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
【摘要】网络语言是现今信息时代网民普遍使用的一种交流语言。本文从词汇角度分析网络语言的形态特征,以及这些特征所体现出的社会文化,并提出了一些看法,以期促成对网络语言词汇特征的深入思考。
【关键词】网络语言 词汇特征 社会意义
90年代以来,由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与普及。国内在网络语言研究方面通过语言学角度透视网络文化。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从语法学,语言学,语体学,以及心理学,社会学,符号学等角度展开的研究。
本文中的网络用语则是指学界一般定义的“在网络交流中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主要用于网络论坛,网络留言板,虚拟聊天室等。”本文将主要分析这一层面上的英汉网络词汇特征。
一﹑网络语言词汇的构词法
以下是英语和中文的一些常见构词方法。
1.英语词汇的构词法。
(1)截短词。例如admin=administration
这一类型主要表现为将较长的英语词汇用其中的几个字母替代。
(2)混成法。例如emoticon=emotion+icon
这一类型主要表现为将将多个单词的部分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单词,但又同时兼具这两个单词的词义。
(3)拟声词。例如 ah,hehe,he
这一类型主要以语气词为主,以表达讲话者的情感诉求。
(4)特殊符号的使用。例如 emoji︰-)意思是pleasure
特殊符号的使用主要以颜文字为主,以标点符号模拟人的表情,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表达双方的情感。
(5)数字的应用。例如B2B=B to B,3Q=thank you
这一类型中的数字主要是依托它们与语言相似的读音来实现这一功能,例子中的“2”与“to”读音相近,“3”与“Thank”的读音相近。
(6)缩略词。例如 ASAP=as soon as possible
(7)拼写错误。例如HEYYY BILLL
这一类型的表达形式较为多样,各种各样的拼写错误都可能构成新词。
(8)俚语的影响。例如cancer stick (香烟)
网络语言词汇的优先表意而不局限于语法形式的特征也使在口语中常常出现的俚语成为了网络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文词汇的构词法。
(1)混成法。例如痛苦ing=痛苦中。在这一来中常见的英文和中文的混合,正如 “痛苦ing=痛苦中”是由英汉两种语言混合而成的,英语的“-ing”是用来表示现在进行时,在这个例子中也表示了相同的语义。这得注意的是,在这个例子中所体现的语法意义在中文中是错误的,但仍在网络语言中仍被广泛使用。
(2)拟声词。例如哦,喔,嗷。这一类型主要以语气词为主,以表达讲话者的情感诉求。
(3)特殊符号的使用。例如﹔-)意思是眨眼。中文中同样主要以颜文字特殊符号的使用为主,以标点符号模拟人的表情,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表达双方的情感。
(4)数字的使用。例如56意思是无聊。这一类型中的数字主要是依托它们与语言相似的读音来实现这一功能。
(5)缩略词的使用。例如gg是哥哥的意思。在这类词汇中通常可见的是用一个更简单,以易快速输出的表达方式,如例子中的用字母来替代汉字。
(6)用词错误。例如君子好球(逑)。这一类型通常有具体情景的限制,用特定的具有相似读音的一个字来替代另一个字,来实现特定的语言目的。
(7)方言的影响。例如泥好(好)。在网络语言中需要表示方言时,常用读音相近的汉字表示,以体现与标准读音的不同,同时也能营造出一种轻松有趣的氛围。
从以上的举例可以看出中文和英文的构词法有相同也有不同,体现出了网络语言重传递意义而轻语法形式的一面。
二、网络语言词组基本特征
尽管中文和英文的网络语言构词法都具有相同与不同,但两者仍然表现出了一些相通的基本特征。
1.高效。为了实现语义的快速表达,网络语言的构词方式出现截短,混成,缩略,数字表示,特殊符号甚至是图画的表现方式,这样的构成方式简洁,一目了然,用最短时间表达了性情态度可以实现信息高效交流。
2.表达情感诉求。网民在网络世界交流时使用的形式多样的语言,由著名新闻事件产生的流行语,构成新词记录时代发展,这些网络语言词汇无不体现了网民的情感诉求。
3.口语化。这一类的词汇以口语化为特征,不具备书面语言的特性,表达较随意,以高效传达信息为最终目的。以数字,谐音等方式构成词汇进行交流正是口语化的主要表现之一。
4.形式与意义多变。网络语言词汇的形式与意义多变。不同的构词法赋予了词汇多样的形式,例如同样是表达悲伤的情感,可以用颜文字也可以用数字或语气词。词义的缩略和扩张则使词语从传统意义中产生出新的含义,比如“不觉明厉”“特困生”等词语的新含义的产生正體现了意义的多变。
5.反映社会文化。例如“蓝瘦香菇”的流行,“蓝瘦香菇”来自网络中一段讲述自己和女朋友分手的心情的视频,是用汉字表示的方言的近似读音,但在网络中又逐渐演变成了蓝色细长的香菇的图片。
三﹑结语
本文从中英网络语言词汇的构词法和词组的基本特征两个方面初步讲究了各种构词方式,对比两种语言构词方式的相同与不同,并初步探究了它们之间相通的一些基本特征。
参考文献:
[1]刘春丹.中国网络语言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山东社会科学,2008(157):15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