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磊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0)
刍议晨练对高职院校学生良好素质养成的作用及途径
石 磊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0)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状况及晨练工作的薄弱性、艰巨性等状况特点,强调了晨练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阐述了其对学生良好素质的养成作用及途径。
晨练;高职院校;学生;素质
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寄宿制学校必须开展晨练。所谓晨练就是指人们利用早晨的时间进行身体锻炼的一种体育活动。它是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最难开展的工作之一。尤其是在高职院校中,由于学生在高中阶段疲于应付学习与各种考试,严重缺乏体育锻炼,导致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体育意识薄弱,体质状况不佳。调查数据显示,学生晨练的主动性与实效性不强,晨练的目地仅仅是为了打卡签到,而本应作为增强学生体质的第二课堂——晨练,现今成了薄弱环节。晨练工作能否顺利开展,首要任务是提高教师、学生对晨练的作用及其意义的认识。
由于应试教育的缘故,大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用于锻炼的时间很少,没有养成锻炼的习惯,更没有感兴趣并且擅长的体育运动项目。进入高职院校后,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导致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自由取代了以往教师与家长的束缚,学生可以任意支配课余时间,然而这些自由的时间并没有应用在提高身体素质方面,其被更具有吸引力的电子游戏、网络社交、电影电视剧等娱乐项目所支配,长时间的缺乏锻炼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不断下降。虽说高职院校有2年108课时的体育必修课,但是仅仅依靠每周2课时的体育课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是远远不够的。做好晨练工作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必修课,更是体育教师的重要工作。高职院校开展晨练工作,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质,通过每天的晨练间接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人格气质、人际交往能力、诚信、自我管理能力等素质。
2.1 晨练可以增强学生体质,提升自我有效感
学生通过晨练中的有效锻炼能够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增强体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自我有效感的培养。自我有效感是指人们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个体本身的能力无关,而与个体如何评价自己的能力有关。具有高自我有效感的个体面对困难的任务时,内心较少害怕与焦虑,会做出更大的努力。在体育活动中,个体逐步达成一些锻炼目标后,能够提升其对体育活动能力的有效感,从而提升个体对生活的信心与满意度,并始终保持乐观积极心态。学生体质的下降不是一天造成的,其增强的过程也应是有规律的。学生在晨练中进行锻炼时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每次设立的锻炼目标都能有效完成,从而在增强体质的同时,能够保持自信,提升自我有效感,并且让这种积极的心态影响到生活与学习中的方方面面。
部分运动生物学家认为,人们在空腹状态下进行晨练,血液中由脂肪分解的游离脂肪酸逐渐增高,达到一定的程度会造成冠状动脉血液流动变化,从而影响心肌的工作状态,导致脉搏跳动不规律,甚至有休克致死的可能。因此,晨练不应过于激烈,教师在指导学生设立锻炼目标时,要考虑其自身的健康状况与运动能力以确定适宜的运动量。
2.2 通过晨练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人格是指人在先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其包括个体的性格、气质、意志、品质、价值观等内容。体育对个体人格的影响具有独特性,而这一独特性正是中外教育家公认与推崇的。从体育的性质看,体育存在的最根本的前提是对人本身的肯定,其本质是寻求人的价值和权利的过程,是人的肉体和精神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承认人的肉体存在的合理性,培养积极进取精神,高尚的道德和时代气质,体现对现实生活的乐趣、自由和幸福。晨练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部分,假若其作用仅仅停留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这一低级层面是不够的。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晨练活动,有助于学生在体育活动的交往中学会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集体荣誉感,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发展学生自身的社会认知能力。通过体育的内在精神影响学生的认知和行为,从而塑造其健康人格,才能达成学校体育赋予晨练的教育意义与人文价值。
2.3 晨练可以提高学生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
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渴望交友、寻找知音是这个阶段学生的显著特点。如果这个时期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是正常、和谐的,自己会有一种存在的安全感与内心的满足感。相反,如果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是冷漠、紧张的,内心会始终处于失落与抑郁之中。可见,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这个时期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现在的学生大都是在父母的细心呵护下长大,考入大学的他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都有较好的自我感觉与较高的期望值,但是他们一旦脱离父母的庇护,进入到人际关系复杂的大学中,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会出现无法面对或无法适从的感觉,不少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卑、多疑、害羞、孤僻等社交障碍,久而久之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遇到困难时甚至会做出一些不适宜的举动。
