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自然品第”的历史渊源

2017-07-14 04:19黄永浩刘楚圆邹昌锋
现代园艺 2017年1期
关键词:自然园林

黄永浩 刘楚圆 邹昌锋

摘要:“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理想品第。道、玄、佛的“自然”观以及张彦远的品第论为园林景观的“自然品第”奠定了基础。本文在阐述“自然品第”对园林景观与绘画的影响过程中,逐渐梳理出园林景观“自然品第”的历史渊源。

关键词:自然;品第;园林

1园林景观的“自然品第”性

唐末《历代名画记》初次涉及了有关绘画的“自然”审美标准;张彦远认为“自然”是把握画作品质的尺度标准。“自然”是绘画与造园的宗旨,本文论述的“自然品第”,主要是通过分析园林与绘画的关系、园林与自然的关系、造园的最终目标和“自然品第”一词本身所传达的精神理念总结出来的。

1.1园林与绘画的关系

《园冶》作者计成自小习画,师法荆浩、关仝,中年生活在镇江,凭借自己习画功底与游历尝试叠石,结果宛如真山,就此成为了一名造园家。“掇石莫知山假,到桥若谓津通,桃李成蹊;楼台入画。”可以看出计成是用绘画的标准来评析园林的。从绘画与园林思想来源关系来看:世人都向往仙境美景,园林与绘画两者都是将其具体化,最终达到一致的审美诉求。从表现手法来看:谢赫的“六法论”在造园方面同样适用,“应物象形”指的是绘画应有的真实性,画家在描绘对象时要从实际出发,而园林要求的是景物塑造和尺度上的真实;“气韵生动”体现在绘画上是画家对画作畅神的向往,中国古典园林则竭尽所能在精神层面上接近“自然”的内涵;“随类赋彩”主要强调对所绘对象的类别赋予应有色彩,而园林中植物的季相之美是最好的诠释,花红柳绿,枯荷听雨,叠翠流金,腊梅傲雪为园林增添了画意;“骨法用笔”主要指绘画笔法的骨力之美,园林则讲究叠石凿池的虚实、收放、开合之美。

绘画创作以及园林设计运用了大量相似的原理。在很多古典园林的实景中都能看到山水画作的影子,例如元四家的倪瓒就曾参与苏州狮子林的叠山。计成所推崇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理想体现并继承了老庄哲学、历代山水画论以及张彦远“自然品第”对自然的追求,由此可见古典园林与绘画是互相关联的。

1.2园林与自然的关系

“师法自然”理念渗透到了国内艺术与园林的每一个角落,是造园永恒不变的主题,对现在园林设计的发展极为重要。时代不断更迭,造园的技艺也在不断改进,如果从面积来看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規律,它是一个逐渐缩小的进程;从其表现来看,是从摹写到写意方向发展;但是在这种动态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个不变的因素,就是对自然的崇敬及向往。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追求目标。秦汉时的皇家宫苑主要是对自然山水的描摹,按照“一池三山”的范本和尽量不破坏自然的原则,挖土成池,堆土为山。南北朝时期盛行老庄哲学,造园主要追求的是景物的“自然”和“神韵”。唐宋时期诗歌、绘画勃兴,诗词中借景抒情的手法得到了普遍的认可,这种以景喻情的形式在园林中体现为对园林景观意境的追求。在文学作品和老庄哲学的影响下,园林逐渐步入成熟;园林当中的山水、地形、植物、建筑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元素,元素中叠山、理水以及植物造景都在以“自然”品第为标准,力求效仿自然,并通过融合自然与人文之美来达到“自然”的艺术效果,随后,“师法自然”成了中国造园的最高准则。

2“自然品第”的历史渊源

“绘画创作对空间的留白处理以及园林设计中的空间布局,两者所运用的理论方法同出一脉”。这句话从空间构图的角度诠释了园林与绘画的关联性:两者都是对形象进行经营,园林是在空间中追求真实的形象;绘画是在平面上追求空间的幻象。通过对道、玄、佛自然观以及张彦远“自然”品第的分析,可以归纳出园林景观“自然品第”的历史渊源。

2.1“自然品第”的具体内容

“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追求目标、设计法则,是古典园林意境的旨归。中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以农耕经济为主,人们从起初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到尝试改造自然,最终又回到对原始自然的向往。中国古典园林将人们的向往“具象化”,从而反映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理想追求。中国园林的核心观点和中国各种艺术理念一样,最初认为自然是遥不可及的宇宙之所在,而后才从内心领悟到自然的真谛。

“品第”一词的来源,最早见于班固的《汉书·古今人表》,文中将历史人物分为九等,是评论和分列等级的意思;再到曹魏时代《论语》中的“上智”、“中人”、“下愚”的“上”、“中”、“下”品,逐步发展成“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到南北朝时期,“品第”由对人的品评演化成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谢赫的《画品》,张彦远的《论名价品第》以及邓椿的《画继》等都是“品第”作为绘画品质的分级方法。“品第”的内涵在不停地丰富、演变,从人到文艺作品再到如今的园林景观,“品第法”对各个时代的文学艺术影响深远。

