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练习题讲解

2017-07-13 19:06秦社瑛
校园英语·中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解析课堂

秦社瑛

【摘要】对于我们农村的小学生,英语练习的解析基本上还是在课堂上讲解为主,教师“忘我”地讲,学生无奈地听。为了充分发挥各个学习层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枯燥的课堂充满活力。课堂上,我一直在追寻—尽可能的倾听到每个孩子们的声音,因为他们都需要被关注,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只是一直以来被传统的教育者所剥夺了而已。教师是不是也该让孩子们释放他们的光芒,使课堂充满生机。

【关键词】“句子配对题型” “读理解题型” 解析 课堂

小学英语的教学,教师除了专研教材,备好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还应专研学生在学习新知之后,对课文内容的消化及巩固过程,也就是一些配套的课后练习。这样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检测学生对新知语言的运用和掌握能力,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目前我国小学英语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农村普遍以学生的期中、期末质量测试来评价学生对英语这门外语教材掌握的程度。做为一名农村的小学英语教师还是很无奈地接受在素质教育环境下对学生的应试考试评价。

为了让学生适应各种可能的考试题型,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培养他们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让他们成为解题的主角。我根据各种题型的特点,训练学生们答题技巧,提高正确率。对于我们农村的小学生,英语练习的解析基本上还是在课堂上讲解为主。为了充分发挥各个学习层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枯燥的课堂充满活力,我一改以往教师“忘我”主讲的评讲方式,让学生们自由选择讲解(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让平时格格不入的学困生也有用武之地),选答案并且要求解释原因,有时学生的答题技巧简单而且让人意想不到。这样部分学习学困生也把小手举起,选择简单易懂的题型抢答。我一般会把机会给这一部分学生,看着他们自信地坐下,同学们的掌声,我的表扬就是对他们最大的肯定,也是最大的鼓励。然后在抽选中等生,最后把稍难的留给优等生,最后难的全班攻破。(我的班级从一开始就这样培养他们勤于思考的习惯。每节课按座位分为四小组比赛加分,学生争表现的热情很高。)以下是我在一些“练习解析”方面实践中的心得呈现与大家探讨:

一、“句子配对题型”的解析

句子配对题型,着重考查学生问与答的语言运用能力。当对方这样问时,你该做如何回答。首先,我要求他们先观察判断,哪些是一般疑问句,哪些是特殊疑问句。然后,按照平时答题的原则—先易后难。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会哪题可以先抢答哪题。这样当然对于小学英语教材而言,即使是情景对话,也是写通俗易懂的。如:How are you ? Hi,…这类相对简单。在遇到一般疑问句时,原则上以什么be(am/is/are/was/were)动词、(do//does/did)助动词、(can/could/will)情态动词开头引导,用Yes/No带着这些动词回答。对于特殊疑问句,一般我的要求是先找疑问词,根据疑问词的提问找相应的单词选答句,这样把整体性的难度缩小到个别单词上,提高正确率。如:where(问地点)/what(问什么)/when(问时

间)/how old(问岁数)/how long(问多长)/how many(问可数名词数量)/how much(问不可数名词数量)等等。但是,当我在课堂上讲解时,有学生的抢答并解释原因让我意想不到,他们的思维角度很值得推广,同学们也很是赞同这种解题妙招。题目是这样的:根据问句,选择适当的答句,并连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和广西教育出版社的《小学英语新课程学习与测评同步学习》五年级下册12页)

1.Whos this ? A. Its me.

2.Did you watch TV,too? B. We lived in a small house.

3.Where were you yesterday? C. He watched TV.

4.Where did you live ten year ago? D. I was in the classroom.

5.What did Daming do last night? E. No,I heped my mum.

一个同学抢答的是第5题,他选C,理由是:Daming大明是男孩应该用 He(他)。他的思维不是局限在我讲的常规方法—找疑问词,而他的角度却是从人称入手,他通过观察既简单又快地做出回答。另外一个学生抢答第4题,选择B,理由是:两句都有live这个单词,同样是非常简单明了的回答。当然如果遇到理由不充分的,再让别的同学进行补充。他们凭着自己的观察与判断,真是以智取胜。我暗自庆幸听到不拘一格的声音,看来这样的课堂学生还是有不一样的收获,他们有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发自潜在地自主、探究学习,这些不就是创新吗?这不就是一个充满激情、充满智慧的课堂吗?

二、“阅读理解题型”的解析

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阅读是语言输入最为重要的手段。进行大量的阅读有助于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促进学生词汇使用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从小学开始的测试题型都少不了“阅读理解”。如何进行“阅读理解”题型的解析?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也不轻易丢分。通过分析小学阶段的“阅读理解”短文题材面不是很广,内容基本通俗易懂。中、优等生正确率百分之九十以上,但是对于学困生还是有难度。为此根据题型归纳,我要求学生对于“阅读理解”也要摸索出一定的答题技巧。我们的原则还是先易后难,主要采取“略读和寻读”两种相结合的方法,首先,“略读”短文大意。其次,“寻读”寻找题型中相似的句子进行分析、比较。最后,做出正确的选择。对于优等生,也会尊重个性差异,鼓励他们用自己认为可行的方法答题。

以上只是两种题型的探索。在实践教学中,“笔试练习”是加强知识巩固常用的办法。教师可以通过练习发现学生不足而对症下药。我会继续探索更多“练习解析”的课堂,一改以往枯燥的教师讲解为主的模式,放手搭建一个平台,让整个课堂洋溢着高昂的激情,让学生成为舞台的主角,绽放童年的光彩,收获成长的果实。

参考文献:

[1]包天仁,崔剛.英语教师知识与技能手册.

猜你喜欢
解析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嘻游课堂
嘻游课堂
复合场中类抛体运动解析
“Fe2+与Fe3+”相关解析
相机解析