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珂
摘 要:当前我国社会既为高校新型人才的塑造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政治舞台,也为高校新型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政治文化及政治心理的深层次的变革。本文实证性的角度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知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代大学生在政治认知上的积极因素及存在的偏差与不足。
关键词:政治认知;重要性;存在问题;原因分析;解决措施;探讨
一、当代大学生政治认知及存在的问题
1.基本倾向
首先,政治认知基本正确,政治认同感较强。陈至立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当代大学生从国内外以及改革前后的鲜明对比中,特别是从身边发生的巨大变化中,深刻感受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繁荣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惟一正确选择,他们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认同,对保持我国政治局势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充满信心。”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基本正确。
其次,大学生参与意识普遍较强。如“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实施以来,“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已经覆盖了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参加志愿者活动的青年达千万,组成了数十万个志愿者服务队,这其中就有为数众多的大学生。
2.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政治“冷漠”,认为与自己无关。在一所高校抽取的500名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学生中有78%的同学不关心政治,认为“政治是少数政治家的事情,距自己太遥远”,“政治是没有意思的事情,不如搞经济实惠。”同时,由于众多因素影响,人们对于政治往往满足于谈谈琐事,发发牢骚,这种普遍的社会心态也投射到部分大学生身上,使他们产生冷漠的政治情感。
其次,政治认知过于激进,缺乏理性思考。作为青年,大学生往往不够稳重,行为冲动,而行为的冲动源于思想的冲动。对于国内外的政治事件,大学生们往往显得很“愤青”,尤其是对国内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以及与国外的一些冲突上,大学生们往往是一味的愤怒不满,而没有真正冷静的思考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最后,政治认知功利化。大学生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求知欲强,有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但由于社会阅历浅,尚未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对社会政治生活的理解和认识缺乏长远深刻的目光,造成政治认知的功利化。比如,对于党内腐败现象,大学生在政治取向上存在明显的功利倾向,认为换做是自己,如果行贿能够解决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自己“肯定会”或“可能会”行贿。而在严肃的入党问题上,部分大学生入党的动机是为了得到好处,增加就业的筹码。
二、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政治认知的重要性
1.认识来源于实践,指导实践的进行
政治认知作为一种对政治的认识必然会对大学生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政治认知指导大学生进行政治参与,因此,培养正确的政治认知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的进行政治参与。
2.有利于培养合格的政治角色
政治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政治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认知,指导大学生正确地进行政治参与,就是要培养出符合特定政治社会要求即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大学生,帮助大学生进行、适应和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使大学生适应角色的转移。
3.有利于满足社会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需求
在大学生对政治系统、系统内的各种参与角色、角色扮演者有较系统认识的基础上,使其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意识、政治认知和政治素养,有目的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实现由自然人向政治人的转化,进而满足社会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需求。
4.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作为年轻的一代,大学生们有着旺盛的精力和无穷的力量,因此更应该培养大学生们形成正确的政治认知。
三、大学生政治认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计划生育的影响
大多数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比较严重,在很多时候,他们都局限于对自己利益的关注,而对别的利益关心甚少。因此,政治虽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作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却往往感受不到它的重要性,所以形成对政治的冷漠。
2.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道路不畅导致心理冲突
一方面,大学生们往往有一颗炙热的心,渴望能够为政治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但另一方面,由于在校学习,社会经历不够等原因,使他们往往不能参与其中。比如人大代表的选举,按法律规定,大学生是完全可以参与选举的,但在校大学生们真正行使了选举权的少之又少,而行使了被选举权的更是屈指可数,而被选为人大代表的几乎没有。由此使大学生们慢慢的失去了最初的热情,觉得政治与自己无关。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到位
从小学到大学,学校给同学们灌输的思想都是好好学习,热爱祖国等,却很少引导学生真正对政治事件进行思考。比如,针对上学期的“钓鱼岛事件”,在游行之前,学校对于该事件只字未提,等到学生们“暴动”起来时,学校才开始呼吁要理性爱国,但是,如何理性爱国,学校却没有明确的指导。
四、解决措施
1.大力發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直接地促进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政治认同感,理顺政治心理,坚定政治信仰和政治理想。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理论基础
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使大学生形成独立的政治判断、强烈的政治认知的重要途径。要使大学生掌握运用政治学的相关理论,在政治上能明辨是非,在现实中能理性批判,正确对待政治上的具体问题。
3.优化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环境,让大学生们真正参与其中
既能满足大学生们对政治参与的强烈渴望,又能让他们感受到其中的复杂性,引导其进行理性的思考,从而逐渐形成正确的政治认知。
参考文献:
[1]赵长胜.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现状及实现途径探析[J].
[2]马颖章.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必要性和途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2.
[3]陈素云.当前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4]徐新.再论高校校园文化[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5]罗志.探讨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认知和参与能力[J].高教探索,2003,02.
[6]顾晓英.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及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