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向利
摘要:治水是水系景观规划和设计的前提和基础,亲水,还原人类自然与文化属性,全方位提升该亲水品质,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的亲水要求,以提升生态和心理的感受质量,是本次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滨水景观;亲水;设计理念;设计手法
卧龙河水系作为城市肌理中的生态叶脉,发挥生态“绿肺”功能,从而改善整个城区的生态结构,通过滨水水岸原有的狭窄带状结构的扩张,进一步由线到面,增加人们与绿色生态环境的接触范围。在设计理念方面,提出了数据先导、场所属性及亲水和治水功能并重的策略,力求通过衍伸城市文脉、从多重视角、重塑城市景观记忆等设计手法,打造富有文化底蕴的滨河绿茵廊道。
1区位概况
该项目位于山东莒南,全长8km,河道自北向西穿过莒南中心城区,最终汇入白马河。本次规划范围位于卧龙河水系上游段,自鸡龙河至兖石铁路段,长2.2km,规划面积19hm2。
2项目解读
整个场地基本属于狭长的带状绿地,场地东部毗邻卧佛寺公园,未来规划有佛光天色景区,明清一条街的特色旅游等内容,南段河道除了原有居住区外,新规划有金猴五洲名居、金龙御景苑等新楼盘;在已形成的城市格局基础上,景观带与多条城市道路平行或交叉,形成多种景观视觉界面。
3方案设计
在上海路以北形成一主一次2个主水面,佛教文化内容逐步展开,向南形成以10~12m宽为主的水系,在绿带中自然流淌,景观体验内容围绕乡情、市井文化等构建,形成菩提梵音、乡情绿韵、市井水街3个景区。
3.1上海路以北地块(菩提梵音景区)
依托天佛风景区和卧佛寺公园的独特优良生态资源,结合佛光天色景观规划的特色旅游,将宗教文化同园林艺术完美结合。
3.2上海路——淮海路段(乡情绿韵景区)
该段落属于由城市边缘向城市中心渐进的个性,在满足居民亲水需求基础上,打造具有乡土风情的清新效果。
3.3淮海路——兖石铁路段(市井水街景区)
该段落迎合公众喜水爱水的心理特点,融合大家喜闻乐见的市井文化,成为居民茶余饭后消遣的一个轻松场所。
4设计理念
4.1采取数据先导评价约束景观设计的规划策略,完善水系连通路径
规划设计现场进行详细踏勘,结合与水系相关的要素,比如城市路网的道路高程,尤其是河道与路网交汇点的高差数据等,确立水位高程,跌水设施的合适点位和绿道道是否下穿设计等,以及在条件受限区域,明渠与暗管相互结合的处理方式区段,依据详实的数据分析,奠定整个工程的可实施性。
4.2同区域同类型项目景观差异化,凸显景观场所属性
卧龙河水系景观以小尺度、精细化的处理形式,依托天佛风景区和卧佛寺公园的独特优良生态资源,在上海路以北地块规划菩提梵音景区,将宗教文化同园林艺术完美结合,打造以佛教文化为载体的生态休闲体验场所。中段和下段则以乡情文化为主体,从而形成分区明确,凸顯文化内涵的景观构成。
4.3契合场地肌理尺度,突出治水与亲水功能并重思想
卧龙河是当地一条肩负城市行洪功能的河道,在某些段落由于历史原因造成水面标高高于周边道路和居住区,导致汛期被淹的情况,因此本着治水与亲水功能并重的思想,在这些路段绿地内设置高于1.0m的地形起伏和挡墙,从而缓解雨季河道行洪对周边的压力。
5设计手法
5.1运用合宜尺度及题材,构建现代“禅”意景观,呼应城市特质
结合当地“天佛伏虎”“图澄建寺”等传说设置景观内容,入口标志景墙从佛教文化符号中抽取元素,设置景墙、水池及地景装饰等,强化入口景观及轴线感,与底景的梵音亭建筑相互呼应,色彩以白、灰为主基调,与佛教庄重深沉的内涵相符,材质则以石材、青瓦和木质为主,通过水景、建筑小品、地景媒介形式得以传达。景区内部植物配置谙合佛教文化意境,选取与佛教文化有关的植物如银杏、丁香、忍冬、荷花、竹子等,构建雅致、淡雅、宁静的禅意景观氛围。
5.2运用现代元素构建乡情景观,融入传统市井文化,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该处大量栽植柳、杏、桃、海棠等富具乡土气息树种和野趣的观赏草,结合木质为主的休闲驿站设计,形成长亭晚照、芳草水岸等景点。将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唱戏、剃头、柳编等市井文化运用雕塑的形式融入方案设计,弘扬传统文化。
5.3景观在嵌入城市肌理的过程中,注重与现状和规划形态的融合
节点处腹地开阔,设置为公众集中活动场地,结合栈桥布置灵活划分区隔场地,使空间开合有度。位于裕隆嘉园内的水系为现状架空起来形成的水池,水系连通实际走的是下部暗管,结合甲方要求,方案构思将该段落将破除现有水池,将下部暗管改为明渠形式,利用驳岸比水面高约1.5m的高差,设置下沉水道和亲水设施,满足居民从平视、俯视、仰视多角度欣赏景观,5.0m宽的合宜水道尺度既增强线性廊道的景观空间特性,又增强人的亲水归属感。
卧龙河水系景观的设计本着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构建佛教文化、乡情文化、市井文化所产生的不同景观意境,力求使卧龙河在传统文脉肌理中,以生态理论为指导,维护、保障及恢复水系生态健康,满足市民利用滨水空间进行文化与游憩体验的需求,使卧龙河水系建设成为符合生态文明时代特征的人文和谐典范。
(收稿:2016-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