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高
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乐蟠初中
新课程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周高
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乐蟠初中
在新的教育理念的要求下,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学生往往感到作文难,写作犹如老虎吃天无处下爪,纵然是足踏登云梯身在摩天岭,也难找到上天之门。因此,学生在作文时东拼西凑,瞎编乱造,无病呻吟,甚至故作高深,敷衍了事,作文水平很难提高。在十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觉得只要教师走出以往作文教学的误区,在教学中抓得紧,抓得细,并进行多样化的指导,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那么每个学生都会如愿以偿写出别具匠心、脍炙人口的上乘之作。
我们常说:“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都是强调多读的好处,倡导我们博览群书。但由于学生学习时间紧,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有选择的多读好书。例如在学习了鲁迅的《故乡》、《孔乙己》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药》、《阿Q正传》等小说,让学生体会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学习了《荒岛余生》,要求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名著,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更好的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名篇佳作,都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极好范例,教师应指导学生去欣赏它的美。让学生从内容、表现手法、语言、修辞方法、写作特点等方面去领悟。要求学生将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片段摘抄在笔记上,经常读读写写,反复咀嚼,提高语言感悟能力。比如在学习了《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背影》等写人的名篇之后,引导学生借鉴文章中描写人物穿着及外貌特征、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句子,让学生模仿课文写法,写自己最熟悉的一个人,学生完成习作后互相交流,反馈评价,看谁写得生动传神,如学习了《我的老师》一文,可以让学生借鉴课文写法,写一位自己敬佩的老师,要求学生通过事例表现人物个性特征。通过模仿练习,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课堂上学生写作激情高涨,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愉快的完成习作,同时学生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写作自信心。
培根曾说:“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语文教育尤其重视诵读。凡是课本中规定背诵的古代佳作和现代名篇,要求学生不折不扣背得滚瓜烂熟。读书看报,凡是遇到精美的文章,精彩的片断,精炼的语句,都应该不厌其烦的熟读成诵,力求将每篇文章背得如行云流水一般。会背,学生自然就会写了,而且写得典雅漂亮。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能真切地领会别人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充分吸收他人文章的精华,便于模仿学习,大胆创新。如果没有这种背诵之功,学生就无法实现语言的出新,语言的积累和积淀,无法使作文语言新颖脱俗,鲜明生动,耐人寻味,作文水平无法提高。
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训练,比如游泳、杂技表演等。写作也是一种技能,就要经过反复训练。两周一次的大作文,这个训练量是远远不够的,要加大训练的密度、强度。学生除了写大作文外,还要坚持写周记、日记,每天记下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思考,越记越熟,熟能生巧,经常训练,一熟为宝。人云,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关心生活,认识生活。通过训练,学生文思堵塞----“山穷水尽疑无路”的“苦”就会变成----“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乐”了。另外,学生要多练习书法,每天坚持练字,尽最大努力把字写得秀丽如花,美观大方,为自己的作文锦上添花。
学生每次作文都经过了创作的艰辛,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切中要害,让学生摸得着,看得到,用放大镜与显微镜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亮点。对于学生作文中生动的词语、优美的句子、精彩的片段、严谨的结构给予赏析,并做好登记。变换花样上好作文讲评课,以“吊”起学生的“胃口”。作文讲评课上,老师应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鉴赏,让作文优胜者在全班学生面前介绍自己的写作构思并朗读自己的作品,鼓励其他学生大胆点评。这种方法对优胜者本人及其他的学生都是极大的鼓舞。应把每次作文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佳作贴在教室学习园地里,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文章,并形成手抄小报。向学校文学社推荐优秀作品,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对写作能力差的学生,也要想方设法找出其作文中的亮点,哪怕是几个词语的巧妙运用,也要不失时机的加以褒扬,不对的地方要以商量的语气进行探讨,尽力挖掘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使学生受到极大的鼓舞,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自信心。每次作文分数尽量台阶式上升,让学生感到自己的点滴进步,觉得自己也有别人羡慕之处,用人文关怀滋润作文讲评课,能激起学生写作的内部“诱因”,唤起学生蕴藏在心灵深处渴求知识的愿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写作之中。通过多年的教学,我觉得,作文讲评要褒多于贬,鼓励多于批评,给学生更多成功的体验,引爆学生作文的激情。
总之,作文教学费时又费力,在新课改下,训练时要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老师要诱导得法,引领学生善于积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训练并加以指导,使学生对作文的痛苦感渐渐转化为愉悦感,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做作文的有心人,激起学生创作的乐趣和强烈的表达欲望,让学生在作文的天地里大显身手,展示创作风采,让写作成为滋养学生生命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