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研究主要通过对177位在校大学生的调研,探索了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对学生创造力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批判性思维能显著影响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和创造力;学习效能感在批判性思维与学生创造力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文章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教学实践的启示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学习效能;创造力
1研究背景
早在20世纪70年代,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成为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成为美国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非常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中,目标明确提出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尽管目前的文献显示,批判性思维对创新能力的提升有一定内在逻辑,但仅限于理论探讨,并没有实证研究支持这一假设。为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对创造力的影响机制,并提出对实践教学的启示。
2实证研究
本研究对某高校管理学院的177位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女生占80%。
本研究中,批判性思维是指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测量采用的是叶玉珠开发的量表,信度为0.94。
学习效能感主要指个体对于自己能否达成学习目标的信念。本研究在Sharon开发的自我效能感基础上改编的学习效能量表,信度为0.88。
创造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新颖和有用的想法。本研究在Tierney等开发的一般创造力量表基础上改编的学生创造力量表,信度为0.86。
通过SPSS17.0分析,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学习效能感(r=0.575,P<0.01)、学生创造力(r=0.649,P<0.01)显著相关;学习效能感与学生创造力显著相关(r=0.535,P<0.01)。
在控制住学生性别、年龄的基础上,我们加入自变量批判性思维,再分别加入因变量学习效能感、学生创造力。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够显著影响学习效能感(β=0.546,p<0.01)、学生创造力(β=0.560,p<0.01)。
同时,我们在回归方程中加入中介变量学习效能感后,批判性思维对学生创造力的影响显著性降低(β=0.362,p<0.01)。我们进一步将Bootstrap再抽样设定为5000次运行,批判性思维通过学习效能感到创造力的间接效应为a*b=0.25,CI=[0.12,0.39]不包含0,说明学习效能感中介了批判性思维与创造力。
3研究启示
整个研究结论对教学工作的开展有重要的指导和启示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高校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是创新型人才发展的重要手段。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创造力的提升,这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提供了理论指导。当前,我國非常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国家层面也在呼吁加强对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目标,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精神和技能。只有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大学生才能不迷信书本,不盲从专家权威,通过证据和推理来支持自己的判断,并在推理过程中建构新的知识,从而促进创造力的提升和创新的发展。
第二,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能为创新和学习目标的实现提供心理能量。大学生在创新活动和学习过程中面临困境和挑战时,更加需要一套内在动力机制保证个体持续努力以达成目标。学习效能感就发挥着这样的作用。学习效能感不是凭空建立的,只有通过对感知到的效能信息进行整合、认知、加工和反省才能形成。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特征就是推理的自信,这种自信能产生持续的内在支持力量激励自己,让自己更自信地投入到创造性工作和学习中。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为大学生从事创新活动和学习目标的达成提供心理保障。
第三,深化对批判性思维培养模式的探索。目前关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模式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独教学模式,比如“论证逻辑”、“批判推理”、“批判性思维”、“逻辑与辩证法”等。主要以论证的辨识—图解—重构—分析—评估为主要内容,还包括其它解决问题的一般技巧;另一类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模式,将批判性思维的技巧、策略、态度等融入学科课程中。而后者的研究大部分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探究,贯穿于学科的批判性思维培养方法、路径、训练策略等关键性问题,却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还亟待加强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模式的探索。
参考文献:
[1]仇瑛,庞京城.基于批判性思维为导向的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研究[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63(2):9-12.
[2]叶玉珠.代理课老师批判思考教学专业知识、个人教学效能与教学行为之现况及关系研究[J].国立政治大学学报,1999,78:55-84.
[3]Sharon K P.That is my job:How employeesrole orientation affects their job performance[J].Human Relations,2007,60:403-434.
[4]Tierney,P.Famer,S.M.Graen,G.B.The examination of leadership and employee creativity:The relevance of traits and relationship[J].Personnel Psychology,1999,52(3):591-620.
[5]纪滢,杨文妍,薛瑞璇.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模式综述[J].课程教学,2015,11:102-103.
作者简介:
江静,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酒店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领导力与组织管理、企业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