体育活动能够降低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其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人际交往具有促进作用。在体育活动中,不同性格与个性的学生会成为对手,也会成为队友,但在活动结束后,他们会将在体育锻炼中获得的情感延续到生活与学习中,不同个性的学生也能成为朋友。教师在开展晨练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组织集体性的体育游戏或运动量适中的比赛,学生在集体锻炼中不仅可以克服独自锻炼的盲目与枯燥,而且能够维持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团体体育运动中对手与队友、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其实与学习、生活中一些经历类似,学生在运动中处理这类复杂关系的同时,人际交往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学生可以逐步掌握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为将来踏上社会处理更复杂的人际关系做准备。
2.4 晨练可以成为创新诚信教育的途径
诚信即指诚实无欺,讲求信用,它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最基本的伦理规范和道德准则。在当前学生中普遍存在如考试作弊、违约贷款等诚信缺失的现象。这类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现行教育体制与学生本身素质的某些缺陷导致的。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应试教育体制,只注重高分,不注重德育,导致了学生一直奉行高分观念,忽视了道德品行的提高;另一方面,现今的学生大多是在家人的过度呵护与教育中长大,独生子女的优越待遇导致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责任意识淡薄,意志力薄弱,心里脆弱,存在着只顾及自己不顾他人的心态,这种自私心态使他们在面对义与利的选择时,往往容易为了私利而抛弃诚信。
学生的诚信教育不应停留在理论教育阶段,而要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践行诚信。大部分高职院校建立学生个人诚信档案,通过党团活动、学生社团等渠道开展学生诚信教育活动。晨练也可以成为践行诚信教育的创新途径之一,学校通过打卡对学生的晨练活动进行考核,并且将考核成绩纳入到体育课程考核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由于长期以来学生忽视道德品行的提高,存在着侥幸心理及缺乏运动习惯等原因,导致晨练过程中代替打卡、宿舍轮流打卡等不诚信现象比比皆是。高职院校应将晨练中不诚信的现象纳入到学生个人诚信档案中,并将诚信与否与评优评先挂钩,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晨练中锻炼身体,同时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行。
2.5 晨练可以锻炼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自我管理是个体主动应用认知行为策略对自身的思维、情绪、行为及所处环境等进行目标管理的过程。自我管理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日后的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今的学生大多是住校,在学习与生活中缺少父母的监督与约束,而高职院校多彩的业余生活极具诱惑,自制力稍差的学生很容易沉迷于网游、网络社交等娱乐项目,这不仅荒废了学业,而且可能会染上不良的生活习惯,对其日后的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晨练恰恰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自我管理能力的方式,学生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设定锻炼目标、计划,然后通过长期努力达成锻炼身体,提高运动技能的目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也会在锻炼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不断得到磨炼与提高。
3.1 学校出台文件、政策,确保晨练工作的制度性
高职院校中自主进行晨练的学生几乎是凤毛麟角,晨练的开展需要学校出台相关政策,以确保其制度性,如通过将晨练考核纳入体育课程考核中,晨练成绩直接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挂钩等强制性的政策促使学生参加晨练,让晨练成为每一位学生的必修课,让运动逐步成为学生的习惯。
3.2 丰富晨练内容与形式,提高学生晨练过程中的互动性
以往高职院校的晨练内容是以学生自主跑操为主,这类晨练形式既不方便管理,内容又太过枯燥,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很难得到提高,并且由于学生在晨练中缺少交流互动,体育锻炼在学生素质教育方面的价值也无法体现。学生的晨练内容应与体育课授课内容与组织形式形成互补,教师在课堂中应有意识的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技能,组织锻炼兴趣小组,并在晨练过程中增加集体性锻炼活动,丰富锻炼形式,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集体锻炼中得到提高。
3.3 多方联动,增强晨练指导,提高学生锻炼的实效性
任何事物均有其规律与原则,体育锻炼也是如此,盲目进行锻炼容易造成受伤。现今的学生普遍缺乏体育意识,在晨练过程中需要体育教师进行指导。目前,中等规模的高职院校中,体育教师生均师资力量远远落后于学生数量,因此仅仅依靠体育教师进行晨练指导是不现实的。高职院校应构建学院、体育部、体育社团、班级四维一体的晨练指导与锻炼模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晨练中得到锻炼与提高。
晨练是学校体育课程的延续,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第二课堂。做好晨练工作能够有效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晨练工作的开展也对体育课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势必促进体育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当然我们应看到目前晨练工作依然是学校体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其任务的艰巨性与长期性不言而喻。作为一线体育教师,我们应共策共力,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其运动技能,培养其运动习惯,提升其综合素质。
[ 1 ] 赵家贵.晨练与学校体育教育[ J ].四川体育科学,2003(1):65-66.
[ 2 ] 唐征宇.自尊、自信、自我有效感与体育运动[ J ].体育学刊,2000(1):104-106.
[ 3 ] 陈伟霖.晨练的生理影响及对策[ J ].体育科学研究,1999(12):17-19.
[ 4 ] 郑雪.人格心理学[ 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 5 ] 徐隆瑞,梁向阳.体育社会学[ 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 6 ] 孙晓敏,薛刚.自我管理研究回顾与展望[ J ].心理学进展,2008,16(1):106-113.
G807.4
A
1674-151X(2017)11-125-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1.061
投稿日期:2017-04-01
石磊(1985—),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校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