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金金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理想与方法探索
北京业余网球赛事运作模式的研究
——以CRT中网级别联赛为例
孙金金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我国近几年业余网球赛事进行调查分析。随着网球运动在我国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网球这项运动中来,各种各样的业余网球赛事充斥着人们的视野。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中网级别联赛的发展现状,了解其主要的运营模式、特征以及影响其发展的相关因素,并从体育赛事发展的结构和规律进行研究和归纳,结合当前赛事发展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使其运营模式更符合市场规律和民众的需求,以期为其他业余网球赛事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与实践依据,促使我国网球运动又快又稳地发展。
北京;业余网球赛事;运作模式;中网级别联赛
网球运动在中国蓬勃发展,已逐渐成为一个流行性的体育项目,业余选手参赛热情越来越高。中网体育推广公司从2009年正式启动的业余赛“中网级别联赛”,旨在吸引更多的业余选手参与到比赛中来,使大众对网球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更加积极参与到网球运动中来。联赛在全国各个赛区进行,系列赛包括约战、分站赛、邀请赛、复活赛、总决赛。各大赛区比赛分为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共三季比赛,9月底举行复活赛,10月在北京举行年终总决赛,赛期定在4月~10月间进行。CRT的级别划分是对一个业余球员综合素质的考量,更符合竞技运动,CRT联赛是在竞技对抗中给球员做出级别的评定,每一个选手面对不一样的对手、不一样的场地、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时节参加比赛,累计得到了积分,每年根据赛规确定升级、保级、降级。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北京业余网球赛事CRT中网级别联赛运作模式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的研究需要,查阅了关于体育赛事管理、体育管理学、赛事运作模式、业余网球赛事等方面的文章和书籍,通过中国期刊网查阅了相关的期刊文献以及优秀硕博论文,并查阅、收集了业余赛事运作模式的相关资料,了解当前研究现状,同时查阅了中网级别联赛的官方网站,对所发布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1.2.2 访谈法 本文通过对中网级别联赛的参赛运动员、赛事的管理者、赛事的裁判员进行了访谈,深入了解中网级别联赛运行的机制。
1.2.3 个案分析法 本文通过以中网级别联赛作为个案,对中网级别联赛的运作进行了推进式的思考,在个案举例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和分析了本文研究的问题,最终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2.1 中网级别联赛介绍
2.1.1 赛事概述 这项赛事是从2007年开始设计的,首先在广州举办,当时叫作广州网球级别联赛。在2009年升级为CRT中网级别联赛。级别联赛有两大特点:(1)级别,网球水平呈现的是金字塔,高手少,新手多。如果让新人和高手在一起争夺一个冠军,那是毫无悬念的,所以将赛事分为3.0、4.0、5.0三个级别,每个级别都设冠、亚军、4强、甚至8强等奖项,这样就给新手更多的机会。(2)是设计了联赛赛制。一般的业余比赛一年一次,做得再好,365天只办了2天,时间一长大家都忘了。联赛赛制保证在同一个赛区,2到3个月一次比赛,从宣传层面来说,这可以让媒体有一个连续性地报道。从推广经营角度来说,赞助商可以获得持续宣传,比赛场馆也获得长期推广。而现在一个赛季结束了,下面一个赛季马上开始,第三季结束了,总决赛立刻开始,一年4个赛季,正好衔接了起来。对于分级的界定,各个机构有不同的划分标准,但大多大同小异,例如:NTRP或者ITN的级别划分,是让评级教练在指定的落点上连续给你喂球,分别测试定点击球技术、发球技术等,然后统计各项击球所获得的相应得分,教练最终会根据获得的总分评定出相应的级别。这样的级别评定很好,但缺点是不具备对抗性,不能直观反映选手的真实水平。
2.1.2 赛事定位 中网级别联赛的区域划分基本覆盖了中国的大陆版图,全国共6大赛区:东北、华北、华西、华中、华东和华南,每个赛区再划定7个中心城市,中心城市主要根据6大区域网球发展水平、网球人口、经济影响力等影响因素来决定。在这几个城市举办比赛可以逐步扩散影响到其他城市,从而达到赛事推广、宣传的效果。
2.1.3 竞赛体系 中网级别联赛分为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以及年终总决赛。前3季各个地区各个项目的冠军才能够参加年终总决赛,并且年终总决赛在中网期间举行,这对网球爱好者是相当有吸引力的。
2.2 中网级别联赛运动员管理模式
联赛将运动员等级划分为3.0、4.0、5.0。开始注册时,球员有权选择参赛赛区,确认后第一次比赛只允许在该赛区参赛。本年度分站赛允许球员跨区参赛,积分只取某一赛区的所获积分。所有球员经执委会审核确认参赛级别后,只能在该级别的比赛项目中参赛,不得跨级别参赛。经过两季比赛取得本赛区个人单项积分第一者将获得参加总决赛资格,并代表该赛区赴北京参赛。若出现积分、参赛次数、胜负场次相同者,则由乙方安排通过优胜者赛,决出参加总决赛名额。
每季的比赛,球员将根据比赛成绩获得相应的积分,本周积分=上周原有积分+上周获得积分-去年同站比赛积分。如参加年终总决赛,总决赛积分将直接加为原有积分,如球员未参加去年参加过的分站赛,则将扣除去年其所获得积分,每名球员积分不再清零。截止报名后参赛球员无故弃权,不退还报名费,并扣除10分。经过3季比赛取得本赛区个人单项积分第一者将获得参加总决赛资格,并代表该赛区参赛,若出现积分、参赛次数、胜负场次相同者,则由乙方安排通过优胜者赛决出参加总决赛名额(以9月公布晋级规则为准)。如获总决赛资格者因故退出,将由排名靠后者补上球员的总积分,成为下一年度级别升降的唯一依据。球员所获积分将进入CRT各赛区及全国的积分排名系统。每年总决赛结束后,确定升降级球员名单,定级后球员级别下一年度在相应的级别中参加全年的赛事。
2.3 中网级别联赛竞赛模式
