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
梨树县第一高级中学
对抗性练习在高中乒乓球训练中的应用效果
刘欣
梨树县第一高级中学
乒乓球是一项兼顾娱乐健身性和竞技比赛性的体育运动,就高中体育教学而言,乒乓球教学对于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意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传统训练模式下,高中乒乓球训练以机械化的技术动作练习为主,较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学生乒乓球运动水平提升相对缓慢。对抗性练习即通过学生乒乓球对抗完成训练的模式,重点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发展。笔者通过教学实验的方式,就对抗性练习的实际训练效果进行了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对抗性练习;高中;乒乓球训练;应用效果
训练是高中乒乓球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学生熟悉、掌握乒乓球技术动作,提高自身运动技能水平的重要渠道。传统模式下,高中乒乓球训练以机械化的技术动作训练为主,学生被动参与动作训练,相应限制了学生个人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发展。对抗性练习重点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侧重于通过真实的对抗模拟,提高学生的训练注意力和实效性,使学生在对抗中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和应变能力。教学实验证明,基于对抗性练习的乒乓球训练,可有效激发运动员的运动积极性,强化运动员的比赛应对能力和心理素质,同时有助于学生良好训练习惯的养成。
(一)研究对象
笔者挑选本校高二年级两个班,甲班和乙班作为实验研究对象,两个班学生人数相同均为48人,并且在男女比例、学生年龄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两班学生均有1年的乒乓球学习和训练经历。
(二)实验研究方法概述
1、文献资料法
笔者通过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等检索系统,查阅了大量的体育教学、心理学以及运动训练学方面的有关资料,为本组教学实验提供理论依据。
2、数据统计法
本组实验中涉及的所有数据,均使用Excel等数据软件进行记录和分析。
3、教学实验分析
本组实验中,甲班为实验组,乙班为对照组。甲班使用对抗性练习的方式进行训练,乙班使用常规训练方式训练。根据高二年级学生乒乓球学习要求和基本特征,实验组共设置有以下五个训练项目:1V1快攻练习、1V1连续拉防弧圈球训练、发球和接发球抢攻一体化训练、5点对2点移动对抗训练以及升降级对抗训练。
(一)快攻对抗练习结果分析
1V1快攻练习就是在特定击球方式和数量规定下,以时间为训练评价标准的一种训练方式,其具有训练节奏快、对抗性强、稳定性高等特点,可在训练过程中,给予运动员一定的压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强化和提高。在实际训练过程中,笔者将甲班学生分为6组,每组8人,以单循环轮转的形式进行1V1快攻练习,并对学生的训练时间进行记录。
可以发现,在基础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学生对抗性练习的次数不断增多,其击球稳定性和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即1V1快攻练习对于学生的基本动作掌握和手感的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就乒乓球基础训练而言,手感训练是其重要促成内容,而手感必须从实践中获得和提高,其具体反应出运动员的感知能力、运动处理能力和调节能力。与实验组相比,研究组的学生仅进行了基本动作训练,侧重于基础标准动作的掌握,学生运动手感提高有限。
(二)5点打2点对抗性练习结果分析
5点打2点对抗性练习具体是指,由一名学生负责打5点,另一名学生控制打2点的训练方法,在高中乒乓球训练中,其属于防守反击和变线进攻的训练项目。这种训练的特点在于接近施展对抗,可有效提高运动员的应变能力和运动能力。
从乒乓球训练实践的角度分析,两名学生需要快速做出相应的训练动作,一名学生负责送球,另一名学生则负责打球,双方的运动思考时间较少,需在训练过程中,不断体会比赛的节奏,进而提高自身的快攻能力。·
(三)1V1连续拉防弧圈球训练分析
1V1连续拉防弧圈球训练具体是指一名学生进行拉弧圈球,另一名学生进行档弧圈球的训练,以一定回合的训练时间作为评价标准。1V1连续拉防弧圈球训练是一项训练内容丰富的训练项目,其要求运动员对于击球点、使用力量等有着较为准确的判断。对于正手攻球一方来说,其训练内容十分丰富,可以根据球的旋转方向和落点差异,选择不同的正手攻球形式,如正手快点、正手快攻、以及正手快拉等,上述动作的相同点就是以髋关节为基础的训练练习;对于防守一方来说,其需要根据进攻方的动作、球的运动特点,快速做出相应的运动判断,进而完成对拍形、力量的调整。
为进一步验证对抗性训练的训练效果,在训练实施一个月后,分别从对照组和实验组中选取4名学生进行单循环比赛。比赛结果证明,实验组学生的各项训练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又以抢攻和抢攻得分两项指标最为突出。分析其成因,主要是对照组学生缺乏实战性训练导致的。
(四)发球和接发球抢攻一体化训练分析
发球和接发球在乒乓球比赛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直接影响着比赛结果,其也是高中生乒乓球特长技术提高的重要渠道。就现代乒乓球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言,分别加强发球抢攻和接发球抢攻的第3、第5板训练和第2、第4板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五)升降级对抗训练
升降级对抗训练是一种对抗比赛训练模式,其主要适用于训练后期,即运动员熟悉并掌握相应的运动技巧和技能后进行。
通过教学实验可得,对抗性练习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和应变能力,强化学生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可有效提高高中乒乓球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1]穆蕊.多球训练在高中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视界,2012(20).
[2]胡明.鄂尔多斯一中乒乓球多球训练应用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07).
[3]阮东兴.高中乒乓球技术训练与意识培养研究[J].考试周刊, 2014(36).
[4]徐俏萍.反胶与怪拍组合的打法在高中乒乓球训练中的研究——以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为例[D].苏州大学,2015.
[5]任文全.多球教学在高中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初探[J].体育时空,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