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家校合作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探究

2017-07-13 19:51王晓岚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0期
关键词:阅读习惯家校合作阅读能力

王晓岚

摘要:阅读是一个人进行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是一个人进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阅读也是一个人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发展他们的阅读能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关乎孩子未来的发展。因此,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情。只有学校和家长携起手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去阅读。

关键词:家校合作;阅读能力;阅读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0-0265-02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而阅读能力正是进行终身学习的基础。所以,阅读能力是一个人在未来社会必须具备的能力。

一、阅读能力应从小培养

有关研究指出,人的主要阅读能力,是在0—7岁期间形成的。如果在婴幼儿时期不及时启蒙阅读意识,激发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幼儿入学后就可能出现学习适应困难。因此,如果希望孩子能有更好的、长远的发展,那么重视并积极促进孩子阅读是刻不容缓的。笔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发现,很多孩子在入学前并没有很好地开展阅读,导致这些孩子在入学后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学习能力也相对较弱。当然,成绩也不容乐观。虽然,他们已经错过了阅读习惯与能力的最佳培养时期,但是通过家校合作,促进学生阅读,能对之前的空缺有所弥补。因此,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发展他们的阅读能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关乎孩子未来的发展。

二、阅读习惯应早养成

通常情况下,人们更愿意相信用自己的方式所了解到的事物,而且这种现象随着年龄增长、经历丰富,会越来越严重。特别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任凭家长说千道万,也不如他亲身经历、思考或在书籍中的所见所闻。所以,培养孩子读书习惯可以让孩子自我教育,自我认识。如果书目选择恰当,还可以避免孩子出现在成长的各个阶段中可能会遇到的很多教育难题。

对于孩子上课和做功课时不专心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什么好方法可以立竿见影,因为这是一个习惯养成的过程,而且时间越早,效果越明显。注意力是人的本能,不需要刻意去教,但是注意力时间长短有别。而接近本能的另一个名词叫习惯,本能我们无法根除,但习惯是可以培养的。习惯好比疫苗,越早植入效果越好。

三、阅读量对比

在国际上人均阅读数量是一个比较通用的指标。根据2015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收集到的其他国家的数据来看,美国的人均阅读数量是7本左右,日本是8本左右,韩国是11本左右。2014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6本。从总体上看,我们国家的人均阅读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美国,各个小学都有鼓励学生阅读的不同方式,但都要求学生每天在家读书10—20分钟,低年级的学生可能不是每天都有作业,但这20分钟的读书时间是一定要有的,要有家长签字为证。同时,学校也鼓励家长每天在家给孩子讲故事,和孩子一起阅读。

四、家校合作,促成阅读环境构成体系

美国教育法规中规定:“通过与家庭和社区的合作,公立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自主终身学习者和富有责任义务感的公民”这样的条文。家庭、社区这两个字眼让人很震撼,意识到原来学校教育可以有这样的延伸,这在阅读这项事业中显得尤为重要。阅读是一项费时、费精力的事情,单靠学校的众多科目中仅占部分教学时间的语文科目是远远不够的,而现下的课堂语文教学以精读为主。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只有在不断地应用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广泛阅读可以使阅读者拥有更宽广的知识面,启发学生对人类、对自然、对自己、对生命有更深层的思考;激发其想象力和提升其审美情趣等。因此,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情。只有学校和家长携起手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去阅读。对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没有人是天生愛阅读的,家长和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造阅读环境去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1.保证固定的阅读时间和空间。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时间的,而且它是和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因此,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中,要保证孩子有固定的阅读时间,可以是晚饭后也可以在睡觉前,时间长短可以循序渐进。如果是刚开始进行阅读习惯养成,最好还能有固定的阅读空间,能布置得充满书香味则更佳。在学校,每天也有固定的时间进行阅读,笔者所在的学校,通常将阅读时间定在午饭后一小时。学生们可以借阅教室图书角的书籍,或者自己带课外书来看。

2.与孩子共同阅读。美国读书协会前主席鲁斯·格雷沃斯先生说:“现在,在一些家庭中有一种怪现象:父母喜欢看书,却往往等到孩子上床入睡之后才坐下来看,结果,孩子竟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也喜欢看书。真可惜!”对此,专家认为:在家里,父母应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看书,做孩子的阅读榜样。对比较小的孩子,在读书时家长可以把孩子抱在怀中。父母的怀抱是温暖的,孩子会喜欢,加上父母的注意力都在孩子的身上,孩子就会感到自己被重视,因此会产生快乐。阅读和快乐联系在一起,阅读动机就产生了,大脑资源就会分配到阅读上,阅读习惯也由此形成。同时,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议论。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可能变得更加浓郁,同时孩子的阅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当然,这对改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也有显著效果。

(二)构建家校合作阅读体系

1.选择合适的推荐书目。每个寒假和暑假,学生可以选择一本自己读过的,觉得很好的一本书,做一张介绍这本书的小报(低年级可以有家长帮忙)。开学初,全班根据小报评选出最想读的7本选读书。加上三本教师和学校推荐的书目,每学期10本班级推荐书目。

2.检测阅读效果。为保证读书计划的有效进行,必然需要一定的检测手段,但是课外阅读的检测一定要考虑到每个孩子的阅读能力与兴趣。因此,笔者觉得,可以让被选中作为选读书目的推荐人(学生)和家长共同为那本书做一张阅读测试卡,在卡上出10道与那本书有关的题目,教师和学校推荐书目可以请愿意的同学来做,并复印40份(根据各班人数决定)。班里的学生如果读完了其中的某本书,就可以到教师那里要求做阅读测试卡,做对6题就算合格,也算是读完这本书了,可以接着选则读下一本。这样,读书的时间与顺序比较灵活。一学期结束时,可以用已合格的阅读测试卡来统计班里学生对这10本推荐书目的阅读情况。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在每学期末可以组织阅读知识大赛,题目根据本学期的推荐书目里的内容来出;每个学生可以制作漂亮的书签,把本学期读到的最喜欢的一句话写在上面,最后评选最美书签奖;如果推荐书目里有适合朗诵的书,就可以举行朗诵比赛;有适合表演的书,就组织话剧表演;有短小并有寓意的故事书,就可以评比故事大王;有培养道德品质的书,还可以进行道德品质演讲……活动可以由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并对优胜者进行一定的奖励。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学生每学期只能读推荐的这10本书,其实在假期中他们已经读了不同的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根据情况再读其他的书。

五、结语

阅读是人们学习和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同时也是促进人们心智发展的最有效方式。对儿童来说,是否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其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其人格形成的基础,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曾说过:“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乏味应试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培养起孩子的阅读兴趣,使孩子喜欢读书是父母献给孩子的最好礼物,也是家庭教育最成功的一种标志。热爱阅读可以改变孩子的一切,使孩子受益终身。所以,请家长和学校一起努力,互相合作,互为依靠,共同促进孩子去阅读。

参考文献:

[1]周国平.周国平论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王文.零距离美国课堂[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阅读习惯家校合作阅读能力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