长笛在我国发展的基本脉络。

一、时间划分

1.19世纪末-建国初期

这一时期,是西洋管乐器传入我国发展的初期,多以管乐队、军乐队的面貌为人们所知。乐队演奏的曲目也多是国外传入的军队行进曲和仪式用曲。直到1937年,当时在上海从事电影音乐创作的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先生创作出一首长笛独奏曲《幽思》。这首乐曲采用我国五声调式结合西方奏鸣曲式的创作手法,将一些长笛吹奏技巧融入其中,呈现出高雅、娴静的气质。特别是中间精彩的华彩段落,充分展现了长笛灵动、流畅的演奏技巧。同年,著名作曲家江文也先生在日本创作了长笛奏鸣曲《祭奠》。该曲在传统作曲技法上有所创新,展现了作曲家独特的个性,虽不为人们所熟知,但在当时也不失为难得的长笛独奏作品。1951年,在德国举办的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我国著名长笛演奏家、指挥家韩中杰演奏了《牧童短笛》和莫扎特D大调协奏曲参加比赛,获得了国外观众、评委的一致赞誉。这也是中国乐曲第一次以独奏的形式出现在国际舞台。这首《牧童短笛》原是贺绿汀先生1934年创作的一首钢琴独奏曲。为了符合联欢节比赛要求,我国著名作曲家李焕之先生特意改编成了长笛独奏作品。乐曲虽为结构简洁的三段曲式,却将西方复调手法融入其中,将一幅牧童坐在牛背上悠然自得吹着短笛的画面呈现在人们面前。作品生动、欢快的曲风获得大家喜爱,逐渐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中国长笛曲。

2.50年代末-70年代末期

在这段时期里,我国经历了社会主义大发展到70年代末的文化大革命特殊时期,在艺术创作上也无疑留下当时社会形态及文化生活的烙印。《在内蒙古草原上》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戴宏威创作于50年代的长笛独奏曲。乐曲展现出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草原幅员辽阔、人们绚丽多彩的幸福生活。类似风格的作品还有作曲家廖胜京创作的《草原上的牧羊人》,在这首作品中作曲家通过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采风,收集到云南当地哈尼族音乐素材,将其用于创作,使这首乐曲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随后,这首作品由我国著名长笛演奏家、教育家李学全先生演奏,在1953年罗马尼亚举办的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会上获得金奖。这时期在中央音乐学院收编的《长笛教学曲选》中还收录了马思芸的《怀念》、《山歌》,钱苑的《小车》,田保罗的小奏鸣曲《清晨》等当时中国长笛作品的代表作。另外,还有些作品,如段平秦的《燕子》,罗孝敏的《村笛》,高燕生的《诙谐曲》,尚德义的《赶生灵》,都极大丰富了我国长笛作品的种类,推动了长笛演奏及教学的发展。

6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末的特殊时期,音乐文化发展止步不前,少有的长笛乐曲也是革命歌曲改编而来,迎合当时社会制度需要的音乐。而这时期有一首作品不得不提,那就是1972年作曲家黄虎威先生创作的长笛独奏曲《阳光灿烂照天山》。作品充分利用新疆音乐旋律和节奏上的特点,结合西方传统作曲技法,热情洋溢的描绘了祖国边疆的迤逦风光,赞美了天山南北各族人民勤劳勇敢的精神风貌。直到现在,这首乐曲都经常出现在长笛音乐会的经典曲目中,成为了中国长笛独奏作品的代表作之一。同时期另外一首作品也是经典之一,那就是我国著名长笛教育家王永新先生根据小提琴乐曲改编的《僮锦幻想曲》。乐曲丰富的调性和严谨的结构能展示出长笛演奏的多变技巧和柔美音色。

