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汝梅
语言是幼儿教育的基础,同时也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幼儿将来的语言、理解力的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但是,在当前的幼儿园教育中,部分幼儿教师的语言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缺乏目的性、脱离幼儿实际生活、教学模式过于集体化等。这些问题导致语言教学效果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幼儿的语言发展。
在我国,3-6岁的孩子基本都会上幼儿园。该阶段,是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幼儿之后的学习、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语言也是该时期教育的重点,对幼儿知识的接收、意思的表达有直接影响。因此,为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为其将来的沟通与语言交流能力打下良好基础。幼儿园阶段的教师,应重视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及时发现当前教育中的问题,找出解决措施,以提升幼儿园语言教学质量。本文,笔者就对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并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一、明确教学目标,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基础,可以为教师指引教学的方向。但是在以往的幼儿园教育中,大多教师在语言教学中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通常是按照教材(或教学大纲)目录,进行统一的教学,忽视了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幼儿参与程度不高,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语言发展。对此,在新时期的幼儿教育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为其设置合适的教学设计,以提升语言教学质量。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所教班级幼儿的特点。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书籍分析,通过与幼儿家长的交流,通过与班级幼儿的沟通等形式,对班级幼儿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的时期(如:语言敏感期、语言发展期等)为幼儿制定不同教学计划。并在了解、尊重班级幼儿差异的基础上,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幼儿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如:性格活泼外向的幼儿,可以借助游戏培养幼儿语言能力;性格内向、比较沉默的幼儿,教师可以借助幼儿感兴趣的故事引导幼儿进行沟通、交流。通过这样的形式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另外,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为幼儿留出自由发言、幼儿互相讨论的时间与空间,使幼儿之间可以互相促进,提升语言教学质量,以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方法灵活,提高学习兴趣
3~6岁的幼儿大多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耐心有限且“情绪化”严重。在这种情况下的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教师若仍采用传统教学中单一、形式化的教学方式,可能无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导致幼儿学习兴趣与参与度不高。为改善这一情况,在新时期的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枯燥的教学方法,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以幼儿园中班《大公鸡与小鸭子》的故事教学为例,教师在讲到这一内容时,可以有以下几种教学形式。第一种,教师绘声绘色地并借助自己的肢体动作为幼儿讲解故事,然后鼓励幼儿讨论后复述故事。第二种,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将相关的故事以生动且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幼儿面前,以吸引幼儿的注意,提升幼儿参与语言学习的积极性。第三种,课前,教师可以制作若干“大公鸡”和“小鸭子”的头像,让幼儿自由选择,选择后“一只大公鸡与一只小鸭子”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共同学习这个故事。并在学习之后,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故事以情景剧的形式体现。通过这样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可以有效提高语言教学的趣味性,进而可以提高幼儿对语言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学习效果的提升。
三、教学贴近生活,促进能力发展
幼儿园语言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使幼儿在将来的学习、成长,乃至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可以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可以理解别人的语言并清晰表达自己想说的话。但分析当前的幼儿园语言教学,可以发现大多教师组织的语言教学脱离了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学内容不符合幼儿的实际经验与语言水平,导致教学大打折扣。
对此,在现阶段的幼儿教育中,相关幼儿语言教师应积极为幼儿创建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在集体教学的基础上,重视幼儿个体的发展,以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为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应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设计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的教学环节,并在教学中多运用一些“儿童化”的语言,以激发幼儿的发言兴趣。以“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这一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下载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的教学素材,如:洗完后不关水龙头、吃饭挑食、乱丢垃圾、见到教师不问好等,教师可以借助动画视频将这些内容呈现,让幼儿讲一讲这样做好不好,不好在哪里。通过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同时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
四、总结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幼儿园语言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育中,制定培养目标,做好培养计划。在明确自身教育中问题的基础上,积极寻找解决方法,设计出符合班级幼儿语言发展的教学计划,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作者單位:博乐第五师双河市89团塔蕾幼儿园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