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俐慧
【摘要】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应反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因此,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有效评价。本文就从倡导激励式评价,关注过程性评价和讲究主体多元化评价三个方面,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具体阐述了如何实现英语课堂的有效评价,帮助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英语课堂 有效评价 生成
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评价要尽可能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内容的多维化。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日常教学中,用的最多的课堂评价语就是:Good. / Very good. / Great! 长期单一的评价会使学生产生听觉疲劳,从而降低評价的效果。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尝试运用更多的评价语,如:Well done! /Good job./ Excellent!/ Very clever!/ Come on./ You are right. / Think over again.等。
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性评价理念,把握评价的功能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态度、行为表现及真实的生活体验,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并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良好习惯,从而进一步突出评价的激励和发展功能。
一、倡导激励式,让评价充满人文关怀
人的深层需要都有渴望别人赏识的愿望,孩子幼小稚嫩的心灵,更需要我们教师充满温情的呵护。因此,评价应以激励为主,注意情感效应。课堂上,我们应该把学生当作平等的朋友来对待,循循善诱,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学生的优点。如:“Wonderful!”“太棒了!还有谁有发现!”……英语课堂上可以适当地给予中文评价语,能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形成一股强大的心理推动力,在潜意识中产生向表扬目标努力的追求。
二、关注过程性,让评价追求动态生成
强调对儿童学习活动过程的评价,颠覆了只重视活动结果的验收式评价,重视儿童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关注儿童在活动中是否积极投入和努力探索等等。即使活动的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应从儿童体验宝贵生活经验的角度加以珍视。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杜绝“贬损性”评价,决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新课程价值观所关心的是人的生命意义可以经由教学而得到彰显和扩展。我们的课程是体验型课程,更应该把评价着眼于儿童的学习过程和课堂生成。
三、主体多元化,让评价打造快乐课堂
在英语课程的评价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把评价过程作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反馈和自我教育的过程。课堂中我们应该努力构建在交往、互动和对话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家长同为教学评价主体,让多元化的评价打造出一个快乐课堂。例如,在教学pep4 Unit2 What time is it ?时,我是这样做的。
课前,布置学生制作一个时钟,并设立最具创意奖,学生兴致十分高,做得都异常认真,看来创意奖对孩子们来说极具吸引力。在课堂上,我特意表扬了一部分学生,并让孩子们夸夸自己的同学。小组合作的时候,用自制的时钟拨时间,与小组成员练习句型“What time is it ? Its ….”孩子们练得也比平常的更加认真和热烈。之后布置作业,让孩子们用本单元的句型回家和家长会话。家长后来反馈过来效果十分不错,而孩子们本单元的知识点落实得更到位。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我们应该努力让孩子们在主体多元化的评价中认识自己、肯定自己。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收获经验:
1.教师抓住契机随机评价。教学过程中最传统、最经济、最普遍的评价是教师的随机评价。它伴随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能即时而直接地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应积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评价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多运用激励性和赏识性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如案例中我常及时抓好契机肯定学生,激励学生。如“Well done! /Good job./Excellent!/Very clever!/ Come on./ You are right./ You are clever.”等,偶尔配上真诚的微笑、一个夸奖的手势、一个轻轻地抚摸来牵动学生的心,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2.学生学会欣赏相互评价。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师是绝对的权威,是唯一行使评价权力的人,学生不论心服与否,都必须接受评价的结果。我们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么,学生也必须同时是评价的主体。实践中我们可以设计教学活动,引领学生参与到评价中。如评价自己喜欢的同学,小组内互评,同桌互评,根据教学的实际灵活选择。
3.家长给予机会参与评价。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单凭一周三堂课的学习时间是不够的,更多的是需要孩子在课余时间加强练习。家庭生活无疑是学生课余生活中的主要部分,大部分的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往往是最真实,毫无掩饰的。如何激发孩子在家学习英语的兴趣,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搭建平台,创设条件,让家长分享我们的评价裁判权,参与到学生的评价中。也许,像片段中一样,我们只用一个小闹钟;也许是一张朗读签名卡,但只要能让教师、学生、家长之间形成互动都是非常可取的。
总之,在英语课堂中多以激励式的评价来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并着眼于学生学习过程的生成,不断创设学生、教师、自我和家长多元的,多角度的教学评价,才能让评价教育发挥其真正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充分而真实地获得肯定,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