3.80年代-至今

改革开放给国家带来了繁荣稳定的社会局面,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并成为这一伟大时期的见证者。音乐文化艺术呈现出精彩纷呈的面貌,长笛专业的教学发展迅速,与国外一流音乐团体及著名演奏家的交流活动也日益频繁。特别是中国长笛作品的创作迎来了大丰收时期。1980年,长笛演奏家、作曲家谭密子先生根据琵琶古曲《春江花月夜》改编成长笛独奏曲《夕阳箫鼓》。曲中大胆引入现代长笛演奏技巧,将泛音、唱音、击键等技术与中国古曲结合,模仿鼓和箫的声音特点,产生了新颖独特的音响效果。1981年,留学加拿大的作曲家黄安伦创作了长笛独奏曲《舞诗》。他将严谨的西方复调结构加以现代作曲技法在委婉的民族音乐中融合,使中国作品在交响性上达到一个新高度。《舞诗》曾在中国第二届全国长笛比赛中被定为决赛固定曲目。1986年,留法作曲家陈其钢创作了长笛与竖琴作品《回忆》,曲中用两种乐器特有的音色创造出了如泣如诉的对话。1991年,著名作曲家金复载先生受指挥家胡咏言先生相约,创作了《长笛协奏曲》,同年由上海交响乐团首演于上海音乐厅。这部无标题作品依旧立足于民族化,有趣的将江南民歌素材在乐章中演变、转换成带有西南少数民族特点的音调。作为我国第一部长笛协奏曲,它载入了中国当代音乐史册。还有众多长笛作品虽不为人们所熟知,但也大力推动了我国长笛专业的发展。如作曲家赵晓生的《天国童吟》、留美女作曲家陈怡的《金笛》、著名作曲家赵季平根据戏曲脸谱“净角”素材创作的《大净》、作曲家徐占海为2004年沈阳举办的首届全国艺术院校长笛演奏比赛创作的《雨》等等。这些新作品展现出多元化创造性特点,大量优秀作品的涌现,将中国长笛音乐的创作和演奏带入了新的艺术境界。

二、创作类型

纵观我国长笛音乐作品的创作历程,不难发现,最早长笛较少作为独奏乐器出现时,少有的长笛独奏作品也都是其他器乐曲或歌曲改编而来。这类型的作品有《牧童短笛》、《渔舟唱晚》、《绣金匾》、《打虎上山》、《井冈山上太阳红》等。虽然这些乐曲不是为长笛“量身定做”,但在人们开始认知长笛这门乐器之初,起到了宣传推广的作用。很多音乐爱好者都是通过长笛演奏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音乐来认识长笛的。

逐渐,长笛演奏家们开始不满足于改编作品和演奏,开始尝试创作专属长笛的原创作品。如方定昊先生的《幻想曲》;谭密子先生的《夕阳箫鼓》,虽然这首是由琵琶古曲改编创作而来,但是乐曲里呈现出长笛特有的吹奏技巧和音色表达,使得这首乐曲成为了中国长笛作品的代表作之一。还有中央音乐学院王永新教授的《僮锦幻想曲》,都是老一辈长笛演奏家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更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优秀的作曲家都为长笛创作出了风格各异的优秀作品,有的甚至享誉世界,为长笛音乐民族化推波助澜。如《阳光灿烂照天山》、《舞诗》、《长笛协奏曲》、《金笛》、《大净》、《雨》、《神秘的笛音》、《回忆》、《融雪》、《海之歌》等。这些作品经过我国长笛演奏家们的首演及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展示,得以让更多人们喜爱。从第一位走向世界的演奏家韩中杰先生到王永新教授,再到现今活跃在中国管乐舞台甚至世界管乐届的长笛演奏家韩国良教授、何声奇教授,一辈又一辈的长笛人用心血和智慧创造了我国长笛专业如今的蓬勃发展。

在“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理念促使下,我国长笛界同仁们一直在努力用西方乐器的载体将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展现在国际舞台上。无论是专业院校长笛演奏教学体系的完善,还是中国长笛音乐作品的创作,都将推动我国长笛专业的持续发展,以更加积极自信的姿态融入世界音乐大家庭。

[1]陈建华.《管乐器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2]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华乐出版社2004年5月版.

[3]乐新.《中国长笛音乐作品创作研究》.《音乐创作》2006年02期.

[4]孙迪.《黄安伦长笛独奏曲“舞诗”艺术风格与演奏技法探究》.浙江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猜你喜欢
管乐长笛演奏家
演奏家
2022第二十届上海管乐新年音乐会举行
第六届江西省音乐“映山红”奖管乐比赛圆满落幕
Flutes
管乐合奏中应注意的常见问题
有温度的管乐教育
笛子演奏家
笛子演奏家
另类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