2.2道、玄、佛的“自然品第”观

2.2.1道家的“自然品第”观。园林景观“自然”品第与老庄思想密不可分,道家学派的“自然”观影响了历代文人画家。老子和庄子在“自然”问题上都有着独到的感受,为后人展现了富有道家精神的“自然”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后人看来,老子是站在唯物主义的角度上来阐述自己对“自然”的理解,并将“自然”与“道”联系起来,表明两者都不会因为外在因素而改变,是自然万物最为原始的状态。自然界万物生存和发展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只有在发现并掌握这些规律后,才能达到人与物相谐的理想状态。庄子推崇的“自然”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他从每个人的心理状态出发,强调通过感受自然,认知自然,最终与自然合二为一。只有遵循物性的美才能称之为自然美,人应该用真心去感受万物;这就是“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也是中国园林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2.2.2玄学的“自然品第”观。魏晋时代,玄学宣扬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和超脱隐逸的精神追求,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让人们能够跳脱出沉重的时代枷锁。玄学是从现实出发,继承儒、道两家的理论精髓,来表达自己对于“自然”的各种理解:王弼理解为无妄然,嵇康倾向于超然,郭象则认为是必然。王弼的无妄然指的是合乎情理的社会使命感,他认为名教源于自然。嵇康的超然需要剔除多余的认知因素,主要体现在不为名教所束缚与自然而为上,他从客观的外在“自然”出发,通过对“心”的触动,达到浑然天成的自然境界。郭象强调人的主体性,“自然”就是自得天成。园林景观想要营造的,不外乎是这些“自然”概念下的自在、自是和自由。

“风骨”、“神韵”是此时的风尚追求。山水审美风气也在道家和玄学的影响下出现端倪,人们将自己对自然的感悟加以把握,宗炳的“澄怀味象”观,陶渊明、谢灵运等人的山水诗都可以看作是对“自然”的体认和萃取。谢灵运的《山水赋》提及了士人与自然为伴的隐居形式,他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由心出发的山水园林,促使了以自然意境为追求目标的古典园林兴起。此后,士人为了实现足不出户就能欣赏自然山水的理想,开始以自然为师,将自家庭院修建成山水园林隐于市中,通过游赏近乎自然的园林景观,达到与自然相融的境界。

2.2.3佛教的“自然品第”观。佛教重视自然万物的原始状态。自古以来,寺庙修行之处多与山水为伴,参禅悟道的僧人需要清心寡欲,不向自然作不必要的索取,尽量维持周围环境的原貌;这些都是与万物同体共生的表现。《宝云经》云:“独静无人,不为恼乱……多诸林木华果,清净美水,龛室安稳。”佛教的“神变”思想也和大自然息息相关,为了表现对自然的崇敬,人们将自然中的景物奉为神灵,如山神、水神等;禅宗哲学追求“心化自然”,他们对自然山水有三种理解:客观实相,观自然万物以悟心,通过心相心境的了悟从而达到心与物的统一。可以说大自然是修行者悟道的机缘,因此佛教对自然充满了敬畏之情。

2.3张彦远“自然”品第论

在道儒释思想的影响下,隋唐五代出现了涉及绘画各个方面的独立篇章式画论,对绘画追求的“自然”本质也有涉猎。此时诗歌盛行,诗论与画论追求的意境相似,并呈现出互为融通的趋势,山水画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宋代是山水画的全盛时期,宋人凭借精巧的画笔,理性的眼光,成功表现出自然山水的原貌。随后出现的众多画论主要是作者自身对自然景物形质的一种体验和态度,郭熙父子的《林泉高致》就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的品评和向往。明清画论是对前人理论的细化,也是对“自然”品第內涵的继承和丰富。

“自然者为上品之上。”将谨细、精、妙、神、自然这五等依次排序,“自然”在张彦远的心中成了最难企及的品第。结合谢赫“六法”,张彦远用“五等”论述了画作的品第之差。通过梳理《历代名画记》可以得到自然品第的内涵——六法俱全,六法俱全的所有要素都包含于“自然”之中。这里指的“六法”即谢赫“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和传移模写。张彦远认为自古以来真正合乎“六法俱全”条件的作品很少,由此我们可以认定“六法俱全”是绘画及园林景观具备“自然”品第的必要条件。

3总结

“自然”是一种“浑然天成”的状态,源于现实最后又超脱现实。“自然”汰选万物并使万物各归其位,各具其性。中国园林追求心境合一的意境,意由形生,意境需要客观园林景物的支撑。“勺水可为汪洋千倾,拳石乃表崇山九仞。”这种以小景可观自然之形态的园林意境,通过在自然中体验真实山水,并悟得山水之质,运用以小见大、寓情于景的造园手法最终得以实现。“自然品第”对古典园林的影响深远,在“师法自然”理念的影响下,无论是形制恢宏的皇家宫苑,雅致精巧的私家园林,还是画境禅心的寺庙园林,都遵循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造园理念,是自然天性的体现。

简而言之,从道、玄、佛的“自然”观再到张彦远的“自然品第”论,“自然品第”一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它不仅应用于绘画,也可应用于园林中。设计者及鉴赏者需要具备足够的艺术修养才能领会“自然”品第的评价标准,只有在历经艰苦的探索之后,才能接近并体察到隐藏于物象背后的自然之“道”。

(收稿:2016-10-11)

猜你喜欢
自然园林
《园林》
在园林里遇见自己
中国古典园林简史
中国园林“缀玉集”
《自然》:中国的生物伦理并不狂野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
园林雕塑小品创作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