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2017-07-14 21:17谢小妹
神州·下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词句石榴积极性

谢小妹

新《课标》提倡的理念精神就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由此而言,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天地。实现这一目标,就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活”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意识,增强学生的创设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何才能是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呢?

一、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师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面带微笑,话语亲切,激情饱满地讲课。鼓励学生,感化学生,亲近学生,善待学生。当学生出错时,老师不训斥,不惩罚,而是耐心指导。学生有点滴进步时,及时给予肯定,并鼓励他们。如我在教学时,对课堂上表现出色的学生,以“你的字真漂亮”·“你发言有创意”·“你真棒”·“老师喜欢你”等来表扬他们。对学困生,不指责,不批评用心指导,鼓励他们。说“好好想一想,慢慢来,老师相信你能行”等,使他们感到老师和他们一起动脑,一起学习。消除了学生对老师的恐惧和隔阂心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激发兴趣,发挥学习动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学生只要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促使各种感官,共同引起对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如;我在教学生朗读《秋天》课文时,我让学生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朗读形式,比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指名读、想象读、个人赛读、齐读等,在充分的读中去发现秋天的美。同时,我让学生深入感悟重点词句,比如“石榴笑得咧开了嘴。”这一句,我先让学生自读,然后适时地用形象直观的课件出示了成熟的石榴,让学生感受石榴的美。接着,我又让他们表演咧开嘴的表情,体会那种快乐,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朗读声情并茂,沉浸在秋天的美妙中读得津津有味!

三、给学生机会,提高参与意识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活動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活”起来。在活动中有自己的天地,能表现自我。例;我在教学《春天在哪里》一文时。抓住“柳条”“跳舞””桃花“脸红”·“笋芽儿从地上探出头来”·“麦苗青”“菜花黄”“蚕豆花儿香”这些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体会感悟春天的美。首先我让学生自由读,然后闭眼想象: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学生的脑海中闪现出一幅幅形象的画面,有的好象看到了柳条随着微风翩翩起舞,听见了桃花和竹笋的嬉闹声,有的好像闻到花儿的芳香,有的仿佛欣赏青青的麦苗儿在广阔的田野上跳动的美……那么,你能不能把你的感受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呢?孩子们的积极性更高了,他们或加动作表演读,或表情丰富的朗读。一节课,学生始终在我自然顺畅地引导下,自主学习,自主朗读,自主感悟,实现人人都有机会,每一个学生都参与了重点词句的理解。突破了本课的学习难点。也一改课堂的沉闷局面,使学生在课堂上也“活”了起来。

总之,教师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的脑·口·手,眼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endprint

猜你喜欢
词句石榴积极性
激发兴趣,走出误区
石榴
石榴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石榴
石榴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