2.3.1 中网级别联赛参赛运动员的基本情况 中网级别联赛分为男单、女单、男双、混双4个项目,每一个项目分为3.0、4.0、5.0等3个级别,2016年3个赛季,累计参加人数为850人,其中男子700人,女子150人,其中3.0的男单、女单、男双、混双报名参加的人数最多。参加比赛的选手大都是已经参加工作的人,学生所占的比例较少。
2.3.2 中网级别联赛竞赛规则 根据报名的人数设置比赛签位,比赛采用单败淘汰赛,当比赛人数少于8人时,采用小组内循环,排出相应的名次。比赛一般采取信任制(即40:40时1分决胜,由接球方选择发球区),局数6-6时决胜局(抢7局)定胜负,每场比赛采用一盘制,采用无占先制,即:当比分出现40:40的情况下,在后1分直接决出胜负,由接发球方选择发球区。
2.3.3 中网级别联赛医疗保障 首先,报名运动员需保证身体健康,适合参加该项比赛。选手一经报名,则认为选手自身已认定适合参加比赛,执委会对比赛期间出现的身体健康问题不承担责任。其次,在网球比赛的过程中,由于急停急起以及一些高难度动作较常见,运动员难免在运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这对赛事组织者来说,应当按照比赛项目的特点来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前准备医疗卫生保障设施以及医务人员,以便在比赛的过程中突发状况发生时,可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保护措施,同时也应当在运动员报名参加比赛时告知其应当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比赛项目。
2.3.4 中网级别联赛组织运行模式 中网级别联赛北京赛区的主办单位是中国网球公开赛组委会,北京威武青春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赛事的承办单位,北京威武体育青春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赛事的所有事项,但是要向中网网球公开赛组委会缴纳4万元的承办费用。
2.3.5 中网级别联赛赛事媒体推广模式中网级别联赛自2007年起,至今已有10年的历程,吸引了大批的网球爱好者前来参加比赛。由于中网级别联赛每年基本在固定的时间段举行(举办时间均在周末),因此参赛的运动员能够提前安排自己的时间,避免因与其他事情冲突不能参加比赛的状况出现,从而保证了运动员参赛率。中网级别联赛有自己的网站,运动员可登陆官方网站进行报名、约球,也可以查询自己的积分情况。在现在这样的大数据背景下,通过手机终端App,在微信的朋友圈、网球微信群、公众号进行赛事信息的推送,大多数网球爱好者都能够对赛事信息有所了解,然后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实际情况报名。同时,在第一季开幕式上,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会对比赛进行赛事报道,中国体育报、新浪体育、搜狐体育也会对赛事进行追踪报道,这样对赛事的宣传具有很好的宣传效果。
2.3.6 中网级别联赛赞助商的情况 体育赞助既是一种公益,也是一种商业行为,赞助商理所当然地想要和投入等价值的产出效益,企业赞助业余网球赛事的本质是为了追求经济价值和经济收益,业余网球赛事要向常态发展,就必须走商业化道路,同时,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大赛事举办的规模,提高赛事的品牌,积极开拓自己的市场,加速网球运动体育产业模式的速度,吸引更多赞助商的注意,从而保证比赛经费的稳定来源。兴业银行北京分行、圣安百草圣宁油、康仁富硒葡萄酒、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马大姐食品、欧蒂尔网球在中网级别联赛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为赛事提供保障服务和赛事奖品。
与国内其他的业余比赛相比,中网级别联赛举办的频率较为合理,不太过频繁,也不间隔太久。赛事的规模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毕竟我国的网球人口总体呈上升趋势,在参赛人数上,赛事的承办单位可以根据报名参加比赛的人群分布特征,在下一次比赛的宣传方法上特别注意容易忽略的群体。通过对北京赛区的观察,不难发现高校的学生参与到这一赛事中的人较少,主要原因是比赛采用的是单败淘汰赛,报名费对学生而言相对偏高,很多学生都抱有这样一种心态:如果第一轮输了的话那只能打一场比赛,一点都不合算。举办方可以针对学生做出一些相应的优惠政策,对第一轮输球的参赛选手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让他们能够多打上几场比赛,这也是大多数人参赛的主要目的。北京高校众多,然而学生参加比赛的人数所占的比重较少,承办单位可以根据数据反映出来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大大增加学生参赛的人数,比赛的水平、规模提升,对于赞助的选择就会更多,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这样才能够使这项比赛能够长久地开展下去,同时,也为其他赛事的举办提供了经验。
[ 1 ] 张伟伟.Tennis123赛事运作模式研究[ 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6.
[ 2 ] 唐中权.上海体育赛事发展阶段及特征分析[ D ].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0.
[ 3 ] 徐琳.体育赛事及其赛事产品的营销学分析[ 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6):37-40.
[ 4 ] 谢易铮.漯河市体育赛事引入及运作策略研究[ D ].开封:河南大学,2015.
[ 5 ] 唐中权.上海体育赛事发展阶段及特征分析[ D ].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0.
[ 6 ] 王晶.中国业余篮球公开赛(CBO)运作模式研究[ 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4.
G845
A
1674-151X(2017)01-038-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1.019
投稿日期:2017-04-18
孙金金(1992—),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